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普 《党的建设》2009,(2):61-61
富农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地位以及党对富农的态度,是中国共产党遇到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杜会平在《哈尔滨学院学报》上撰文指出,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富农问题上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经历了从中立富农、反对富农到保存富农的政策转变过程。纵观这段历史,可以看出:第一,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制定政策,是我们党应当  相似文献   

2.
对土改后的富农取采何种政策,是我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我党对富农所实行的政策,于今并非没有影响。现在我们对这一政策作一番初步探讨,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一> 弄清土改完成后我国富农的经济状况及其在农村经济申的作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基础。土改后,我国富农状况如何?对此众说不一。有人认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土改政策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建国前,我党在根据地内对富农采取征收其多余的土地及财产的政策,事实上实行的是把富农同地主一样看待的政策,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但由于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问题暴露得尚不突出。建国后,党的主要领导人迅速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革命中的富农问题,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富农采取什么政策,不只是对待富农本身,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它关系到土地革命能否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作为二战时期中国土地革命一个缩影的闽西土地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此,研究其这一时期关于富农政策的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对于昨天,还是对于现在、将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伴始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发轫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确定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思想的两个理论基点:第一,富农政策服从革命性质和任务,应征收富农半封建性的土地财产,不动富农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其他土地财产。第二,允许富农经济的发展,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些思想为中共执政后解决富农问题积累了理论经验,是新解放区土改"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成功展开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任弼时1947年11月12日关于解放区政权和新富农政策问题给毛泽东的信手迹任弼时1947年11月12日关于解放区政权和新富农政策问题给毛泽东的信手迹...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富农政策经历了保存--限制--消灭的曲折历程.建国之初,中共吸取了苏联富农政策的教训,又经过内部多次讨论.制定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开展,保存富农政策转向限制和消灭富农经济.富农阶层在经济上被剥夺,在政治上受到歧视.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政策的实行,富农分子及其子女被摘掉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对富农的概念、性质、经济特点等方面的认识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对富农采取了在政治上中立、联合、打击,在经济上保存、削弱、消灭等政策.国内外政治情势对中共富农政策的抉择影响巨深.富农政策的不断反复,导致1950年代初不少富农、富裕中农、中农怀疑中共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中共多次对富农经济采取削弱、打击的政策和行为,并最终将富农经济彻底消灭,遏制了人民生产致富的理性欲望,封锁了生产力中的活性,对中国经济社会甚至人民心灵的发展与提升均产生了深远的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席富群 《党史纵览》2003,(10):14-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富农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主要通过雇佣劳动和放高利贷对农民进行剥削,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在反帝斗争中可能是参加的一份力量,在反封建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富农的政策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一致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城市民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富农政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整。华北、河南部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只征收了富农的出租土地,没有动富农的自耕自营部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斗争,减轻了地主、富农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是大规模新区土改的过渡步骤。这两个方面的初步调整为大规模新区土改中的保存富农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由于涉农资金管理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涉农资金被侵吞、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好的政策如何落实到位,巨额资金怎样用得其所,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抗战结束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许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迫切要求解决土地问题。这样,土改中如何对待新富农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任弼时经过再三考虑,在1947年11月12日给毛泽东的信中首次提出关于新富农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在政治上应将新富农区别于地主和旧富农,不应剥夺其政治权利。同时,他对剥夺新富农的经济权利也提出意见,指出:"新式富农的土地和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职工书屋里,十几名职工正在一起热议党的十八大相关文化惠民工程;在职工家中,党员干部正在为职工讲解强农惠民富农政策。连日来,在二师三十团各基层连队,无论职工书屋还是职工家中都可以见到党员干部宣讲十八大精神的身影。党的十八大中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强农惠民富农政策,这些都是职工群众最为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达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论述不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在革命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制定的富农政策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党对富农政策的主要内容富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特殊的…  相似文献   

15.
王明“左”倾路线领导人照搬苏联在农业合作化中消灭富农的做法,在中央苏区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并首先在叶坪实行查田试点1933年2月1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在苏区实行查田运动的训令》,下发到中央苏区所辖的39个县。《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理论框架内外的富农与富农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保存富农和发展富农经济,中国共产党曾制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实践的结果与理论的逻辑之间却有偏差,富农难以保存,富农经济难以发展。究其具体原因,是党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处理富农与富农经济问题,没有把握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区别界线,把原本设想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做的事,提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来做。  相似文献   

17.
党员一件事     
临沭县青云镇西黄河村70岁的老党员杨富祥,将党的富农政策编成二十多首歌教村民传唱,受到村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提到.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这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制定了一系列支农、助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图解决我国农民生活难、就业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法律救济难等问题.笔者认为,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权威系统制定出正确的公共政策,更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20.
高芳 《先锋队》2012,(27):39
左云县"阳光农廉网"对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三务"(党务、村务、财务),乃至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涉农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详细、及时、彻底的公开,让农民群众对政策落实、村务管理和村干部履职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地防止了基层干部隐瞒、歪曲和不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防止了重大事项"暗箱操作"。左云县纪委监察局利用阳光农廉信息公开监管网络平台,按照"制度+科技"、"人控+技控"的模式,坚持围绕"科技反腐,强农惠农"这条主线大力发挥阳光农廉网的功能作用,做到第一时间发布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第一时间与群众进行网上沟通,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咨询与诉求,真正形成了一个集"公开平台、管理平台、监督平台、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网络引导工作体系,全面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