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10年代中国军阀政治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并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辛亥革命造成清王朝的覆灭以及民国宪政体制的建立,此种巨大的政治变革势必造成一时的政治失序,从而为民初军阀政治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其后上台的袁世凯意识到地方都督割据的潜在威胁,试图推行“军民分治”,却未成功。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列强在东亚的均势格局,致使日本一家独大,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助长了中国军阀政治的兴起。一战期间,日本寺内正毅内阁采取金融外交的方式,大力扶持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通过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排斥或侵占欧美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威尔逊政府和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列强卷土重来,试图利用徐世昌、直系军阀和西南军政府等军事政治力量来打压皖系军阀,从而削弱日本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其手段就是通过1919年的“南北议和”来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从而在中国建立一个亲英美的“文治政府”,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要结束中国的军阀政治,单靠欧美列强的外交支持以及文人政客的政治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军阀政治的终结必须依靠新兴的革命力量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
流氓军阀孙殿英(一)石耘历史步入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一个基廷十fd是军阀连年混战。无记大小军阀,为能割报一地。才霸一方.都不择手段,竞相招兵买马、扩了大h.上致使中国这个占老的东方大国在二十世纪之小。卜色8成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在这个混乱的年代以....  相似文献   

3.
<正> 北洋时期,湖北曾是直系军阀长期控制的一个重要省份。直系在这里的统治达十年之久,可分为三个时期:王占元时期(1916年——1921年);萧耀南、吴佩孚时期(1921年——1926年2月);陈嘉汉、吴佩孚时期(1926年2月——1926年10月)。直系在湖北统治期间,对湖北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给鄂省各阶层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在湖北经济活动的内容与近代军阀的反动本质紧紧  相似文献   

4.
以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造成个体的分散,下层农民容易受到地方势力的左右.适应这种模式的生产关系导致了社会阶层的相对孤立和分化,这在客观上为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地方分离主义来源于宗法体制的相对独立性,农民的利益在社会动荡之际只能依靠地方势力的保护,他们提供的资源自然成为军阀们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5.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意识形态思想.首先,面对发生了重要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晚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具体意识形态理论虽有所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坚持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则.其次,针对社会现实的不同问题,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最后,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批判深入到文学、美学、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领域,拓宽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视域,弘扬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6.
1926年8月11日,朱德以国民政府代表名义,从上海来到四川军阀杨森司令部驻地——川东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25日,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派遣陈毅从北京来到这里,他们的任务是对杨森展开统一战线工作,支援北伐。  相似文献   

7.
策反军阀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委成立,这是四川地区社会矛盾和人民斗争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现了党对全川革命斗争的统一领导,也掀开了重庆历史崭新的一页.其间,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牵制军阀、配合北伐.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社会政治转型过程中,中日两国先后制定过限制军人参政的差别主义法规,也都出现过军人突破法规而干预政治的军阀政治现象。中日两国的军人政治态势与军阀现象实质上具有较大差异,终结方式也完全不同。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始终未能约束好军权,形成军国主义体制,致使当今日本仍处于“非正常国家”状态。近代中国的军阀现象存续十余年后,先后确立国、共两党政党政治,执政党领军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阀政治之弊。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也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新趋向。大数据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治理方面的深刻影响,并与意识形态治理形成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契合,即大数据助力意识形态治理的嬗变;二是现实契合,即大数据对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现实要求;三是内在契合,即新形势下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重塑与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创新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方式,健全针对虚拟空间意识形态治理的保障机制等有力举措,实现意识形态治理与大数据的深度契合,切实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进而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黄璜 《传承》2009,(18):70-71
以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造成个体的分散,下层农民容易受到地方势力的左右。适应这种模式的生产关系导致了社会阶层的相对孤立和分化,这在客观上为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地方分离主义来源于宗法体制的相对独立性,农民的利益在社会动荡之际只能依靠地方势力的保护,他们提供的资源自然成为军阀们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随着以司法独立和审检分立为特征的新式司法体制的逐步建立,培养新式司法人才成为一时急务.北洋政府时期为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司法官队伍,在全国推行司法官考试制度,并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明确了考试负责机关、应试资格、考试科目以及考选程序,使司法官考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从实践情况看,这一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具有组织工作严密、考试内容全面、难度大,通过率低等特点.司法官考试的实行,推动了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兴起,促进了法律共同体的形成,对于民初司法权威的树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新建 《桂海论丛》2004,20(5):66-69
新桂系作为地主资产阶级的军事政治集团,他们参加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为巩固两广革命根据地,胜利进行北伐战争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同时又追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历史罪人。新桂系由加入革命阵营到积极北伐,最后到叛变革命的政治嬗变,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除其作为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政治集团的封建性和阶级本性外,其投机革命的两面性则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917年,北洋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外交形势,收回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在具体接收过程中,北洋政府暨地方当局遵循国际法惯例,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基本实现了平稳接收。此后又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租界到特区的改制,使原租界地区没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租界改制为特区后,中方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北洋政府对外的妥协和软弱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后,其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光绪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从军费上掣肘北洋水师,遂致中日甲战之役惨败。这一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在电视覆盖率日益扩张的信息时代,观众从影视媒体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否可信?本期刊登的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戚其章先生的文章,以其掌握的最新史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同观点者,望畅所欲言,前来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强调将人们的各种行为因素纳入成本—收益核算模式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以为警察机关的临战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将成本—收益理论应用于警察临战实践,在于为警察临战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而且用效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可以透视现实警察临战机制的某些缺陷、警察临战理论研究的滞后。对警察临战活动进行经济学解读,目的就在于要以效益观为指导,以警察临战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基础,结合警察临战活动成本投入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警察临战案(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特点,其所面临的公众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合理地加以分类,准确把握目标公众的性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才能实现警察临战公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股东大会地位定位的不同,将导致处于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地位的公司经营管理机构的构建方式及其指导理念产生巨大的差异.百余年来,日本对此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股东大会地位强化论:股东大会无用论;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等几种代表性学说甚至在基本立场方面都极为不同.我国公司法理论建设可从中汲取一定的理论经验,在构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立法时,应参考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8.
姜起民 《前沿》2011,(11):90-92,131
人民民主的法制观在内涵、理念等方面都不同于社会主义的法治观。中国社会转型期执政党的法律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由人民民主法制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法制观,然后又由社会主义法制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法治观。  相似文献   

19.
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是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根本方向 ,运用好新型媒体 ,推动新闻媒体改革 ,促进媒体产业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为了贯彻好党管媒体原则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族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倾向是积极的,他们热爱中华,关心"四化";富于理想,立志改革;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发奋读书,努力成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较强.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民族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取向的若干特点和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重点论述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高校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