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局。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治理模式,但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现有的由政府包揽所有生态环境管理事务的单中心生态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将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构建一个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明确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十一个立法项目,表明了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对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立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当前面临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和加强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门的论述,是我们深化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立法规划把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和深海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环保问题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阐述,让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金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影深有感触。"多年来,环保问题和农村环境一直是焦点话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切身健康利益。不能要了金山银山,破坏了绿水青山。"王丽影说,当前,我国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均为世界第一。各  相似文献   

4.
谢宗孝 《政策》2013,(1):84-8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蔡甸作为武汉市的西大门,山水资源丰富,区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20,(2):41-4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真言、谋良策。保护黄河生态,共筑绿水青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3,(3):34-35
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中,作为西南生态屏障的云南,从来都是一片绚丽的风景. 5年前,习近平同志视察云南时曾提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七彩云南’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耍使云南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这一次次震撼的话语,都印在了云南人的心中、梦里. 3月5日下午,在云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生态文明建设"一词被多次提及.山美、水美的云南,保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走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美丽云南’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努力绽放‘美丽中国’最美的风景"这一观点在讨论中逐渐明晰.  相似文献   

7.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出发,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从确保城市安全、稳定、和谐供热出发,推广供热节能技术,是创造更美和谐生活的必然要求。本期编辑部特别介绍热计量技术、供热系统集中自动控制技术、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技术等3项供热节能技术,让我们关注供热环保,共建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8.
高必金 《重庆行政》2013,14(3):30-31,118,119
自2012年启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工作以来,重庆市铜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三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强县,全力打造幸福美丽铜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大》2015,(4):20-22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从铁腕治污到医疗卫生,从精准扶贫到社会保障,处处透露着民生情怀,一一回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维护好百姓的环境权益2015年,碧水蓝天的日子有望越来越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环境污染是民生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命共同体"思想初见端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初步形成。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建设不再被边缘化,而是被拉回正常化,甚至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命共同体"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以及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智慧,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特质,努力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思想对建设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扬州自古有"绿杨城郭"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诗句,并充分肯定扬州在治理瘦西湖中所做的工作。良好生态是扬州的立市之本、惠民之要,更是扬州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河湖清淤工作,通过对河湖进行清淤,恢复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治理水域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但是,多年来北京市的河湖清淤工作尚不到位,成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建设水生态文明,既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实施常态化的城市河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用制度推进生态文明"的具体制度要求。作为国家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形势严峻,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生态治理效益不明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制度和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14.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4,(3):104-107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仅靠市场,仅靠政府,亦或是仅靠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协同治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使得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遭遇了重重困境。从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共同入手,建立健全各方利益相协调的机制,实现多元参与主体利益和谐共生,成为当前化解生态文明协同治理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战略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生态文明建设是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山西省富煤缺水,在历史上为全国能源需求和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快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20)
<正>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大力发展环保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航模式的环卫一体化应运而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今后将大力发展环保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  相似文献   

17.
檀佩文 《传承》2014,(10):78-7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它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梁富荣 《传承》2014,(10):88-89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类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的继承、发展及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体系、世界生态社会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上述内容包含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即部分合成整体,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整体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地域发展各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各有重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对此,记者了解到广东水污染是最难治理的环境问题,固废污染则是最严重的问题。另外,"回头看"督察仍发现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情况。未来,广东环境保护需要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实践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