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主、客观的统一。对这一观点,我以为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优越性的客观性决定优越性的发挥,而人们又总是从优越性的发挥去认识优越性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优越性的发挥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即通过人们的努力,正确运用和发挥优越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近几年,为什么却成为问题了呢?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制度究竟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这是当前十分突出的一个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多年来,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攻心战”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加上东欧局势的变化,使“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谬误流传,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因此,正确地阐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科学地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劣,是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大锅饭”所带来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经济恶果、社会恶果、思想恶果的反复冲击下,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仅仅站在“一大二公”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了(岂止是不信服?)。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优越性,人类有没有能力重新认识、重新发现其优  相似文献   

4.
甲: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因为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特别动听、美妙,而是因为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是最先进、最具优越性的社会制度.尤其对于中国来说,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绝大多数人当然决不允许这种历史倒退.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究竟有哪些优越性,你能否简单明了地说一说?乙: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精辟的概括莫过于《党章》的"总纲"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段描述.简单来说,主要是两条: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思想武器。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要使广大干部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清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认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坚定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顽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把我国引向资本主义歧途,除了提出“全盘西化”反动纲领外,还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丑化社会主义,美化资本主义,提出许多反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思想理论上制造混乱,混淆是非。主要的有: 一曰“社会主义无优越性论”,他们说社会主义“充满了弊端”,“一无是处”,宣扬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纸上空谈”。结论是:应用资本主义取代和改造社会主义。怎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曾经理直气壮地宣传过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后来,由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发达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对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思考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如果没有这个优越性,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代替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把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为了说清社会主义的前景和优越性.首先简要的淡一下什么是社会主义。因为这几年来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有许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都搞不清了,如果对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就无法说清社会主义的前景和优越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尽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模式.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形式.但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性是清楚的,这就是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基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整个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对象、标准、方法上存在理论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在认识对象上的理论误区 1、在主体对象上,把社会主义的理想理解为目前的现实。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他所体现的优越性是全面的、充分的,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们思想觉悟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紧密结合职工思想实际,运用脱产、半脱产、业余等不同形式,中时间、集中人力在职工中开展了“双基”教育,到现在,全局已举办培训班434期,轮训职工67480名。通过教育,较好地解决了职工中存在的“行不行”、“灵不灵”的一些深层次思想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认为,解决职工深层次思想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进行长期的工作。从根本上讲,要靠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在稳定的前提下,把经济搞上去,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从而使人们看到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不断得到发挥,用事实说服人。但是,加强正面灌输,积极引导,对于理顺职工情绪,促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抓好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和宣传的核心问题。为使人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首先必须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优越性、规定性和过程性,以打好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1.
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思想建设,必须立足于我们所处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现实状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特点出发。这些状况和特点是什么呢?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已经确立多年,并在实践中显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在各项具体体制方面还存在种种弊端,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以至发达阶段过渡的基本形式。这种现实状况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使社会得以向前发展的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因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想铁道部党校锦州分校郑治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当代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比较和竞争中所发挥出来的优于或高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的问题上,社会主义的敌人不断对我进行诋毁和攻击,对此,我们理应奋起反击.但在一些群众中也确存在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往往就不知不觉地在头脑里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打上了问号. 笔者认为,要清除人们头脑中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正确区分以下几个方面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涉及最多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近几年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含义 1.从社会主义优越性概念的内涵来理解,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较之以往的社会制度远为先进的独具的本性。 2.从社会主义优越性概念的外延方面进行概括,指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优越,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的优越,并认为不能把社会制度和社会现状这两个既有联系又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对50年代毛泽东有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和实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云,可以预计,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对50年代毛泽东有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和实践的认识会更加接近实际,不同的认识也会逐渐趋于一致。下面,笔者对这一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霸州市是河北省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十年来这里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人们说:“干了这么多年,现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始表现出来了!” 在这样的地方社教怎样搞?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霸州市以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开展起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优劣和生命力的比较,首先不是作为理论问题,而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实运动摆在人们的面前,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较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从而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校第一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班最近在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专题的基础上,对当前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加强还是削弱的问题,举行了班级讨论会。会上同志们共同意见,认为讨论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们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广大教职工能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物质生活的变化与提高,从而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了实在的感觉。这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化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展开,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和利益分配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容易引起部分人的误解与不满,因而牢骚怪话溢于言表。同时还由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意识亦在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当前在理论和实践中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现在有两种片面的认识值得注意。一是看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给人们思想带来的积极影响,依然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冷漠地对待我国正在出现的巨大变化;二是看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放弃了自觉的指导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灌输。对此,我们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从辩证的观点出发,我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首先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