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资料 某年12月某日夜,某小区内发生一起高坠事件,男死者肖某为女死者曾某的追求者,二者死因一时不明。现场勘察,提取了女死者曾某手机1部、笔记本电脑1台,以及男死者肖某手机1部,当即送电子物证实验室进行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2003年9月26日,王某在一招待所内窃得他人手机一部(该手机价值人民币260元),逃离现场时被人发现当场抓获。后侦查员在王某随身物品中义发现另4部不同类型的旧手机以及4张手机SIM卡,经查,这4部手机(共计价值人民币2130元)均是2003年6月至9月间在闵行区被窃的,并有四名证人及部分被害人分别证实王某在该4部手机失窃时曾在现场附近m现或其到现场后不久手机失窃。而王某则始终甭认到过作案现场,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1998年10月末,在某钢材市场的大门处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系机械性窒息死亡,经目击者证实其是来讨账的,而债务人王某(系钢材市场商户)已失踪。2013年5月,在外省将潜逃的王某抓获,并供述了死者的家庭住址,办案人员送检死者疑似父母生物样本和案发时提取的死者血纱布,要求DNA检验确定身源。1.2检验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1案例及检验过程某女,48岁,被杀死在卧室内。经现场勘查,发现现场的地上、墙上留有血迹,室内还有一把带血的斧头。检验结果表明,血迹为A型血,与死者血型一致。在客厅一张木床边有一处较新鲜的暗红色血迹,较粘稠,血迹中带少许痰液丝。检验其血型为B型人血。推测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所留。经调查走访两个多星期,发现49岁的李某和38岁的王某有作案嫌疑。经检验这两名嫌疑人血型均为B型。调查两人的家庭及个人疾病史发现,下某无任何疾病;李某曾患有肺结核病,并且有吐血史。我们带李某到医院进行X光检查,并同时提取王某和李某的疾液…  相似文献   

5.
于堃 《刑事技术》2012,(3):67-67
1案例资料 某日,某城市一路口处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名11岁女孩被车辆碾轧致当场身亡,肇事车辆逃离现场,警方侦查人员未能找到目击证人且未能在现场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在调查数日未果后,交警部门委托同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检验死者外衣,看是否能够发现有用的痕迹物证。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使用多波段光源在送检的死者外衣上显现出一车轮印痕,为侦破案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2004年11月1日20时,浙江省某市场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张某(女,37岁)、张某之子(男,6岁)、陈某(男,41岁)三人被杀害。现场勘查没有明显的搏斗痕迹,也没有外人侵入的痕迹,房间内的财物完好无损。尸体解剖,除死者陈某颈部缠有电话线外,三人身上均无明显外伤,法医鉴定为窒息死亡。调查访问中了解到陈某曾作过道士,对生活早已产生厌倦,曾经与死者张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有迹象表明,陈有杀死张某母子后再自杀的可能。提取的物证由于没有条件作其他检验,希望通过微量物证检验,为案件的定性和侦破提供重要依据。根据案情和检材的条件,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死者王某,男,28岁。某年4月15日被其妻子赵某发现死于家中,遂报案。1.2现场勘察及案情调查现场门窗无损坏,未见搏斗痕迹,无遗书遗留。死者王某仰卧于沙发上,左手心攥有残留少量气体气球一个。沙发下遗留小型钢瓶(高约5cm)、气球若干,提取并送检。据赵某叙述,死者既往健康,但曾发现王某有过"吸气球"史。王某在2个月前开始出现精神状态欠佳、健忘以及无力等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公安实践工作中,民警使用手机作为一些证据固定的工具。本文以手印物证为拍摄客体,运用数码相机、文检仪、物证检验仪、扫描仪及四种不同品牌型号手机,进行拍摄比较,并运用华为P9手机拍摄四种材质客体上显现出的手印。手机拍摄效果略逊于数码相机等方法,但手机拍摄提取的手印完整、清晰、不变形、可以达到鉴定要求。运用手机拍摄手印物证,需要注意相关问题。发挥手机轻便灵活、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经济实惠的特点,可以作为数码相机等拍摄方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1 案件简介 某年3月,某市发现一具未知名男尸.被张某(男)和王某夫妇二人前来认尸,怀疑死者为其儿子张某某。为此提取死者肋骨(1号).张某(2号)和王某(3号)血样.对死者、张某、王某进行DNA检验,采用ID plus试剂盒(AB公司)扩增检测,三者STR分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 2007年6月1日,有群众电话举报,在某市某路段路旁10m处草丛中发现1具尸体。勘查见:死者为中年男性,死者面部向下,身体扭曲变形,衣服及皮肤、肌肉撕裂;内脏组织脱露体外(照片1)。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11时,唐山市某区居民王某(女,40岁)因与丈夫发生口角服用了大量药片,据现场调查得知,大约在服药后1小时送医院抢救,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对死因有疑问,要求验尸。尸检发现死者双手指端紫绀,喉头有用手掐紫的瘢痕,解剖提取死者心血,进行毒物检验,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3年2月10日,王某报警称其丈夫邓某(男,37岁)于2003年2月9日失踪。2003年2月23日下午,在某市金城镇南洲河道内发现一具无头男性躯干,经法医检验,发现此躯干断端有肢解痕迹,根据尸表的体态特征,怀疑与失踪的邓某有关。遂提取相关检材送省公安厅进行DNA检验,确认发现的尸块系失踪的邓某。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在王某饭店内做厨师的袁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搜查袁的暂住地,提取到有关血迹,经DNA检验,确认系死者邓某的血迹。  相似文献   

13.
陈林 《刑事技术》2012,(6):34-34
某年8月29日,受害人曹某(男,63岁)被人杀害,犯罪分子将尸体掩埋到某乡一山林中。经现场勘查验:尸体已高度腐败,技术人员现场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案件发生后,民警发现本地村民柯某(男,36岁)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依法传唤了犯罪嫌疑人,但是柯某非常狡猾,经过两天两夜的审讯,拒不交待自己的杀人罪行,后对柯某进行测谎,依然没有结果,由于现场没有提取到认定嫌疑人的痕迹物证,只有将柯某放回家候审。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2003年9月26日,王某在一招待所内窃得他人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260元),逃离现场时被人发现并抓获。后侦查员在王某随身物品中又发现另4部不同类型的旧手机以及4张手机SIM卡。经查,这4部手机(共计价值人民币2130元)均是2003年6月至9月间在某区被窃的,并有4名证人及部分被害人分别证实王某在该4部手机失窃时曾在现场附近出现或其到现场后不久手机失窃。王某则始终否认到过失窃现场,并辩解该4部手机是向行人收购来的。但其供述的收购其中两部手机的时间与该两部手机失窃的时间相矛盾,即在手机被窃之前王就已经收购。据此,公安机关认定…  相似文献   

15.
1案件简介 某年5月某日,某郊区发现一具无名男尸,经勘验系他杀。死者穿着符合流浪拾荒人员,死者全身无开放性损伤,背、臀部有多处木棒类钝器伤,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的物证线索。经排查,发现现场附近看护房看管员张某有重大嫌疑,从看护房内提取断裂杨树木棍一根。  相似文献   

16.
雷暴气象下使用手机致雷击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暴气象情况下使用手机时遭致雷击死亡的案例在国内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某男,汉族,44岁。2007年7月4日10时许被人发现死于野外,因发现其衣着破裂,身上有伤,疑为他杀,即向警方报案。经调查死者7月3日19时30分左右下班骑摩托车回家,现场是其回家必经之路,当地当日19时30分至21时正处于大范围强雷暴天气。提取死者手机通话纪录单显示,最后通话时间为2007年7月3日20时11分31秒。  相似文献   

17.
原告王某系M大学1987年结业的代培生。学校工会和教务处听说王某摄影技术较好,于1987年5月和6月分别委托他为学校拍摄一些有关学校风景及建筑的照片。他接受任务后虽没有为学校拍摄任何照片,却以为学校拍摄照片的名义,向校财务处报销了胶卷、彩扩等费和领取劳务费共计327元钱。在校工会和教务处再三追问索要照片和底片的情况下,王某才于离校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 某年12月8日晚,某村闵某在广通镇至钱家坡k1+900m处被机动车碰撞后当场死亡,肇事机动车逃逸。经现场勘查从死者裤子臀部提取机动车轮胎印痕一份,现场未发现其它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通过对死者身上轮胎花纹痕迹宽度及纹线类型分析查找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案件需要从手机中提取各种信息,手机已经成为电子物证检验的新对象.本文结合手机取证的特点,讨论了手机犯罪、手机电子数据和手机取证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20日下午,胶州市胶东镇南一麦地里发现一具男童尸体.经调查,死者李兆伟,男,7岁,18日晚失踪.经尸检,男童系掐扼颈部及异物堵塞口腔致窒息而死亡.同时发现,死者肛门松弛,肛门壁破裂且粘膜下出血.因此,提取死者直肠涂擦物做物证检验.检验发现其涂擦物含有完整人精子,并为B型分泌型血型,而死者血型为O型分泌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