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世界人民同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特约撰稿人吴静哲今年,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要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之相始终,因此,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同庆。50年...  相似文献   

2.
吴仁宝 《群众》2011,(7):24-25
我今年84岁r,历经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着与同龄人相同的、难以忘怀的人牛经历:50多年的党龄、60多年的上龄、70多年的农龄、80多年的年龄。如果蜕建同前的22年,是我在黑暗中度过“童年、少年、青年”的22年;那么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后的62年,更是我走向“光明、幸福、富裕”的62年。前后对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每当追忆这两段岁月,特别是面对我所生活的华西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确实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王丰 《思想战线》2021,47(6):1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确定理论阐释的起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向,从借鉴马克思确立《资本论》的理论起点,到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作为理论阐释起点的,它蕴含着社会生产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细胞”的探讨;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则确立了“人—物—人”的“人民逻辑”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细胞学说,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以发现,“为人民的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六十年代的中国人,大概都不会忘记那个从卖菜大嫂走进紫禁城、走进联合国的当年的全国人大昌副委员长李素文。当我作为老朋友,在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的一家商号里找到这位有着神奇经历却拒绝一切新闻采访的老大姐时,这位已65岁却风采依然的女人告诉我:“我总结自己,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当劳模辛辛苦苦;当高官坎坎坷坷,当百姓欢欢乐乐。”  相似文献   

5.
康大寿从小的理想是当作家,然而他最终选择了研究史学,且以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外关系史见长。康大寿的这种选择,跟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16岁时上山下乡,24岁开始在煤矿摸爬滚打,而立之年才进入四川师范学院(原南充师院)历史系读书,之后留校任教。与共和国同龄的康大寿在经历了年少的坎坎坷坷之后终于决定研究中国历史,他说他希望用历史的真实告诉人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经过几番起起落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每个人都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来。康大寿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似乎…  相似文献   

6.
当地时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3故导弹从不同方向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使馆被严重毁坏。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激起全国.人民的权大愤慨、我国政府立即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声明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一野蛮暴行表示_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j提出最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中国人民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全国各界人士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对北约的…  相似文献   

7.
康大寿从小的理想是当作家,然而他最终选择了研究史学且以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外关系见长,跟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16岁时上山下乡,24岁开始在煤矿摸爬滚打,而立之年才进入四川师范学院(原南充师院)历史系读书,之后留校任教。与共和国同龄的康大寿在经历了年少时的坎坎坷坷之后终于决定研究中国历史,他说他希望用历史的真实告诉人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经过几番起起落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每个人都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来。康大寿就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似乎从来就没有星…  相似文献   

8.
你带领着 56个民族   你带领着亿万万人民   高举着锤头镰刀的旗帜   从嘉兴南湖乘船   扬帆鸣笛掌舵导航   经风历雨劈波斩浪   弃水登岸艰苦跋涉   进军井冈山进军宝塔山   进驻西柏坡进驻北京城   不断向着宏伟的目标前进      1921年 7月 1日   是一个伟大光辉的日子   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诞生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从此,古老的中国便有了希望   从此,伟大的民族便有了希望      80年的坎坎坷坷   早已变成了光辉的里程   80年的风风雨雨   已变成了灿烂的历史   当年那些风华正…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以游行、集会、声明、座谈等各种形式表达了强烈的愤慨,表明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意志和力量。举国上下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实际行动回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强烈抗议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10.
《淮海论坛》2013,(2):40-4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了展现和抒发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和自己梦,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纲要》,全面推进单位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调动人的写作积极性,发展创意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从而增强社会和谐和综合竞争力及单位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张浩 《前进》2013,(6):44-45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中国改革披沙拣金的过程,亦是人民群众梦想成真的过程。滴水映日,中国梦聚集了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聚沙成塔,中国梦亦需要汇聚起十三亿中国人的磅礴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只要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广大人民群众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将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  相似文献   

12.
我已经是快九十岁的人了,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亲身经历了旧中国的深重苦难,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头上。在黑暗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党领导的中国劳苦大众,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走向了光明,人民得到了翻身解放,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13.
梁道文 《传承》2013,(1):84-85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人道德败坏,说中国人变得冷血、冷漠。事实上,今天中国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不再知道什么叫是非对错,我们知道却做不到。不能永远站在人民这边对抗政府或者对抗独裁者,知识分子最勇敢的时候,不仅敢于对抗暴君,而是连人民都敢对抗。  相似文献   

14.
刘勋昌  胡凯 《求索》2014,(3):15-18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中国梦,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才能描绘中国梦的科学蓝图,科学规划中国梦的实施战略,并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让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成立至今的9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高举着民主旗帜,把让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1949年,毛泽东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中国迎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共和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圈成立90周年人会上说了三件改变中国命运与前途的人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礼会主义”是其中一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人会制度。人民,是新中国不可忘记的靠山.  相似文献   

17.
从1972年到2012年,中日两国迎来了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一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日关系在矛盾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7,(2)
目前,中国礼仪文化的缺失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及各种"天灾"的客观存在,人与人的对立及各种"人祸"的客观存在,人与自我的对立及各种烦恼的客观存在。礼仪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人民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应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髓以及培育现代礼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鲁全信 《人民论坛》2014,(5):178-180
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为人民幸福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一部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也是中国梦的催生、构筑和实现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人与劳动相斥产生以资本为逻辑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人与劳动相同产生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见人民特质成为中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涵的人民特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当中。一方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从人民性、民族性和世界历史性三重维度出发,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以人民成为最终的评判者,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