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整合进企业价值链中,使其成本得到相应补偿.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市场补偿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原则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已被公认为是现代商业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市场具备的双向信息沟通、灵活的交易手段和快速的交货方式将大大加速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商机,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业已形成的全球性电子商务市场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无论从经济上讲 ,还是从政治和社会来讲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 ,将为 2 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将有力地增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调动全国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和拓展国际市场。实施西部大开发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决策 ,是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也强调指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则周 《世纪桥》2010,(9):84-86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跨国经营之路,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国内的企业在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带给企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制度规则的挑战。我国一旦加入WTO,就将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所谓国际惯例,实际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长期的市场活动中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制定的游戏规则。我国的企业尽管已接受了20多年市场取向改革的洗礼,但毕竟我国实行的制度规则与国际惯例还有不少差异。因此,我国的企业不仅必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而…  相似文献   

6.
一、2 1世纪新疆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 在新世纪初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必须在总结新时期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基础上 ,提出 2 1世纪前 2 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并在较长时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以后 ,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是新疆人民经过十几年探索过程形成和发展的 ,符合客观历史进程 ,总体上是正确的 ,但这个战略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要求 ,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 1世纪前 2 0年 ,新疆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系到新疆实…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桎梏。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把现代企业制度与 管理创新结合在一起,企业才能走出误区,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出现了两次大的高潮,一次是在1988年到1990年间,另一次是从1995年至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浪潮正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卷入其中,入世后的中国企业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跨国并购潮也将不可避免地在中国上演,因此,研究跨国并购新浪潮的特点及其影响,对进一步认识我国企业面对跨国并购的优劣势,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励嘉 《求实》2000,(9):40-42
中国入世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一是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增加整体劳动就业量;三是经济结构有较大的调整。因此,必须根据产业比较优劣状况和企业现实竞争能力高低,构建我国企业战略选择的模型。建议企业按不同情况选择重铸以下发展战略全球化战略;集中战略;按比较优势进退市场的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外开放政策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选择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疆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将成为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如何适应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也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取之不竭的资源和动力。人类已进入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显示OECD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支撑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知识经济的主体是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载体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信息是其生存的血液和动力。鉴于知识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从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几个方面去认识其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特殊内涵。(1)主导要素不同。农业经济的主导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与教育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社会和文化的动力站。”现代教育认为,今日的教育,不能仅是认识世界的文化和改造世界文化之动力站,它还必须是开发与传播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动力站。这是由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18世纪资本主义之前是农业经济,18世纪以来是工业经济,而对世纪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把对世纪称作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最突出的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知识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因素。知识提供的生产力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4.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走出去”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引进来”)累计为6226亿美元,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累计到2005年只有572亿美元,不足利用外资的一成,出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平衡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吴振坤教授为本刊撰写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一文,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从1979年到200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6%。持续的高速增长已使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不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来拓展稳定的市场空间的战略思路。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市场环境(一)国内市场环境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投资、出口一直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作为一个大国,这种增长方式将会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4)
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要求中国文化产品必须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战略工程,必须要有合理、科学的战略步骤和战略选择。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应该实行三大战略步骤:第一步骤,在文化产品内容中国特色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产品形式国际化走向世界;第二步骤,在文化产品形式国际化基础上,通过文化产品内容国际化,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第三步骤,在文化产品国际化基础上,通过文化产品中国化,引领世界文化产品创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主导产业理论为依据,在分析新疆地区发展优势产业的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优势产业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优势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对新疆发展优势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新疆工业主导产业演进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综合选择出新疆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是否将要面对“百年孤独”今年以来.围绕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世界舆论和各国的立场都发生了很大分化.在认识上甚至有天壤之别。毋庸讳齐.无论在联合国还是在其它国际场合.涉及叙、伊问题.中国都是处于“少数派”的地位.这种情况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之后,中央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预示着我国的区域战略开始由非均衡增长转向互动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但要实现中部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中部地区能否在发展战略上实现创新。据此,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西部大开发绝不是短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要长期坚持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绝不仅仅是西部地区,而是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西部大开发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