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定县蚌珍珠养殖专业户赵伟通曾一度成为本刊的“新闻人物”.关于他有罪还是无罪的探讨历时半年,引起了司法界及广大群众的普遍关心.最近,编辑部收到不少来信、来电,询问赵伟通出狱后的情况.近日本刊记者专程赴上海嘉定县塘行乡走访了这位颇有影响的“万元户”. 一见面,赵伟通紧紧握着记者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感谢《法学》编辑部给了我这么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6,(9)
赵伟通能否作为贪污共犯,笔者就该案事实和适用法律发表,意见如下: (一)赵伟通与生产队签订育蚌合同时,认为分成过低,生产队长朱鹤云允诺育得好,可给予奖金,育成后朱主动兑现。赵伟通询问朱有否通过队员,朱表示由其处理,赵为了做到合法化,提议将修改的合同公证,这一事实证明赵的思想上不存在参予侵吞集体财产的故意。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6,(9)
养蚌育珠专业户赵伟通在一起贪污案中有罪无罪的问题,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在司法部门也引起了争议。最近,法院审判人员、律师和赵伟通的家属都写稿给本刊编辑部,对这一案件有迥然不同的看法,我们也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因此,本着学术争鸣的态度,在本期发表一组探计文章,希望广大读者一起来研究这一案件的性质。我们认为,通过对赵伟通一案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对农村专业户的各项方针政策,既要坚持搞活开放,又要准确地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对于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自今年第九期登载关于专业户赵伟通有罪无罪探讨以来,除收到关注赵伟通案的大量信件外,至本期上机付印止,两个月里收到法学研究单位、政法院校师生和全国各地公检法司的实际工作者以及广大法学爱好者的讨论稿一百零一篇。在这些稿件中,认为赵伟通构成贪污罪的五篇,行贿罪的二篇,其余九十四篇稿件都认为赵伟通搞活经济有功,并呼吁要求给他平反。广大读者认为在当前农村改革、搞活、开放形势下,司法工作人员应当尊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规律,树立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法律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的经济权益,调节各类经济关系,稳、准、狠地打击犯罪活动。现部分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6,(11)
养蚌育珠专业户赵伟通是否构成贪污共犯,已在法学第十期上开始展开讨论。据案情介绍所示,笔者以为,讨论赵案的性质,需研究这样几个问题: 一、赵与变更合同的关系及变更的合同有无法律效力。河塘育珠是商品生产的一种,应当根据商品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订立承包合同。《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6.
《法学》1986,(11)
赵伟通一案,涉及全国农村成千上万个赵伟通式专业户命运,以及怎样依法保护专业户、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搞活农村经济的问题,本文就案论法,发表纵横浅见。一、党和国家对专业户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六年(也就是赵伟通签订河蚌育珠承包合同到被司法追究),党和国家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专业户,年年都作出爱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6,(10)
《法学H第九期开展对赵伟通案件的争鸣,对广开言路,学术民主、理论联系实际很有裨益。笔者认为赵伟通不构成犯罪,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经甲、乙双方修订的第二个合同是有效的。首先,看修订合同的前提。专业户赵伟通在与娄塘乡草庵村二分队的法人代表朱鹤云签订《河蚌育珠承包合同》时,对盈利三七分成的方案就曾提出,如蚌珠育成后除分成外,应由甲方付给其奖金  相似文献   

8.
自本刊去年九月号刊登“专业户赵伟通有罪无罪的探讨”以后,已引起全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关注。最近,本刊陆续收到来自各地询问赵伟通案情况的信函和探讨文章。对此,本刊表示感谢!对广大读者、作者关心本刊,关心国家法制建设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自探讨以来,上海市有关司法机关颇为重视,对本案重新作了调查,他们尊重本刊和各位的意见,认为“本案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并已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一、被告人朱鹤云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二、被告人赵伟通犯贪污罪,免予刑事处分。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6,(11)
《法学》月刊第九期发表了《专业户赵伟通有罪无罪的探讨》之后,笔者来到了案件的发生地——嘉定县娄塘乡草庵村二分队。从东路进村,一条南北河浜挡住了去路,这就是赵伟通养过珍珠蚌的大泾头河。举目望去,一条条当年悬挂珠蚌的铅丝,一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86,(10)
赵伟通一案发生在经济合同执行期间,其行为如何定性,不仅关系到赵个人权益得失问题,也关系到在改革形势下,法律如何正确保护专业户,承包户的利益问题。在赵案中,主犯是朱鹤云。主犯构成犯罪与否决定着从犯的犯罪构成。因而,赵是否有罪先要把握朱鹤云的犯罪构成。据案例所示,被告朱鹤云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代表生产队与赵伟通订立了一份投资、风险、收益等比的《珍珠蚌养育合同》,合同规定生产队得70%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86,(10)
原审法院认定赵伟通参与朱鹤云利用职务之便,共同侵吞集体财产的犯罪,是贪污罪的共犯。其具体理由是,赵伟通明知朱鹤云想捞取非份的河蚌,仍为其帮忙出力,二人串通私自修改合同,增加赵方的分配数额,共同侵吞集体财产。其实,这个结论和理由都不能成立。因为赵主观上不存在贪污的故意,更不具备与朱一起实施贪污罪的共同故意。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强调了二人以上,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要在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首先,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犯罪人之间的犯意互相沟通、交流,即每个人都知道,自  相似文献   

12.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是我国第一家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在总体上实施"六大工程和六项改革",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实施"五通工程、五个机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科技政策,可以确定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政策与法律的竞争力,从而为试验区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深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颗珍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育一颗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变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颗颗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要绝望了。就是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9)
在对本案定性问题上存在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两名被告人是无罪的,理由是:朱鹤云是法人代表,赵伟通是个体专业户,双方都有权签订或修改合同,无需上级领导和生产队社员的同意。国家对承包合同的分成比例无明文规定,在实践中,分成比例最高可达五五分成。朱、赵二人均同意修改合同增加乙方的收入,按修改后的分成比例乙方所得也不超过百分之五十。根据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6,(12)
《法学》自今年第九期登载讨论专业户赵伟通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贪污罪问题的文章以后,反映热烈,可见,这个讨论不仅必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即从产品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社会关系和观念上的变化。道德上的是非,法律上的合法与违法,罪与非罪的界限等等,也必然要求有  相似文献   

16.
把稳你的方向盘——几位“的姐”被骗的人生启示录·王振·一服过二年刑的张建国走出大牢那年才23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应邀去金湖参加朋友的婚礼,觥筹交错之中,一个叫赵伟的朋友提出想跑出租,托他帮忙搞一辆“二手车”,张建国曾玩过几把方向盘,对搞车这事儿心中...  相似文献   

17.
1月27日凌晨4时10分, 北京西至武昌的37次列车行 驶至河南省信阳市段,列车乘 瞽长赵伟建接值班室电话,一 位在河南郑州下车的商人可能 将装有535.001万元存折的提包遗失在列车上。 据失主介绍他姓王,郑州康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长驻赞比亚经商。2月1日是他九旬老父的生日,他专程回国为父祝寿。2个小时前,他从郑州下车回家后,清理行李时发现装钱的提包不见了。王老板回忆,1月26日,他到北京后由单位专车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9,(6)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司法界面临挑战与危机:经济犯罪疑案如同雨后浮萍,俯拾皆是,它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刑法学家。一审判决有罪,二审判决无罪,再审又判决有罪,其中夹杂着被告人的上诉、公诉人的抗诉、律师的申诉,官司从基层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旷日持久,案卷堆积如山。最终判决仍然是疑惑犹在! 在我们的报刊杂志上,从1982年的韩琨案,到1986年的赵伟通案、1987年的刘亨年案,以至于目前形成所谓“南有戴晓钟,北有戴振祥”的说法。当我们满腔激情地热衷于疑案讨论的时候,是否有人  相似文献   

19.
原告:徐良,男,29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现役军人。 委托代理人:沈志耕,北京市第九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孙海,北京市第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文化艺术报》。 法定代表人:朱士信,《上海文化艺术报》总编辑。 委托代理人:郑传本、曹海燕,上海市第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赵伟昌,男,29岁,上海《团的生活》记者。 委托代理人:鲍培伦,陈敏涛,上海市恒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徐良以被告《上海文化艺术报》、赵伟昌侵害名誉权纠纷一案,向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09,(4):F0004-F0004
谋划已久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在前不久结束的“对接会”上引起强烈关注。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一路之隔的蜀山经济开发区,目前摩拳擦掌,要抢画合芜蚌试验区“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