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业监管的理念是银行业监管的科学根据和精神支柱。银行业具有巨大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银行业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传送带和作为支付清算体系支撑者所具有的负面外溢效果。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和效果非监管莫能奏效。同时,银行业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借助监管保护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此外,银行本身经营中所具有的高杠杆性与期限失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也使得监管更加必要和正当。以此来审视我国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们亟须在深化监管理念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资本充足率:一个被神化了的银行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监管机构或银行自己确定的银行用于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所需要的最低资本要求。现行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导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无法真正有效实现以保障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维护银行的稳健安全运行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价值。只有正确理解资本充足率的功能,树立起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金融监管理念,建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二元监管模式,以资产不经风险加权的杠杆比率作为最低监管要求的同时允许银行运用内部模型决定与自己风险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资本,才能保障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并维护银行的稳健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李凤霞 《行政与法》2005,(11):116-118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银监会成立后的两年多来,银监会的监管工作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具体来说,应转变银行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目标模式;提高银行监管主体素质,建立对监管者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应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了欧盟银行业法制的软肋。后危机时代,欧盟分别对金融监管体系、存款保险计划和资本需求三个方面立法进行了全面修正。修正以恢复金融系统稳定作为首要目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蓝本,将目标监管这一国际先进监管理念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纳入欧盟法,增强了欧盟银行业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推进了欧盟银行监管一体化进程。危机后欧盟银行法的路径选择启示着中国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和宏观审慎立法的紧迫性。存款保险制度应尽快建立,巴塞尔协议标准也需认真采纳,以增强中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康玉奇 《法制与社会》2013,(24):220-221
当前村镇银行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农村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来源不足、风险过大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村镇银行在下阶段发展中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法律机制,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农村金融系统,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法律监管方面应放松法律监管而不是采取严厉的法律监管措施,以降低村镇银行的合规成本;在内部治理方面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障,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股独大,导致村镇银行异化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分支机构;在风险防范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金融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并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创新措施,有效地回避风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推广,银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上银行发展阶段。网上银行的基本属性及其所具备的新的风险特点对传统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我国传统银行监管体制中原本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足,现在又面临更高难度的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监管问题,这就更需要对该业务及其引发的监管方面的种种新的问题和困难展开专门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虽然目前我国银行业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但在操作风险的防控效果方面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究其原因,主要乃在于我国商业银行未能像国外银行那样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细节方面下足功夫。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秉承着"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它们在风险控制的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所以,我国银行业要想在操作风险防控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就必须从小处着手,以细节成就完美。循着这一思路,本文拟从制度层面、执行层面和技术层面等三个方面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陈美姣 《法制与社会》2013,(29):197-198
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则强调的是对银行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准确、及时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是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信息披露制度作为银行监管的必要补充,银行的有效监管也为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本文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监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中国银监会已相应出台了专门性的规范文件,对我国商业银行集团客户风险的有效监管,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这不仅源于企业集团自身的制度性阻碍,而且也更源于社会稳定要求下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所延续下来的银行结构及风险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中国银监会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创新式的作为:其一是要将郜珩并表监管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于总行与其分支机构的全程持续性监管之中;其二是规则的协调,中国银监会有必要用"同一借款人"的概念来替换"集团客户"之表述;其三是构建大额集团客户交易的定期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形势下,跨国银行业应运而生。国际化促使银行业的风险不断增加,巴塞尔体制为跨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有效监管提供了完善的方案。我国应充分借鉴巴塞尔体制中的先进监管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1.
伏军 《中外法学》2011,(1):193-203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的银行业"太大不能倒"原则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建立在银行系统重要性与公共性基础之上的"太大不能倒"原则有其合理性一面,但该原则的适用也带来道德风险、竞争原则的破坏、财政负担等巨大负外部性。美国《2010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通过建立大型银行清算程序最终放弃了"太大不能倒"原则,同时法案建立了系统风险应对机制以预防大型银行倒闭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该立法反映出美国银行监管的价值取向由"系统风险优先"向"公共利益与系统风险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手机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一个创新产品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十年有余,但是有关手机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却迟迟没有得到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手机银行的定义和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找出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手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并表监管工作,有效实施风险监管,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负责指导外资银行并表监管工作。第三条 银监会对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的独资、合资银行,以及在华设立两家以上(含两家)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实行并表监管。通过并表方式,银监会全面监管在华注册外资法人机构的全球经营和风险状况;监管外国银行在华总体经营和风险状况,并关注该机构全球经营风险和市…  相似文献   

14.
张虹 《河北法学》2000,(5):126-130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国际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一国的单一监管已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基于此,欧共体通过《并表监管指令》明确规定了在并表基础上对信用机构实施监管的原则和方法,并就各成员国监管当局之间持续性信息交流与合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银行监管机构提出的民营银行股东自担剩余风险的监管要求,可以用商业银行股东加重义务来进行法学概括和表达,应当予以成文立法化。对此,美国和日本采用银行业基本法模式加以立法,俄罗斯采用银行破产法模式,中国台湾地区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法模式。各类立法模式的选择均建立在金融发展实际以及法制传统基础上,中国立法模式的选择也应充分考虑中国金融及监管现实。中国应当采用银行业基本法为主,存款保险法和银行破产法为辅的立法模式,而不适宜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谈巴塞尔核心原则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简称。它于1997年9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全球最具权威性和普遍性的银行监管规则的制定者─—巴塞尔委员会对世界银行业监管活动做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球金融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求我国银行业监管逐步现代化、国际化,刚刚发布的巴塞尔核心原则对推进这一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巴塞尔核心原则的产生背景、内容梗概和我国银行监管的状况出发,对如何借鉴巴塞尔核心原则,促进我国银行业监…  相似文献   

17.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行监管机构独立对于有效银行监管和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众多金融危机后逐渐被人们认识,恰当的法律制度安排是保障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一国立法可以从履职独立性、人事独立性、财务独立性和监管责任豁免构建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并表监管成为对跨国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国际银业并表监管立法和技术方面的总结分析,研究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监管实践提出完善我国并表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银行机构“太大不能倒”问题的思考,也引发了一些国家对银行业反垄断执法理念与执法手段的变革。当今各国反垄断执法的发展趋向是从结构规制到行为规制,但基于银行业较其它行业的特殊风险与特性,银行机构的合理规模界限等问题的存在,在对银行业反垄断执法时不能忽视结构规制。尤其是针对我国银行业的特点,在金融监管中也应体现结构规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后,各国在银行风险处置的理念和处置措施上已取得一定共识,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相应具体制度设计有所不同。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在相当程度上是监管俘获的产物,银行风险处置立法可以缓解监管俘获问题,但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处置机构之间可能涉及机构竞争与利益冲突问题。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与《金融稳定法(草案)》在部分吸收域外风险处置措施的同时,制定了银行风险处置机制,但这些规定仍存在一定缺陷,并可能影响相应制度建构的客观实现效果。路径依赖和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作为理论工具,分析我国银行风险处置的立法模式选择和深层次的制度考量。从形式与实质双重角度而言,立法模式、处置机构的权力配置、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平衡,涉及不同主体在风险处置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力量对比并且影响条款的最终内容。故此,应通盘考虑银行风险处置制度的建构与立法目标,以更好地实现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