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民主和法制、纪律不可分,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步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政治就是把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建设高度的民主。因为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高度民主的真谛就是要在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实行民主管理。我们之所以要强调高度的民主还因为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级段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能够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国家政权形式来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事务。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也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7,(17)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节日,也是我国工人阶级检阅和显示自己力量的光辉节日。当热烈庆祝今年“五一”的时候,我们满怀激情地看到,我国工人阶级无论在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方面;还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方面,都表现了高度的主人翁负责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量。我国工人阶级不愧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一、反腐败已成为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随着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从封闭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权钱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各种腐败行为大量滋生出来。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如何保持政治上的廉洁,已作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突出地摆在党和政府面前。同时也广泛地深刻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忧虑。我们党从人心背向和改革成败的高度,严肃地正视和提出了保持廉洁的问题,这是党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正如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坚决维护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5.
张觉力 《理论探讨》2003,3(2):71-7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由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如此。不应该把社会主义失误的根源毫无根据地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资本主义所用过的某种分析方法 ,以及脱离实际简单地将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方法论”上的框框比较而得出失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同时,也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开放观。他从理论上和方针政策上广泛地阐述了社会的开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开放问题。把开放提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提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的开放观的基本精神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开放政策是“大开放”政策。“大开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实行开放政策,从事开放实践的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来就是先进生产力集聚的地方,是创造社会财富最多的地方。城市在我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从当前的改革形势看,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要适应四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第一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的,改革是要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极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必然带来城市的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这就要求城市大力发展交通、电报、电话等第三产业。如果我们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联系中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步关系。作者首先考察了不同经济形态对国家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指出政治形态的发展如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恰恰缺少一个伴随着商品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历史过程。作者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之后,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逐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并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使人民充分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作者强调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从经济关系上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劳动者物质利益的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扫除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障碍。由此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是经济体系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关系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又是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者就如何搞好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这两个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还围绕党的领导的本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重要思想,论述了党的领导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和发展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卷,第页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他说:“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革新开放是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次改革大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1978年开始的第二次改革大浪潮中,越南坚守社会主义革新道路,大大鼓舞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信念。越南社会主义政治革新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建设,在许多方面冲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既为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提供了发展的保障,也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主义制度既然好,为什么会有一次再次的失误?这个问题确实不可回避,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确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这些失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求成心切,犯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渴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不发达国家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文化很落后,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建成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现有的一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理论的研究,近几年来有较快的发展,正在为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积极贡献。但是名词术语的不统一,译名不一致,已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种障碍,它不仅影响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当前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总任务。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开展经济学名词术语的整理、研究、审定与统一工作。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该与这个总体布局相联系来理解来进行。党中央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正在推进的经济改革,不仅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创造着条件,本身也包含有实行经济管理民主化的内容。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才能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社会主义民主,三位一体,方能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度社会主义民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国体方面说,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真正作了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权中居于统治地位。二是从政体方面说,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效地组织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三是从广泛社会生活方面来说,指把民主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使人民从间接当家作主向直接当家作主逐步过渡。我国的民主制度从根本上讲,虽然是优越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但在  相似文献   

15.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它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计划与市场的本质、内涵、功能,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的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得好,经济就发展,市场就繁荣;反之,就出现总量失衡,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包心鉴 《理论探讨》2001,3(3):10-14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一定的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但它对于经济政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我们正在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需要有反映这种经济、政治并为之服务的观念形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观念,以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持续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的说来,我们的观念形态是同改革、开放、搞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十三大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相似文献   

19.
在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过 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应当怎 样安排,能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同私有制来一个“一刀两断”?对于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为坚持社会主义而进行了所有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其中国有制是最主要的部分。人们出于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向往和对私有制的憎恶,一心一意建立以国有制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也就成了天经地义。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经过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但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出国家。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才能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必须看它是否迅速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离开这个根本出发点来谈改革只能走向历史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