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成长,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湖北省荆门市后港中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小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小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专生年龄大致在15~20岁左右,正值青春期阶段,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较快。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起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期、转型期与成熟期,分别集中在一、二、三年级,不同的阶段,心理生理的表现不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耐心细致、摸索规律,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一些心理障碍,达到成熟的彼岸。  相似文献   

5.
高璐 《世纪桥》2009,(21):96-97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都将接受新的考验。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新生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选拔班委、深入学生、关注特殊群体、举行主题班会是这一时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6.
高璐 《世纪桥》2009,(23):96-97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都将接受新的考验。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新生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选拔班委、深入学生、关注特殊群体、举行主题班会是这一时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7.
从纵向的层面来看,大学生的入党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启蒙教育阶段、学习与考查阶段和再教育阶段。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高觉悟的学生党员,党建工作者应该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入党教育的各个阶段,使入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未来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要完成这个任务,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当代青少年思想异常活跃,同时,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不同步往往带来众多的青春期困惑。加之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集于一身,缺少生活的磨炼,任性,挫折忍受力差。在他们身上,社会转型时期带给他们的开放意识和在巨变面前困惑、畏惧而形成的封闭…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有自己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在中国高校展开,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可以把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萌生阶段,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群体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教育为中心,尝试从不同角度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二是初步形成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学生工作领域,形成明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三是成熟阶段,以心理疏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熟;四是深化阶段,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延伸至学校教育的其他领域。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浓厚的中国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它与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过程的主导性,着眼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更高的治愈标准和更为复杂的咨询过程,形成特定的把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思想问题等相结合的心理疏导方法等。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预示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微观心理发展向宏观社会发展的倾向,从心理发展到身体、心理、道德等全面发展的倾向,从外在作用影响向内在介入与干预的深度发展倾向,从强调方法的特定性向方法的整合性和多样发展的倾向,从与学生工作相促进的渗透式教育向相对独立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在这三者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维持有效的智能活动,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保证。大学生心理处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心理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对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起作用。抓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一…  相似文献   

1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极不稳定,对社会上是非问题的辨别能力较差,在生活、生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等方面很难把握和控制好自己,随意性大。基于这一现实,笔者在多年的班级工作实践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管理模式,还学生自主权利,紧紧依托学生主体资源,大力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中用心去体验和实践,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极不稳定,对社会上是非问题的辨别能力较差,在生活、生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等方面很难把握和控制好自己,随意性大。基于这一现实,笔者在多年的班级工作实践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管理模式,还学生自主权利,紧紧依托学生主体资源,大力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中用心去体验和实践,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1.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有利于…  相似文献   

1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学生心理档案的概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档案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处于心灵成长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必然会遇到学习、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扰。面对这一现实,2006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从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构建了"朋辈心理互助"机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心理骨干选拔、培养、激励的心理互助长效机制,探索了系统授课、专业培训、实践锻炼为一体的培养模式,发挥心理骨干"自助—助人—互助"作用,促进了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渴望,精力充沛,敢想敢干,但由于其特殊的教育、学习经历,又表现出自律性不强、辨别是非能力低、独立生活能力弱、价值导向摇摆不定等特点,因此加强其思想教育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陆庭辉 《山西青年》2023,(6):193-19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而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心理教师要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高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由此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意图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目前已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都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一、高职学生面临的困惑从当代高职学生的整体来看,他们时代感强、参与意识强、主体意识强、个性特征强,但是责任意识弱、辨别能力弱、集体观念弱、承受能力弱。特别是由于高职学生是在完成了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程度教育后进入到高职学校学习的,其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惑和问题。1.人生目标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联想一些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令人忧虑的心理素质脆弱、甚至个别学生在误区中迷失自己,留下惨痛教训的事例,深深感到江总书记谈话的极端重要性。在新旧体制正在转轨,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存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对于青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分析和心理教育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1.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它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己任,以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