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付威 《前沿》2014,(19):64-65
在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围绕着主体与客体及其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对同一性哲学从认识论、存在论及其总体性的方面对同一性哲学典型样态进行了批判,其中包括传统西方哲学中黑格尔之前包括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同一性哲学、现代哲学中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的同一性哲学及其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为代表的总体性哲学。  相似文献   

2.
在阿多诺的理论视野中,其哲学批判的支点之一就是弗洛伊德"心理美学"对社会进行心理学式的批判。阿多诺一边解构弗洛伊德"心理美学"思想,一边又建构了自己的"心理美学"批判思想,该思想在艺术本体论、艺术认识论、艺术方法论和艺术价值论等方面均有论述。阿多诺边解构边建构的运思模式又产生一个无法回避的"内在矛盾":他一方面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美学思想,另一方面又无意识间论述了哲学式心理美学思想。从总体来看,阿多诺的"心理美学"批判思想在心理、生活与革命等方面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而言都有启发性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代表人物阿多诺反思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的欺骗与操纵特性入手,从文化创作(生产)与欣赏(消费)两个角度分析商品拜物教在文化领域的侵蚀以及由此造成的虚假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将以非同一性哲学为基础并遵循"否定的辩证法"内在具有的既瓦解又和解这一双重向度,阐明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的哲学反思及其对本真艺术所作的理论建构。文章认为,阿多诺的文化哲学与道德哲学内在相通,二者都旨在为人类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的研究思路和批判路径是对马克思的继承。面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暴力,他不仅立足于唯物史观,通过认识论批判回溯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而且还推进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生理解剖。阿多诺对前者的吸收和应用体现在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定性上。立足于社会的总体性统治,他质疑生产力的解放作用。这源于他对人类学维度的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生产的混淆。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发达商品经济,阿多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集中体现为交换抽象,由此质疑阶级革命的现实化而代之以思想实践的解放路径。阿多诺的批判思路是科学的,但对经济现实的理解并不深入,这源于他进行的并非是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5.
莫小红 《前沿》2008,(8):194-196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提出了“艺术是对社会的否定认识”这一命题。艺术一方面保持自主性,与社会离间,另一方面又将自身变成了一种“反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批判现实,求赎人性。但是,艺术同时具有自律性和社会性,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所以阿多诺的批判理论只可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上,他的求赎也只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6.
陈燕 《求索》2007,(2):135-137
意识形态批判是阿多诺社会批判理论的主题。对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的核心就是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而这种同一性的功能就是社会控制。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经验,它以文化工业的方式继续发挥着功能。这种“内在”的意识形态批判,对当今时代的文化建设,以及人文理性的重建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批判与转化,使其成为非同一性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阿多诺推翻了康德主体美学的"唯美"前提,并由此延伸至对于"直观"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天才"观念的谱系学考察。阿多诺秉持辩证法对概念中介化的内在要求,将康德美学中的核心命题加以转义——在进步的现代艺术中,"自律性"经由社会要素的中介、形式法则富含现实契机的积淀、理性面对艺术作品的"崇高"获得反思性。其中,自然美范畴尤其得到凸显,阿多诺吸纳克拉考尔与卢卡奇的哲学解读方法,将"自然美"在观念论美学中的式微"解码"为主体压制自然的表征,并在其美学思想中赋予"自然"以自我保存理性无法把握的客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王晓升 《长白学刊》2024,(1):22-33+2
阿多诺否定了传统上的第一哲学,把形而上学和经验科学结合在一起,形而上学由此不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玄思,而变成关注人类生存境遇的哲学。阿多诺试图通过“形而上学经验”的概念建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必须关注人的生存体验。但是关注生存体验不是要从绝对性出发把这种体验观念化,而是要关注生存斗争中肉体被压制的特点。而关注生存体验也不能丧失超越的维度,形而上学经验既包含了超越的维度,又包含了经验的维度,并把二者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形而上学经验也是在现实中所产生的对幸福的期待,这个被期待的幸福既是超越性的,又有客观基础。毋庸置疑,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关注人的吃喝住行的经验生活的物质基础开始的,也包含了对共产主义的期待,阿多诺关于形而上学经验的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学者本雅明主张打破当下的历史连续性,重新揭示历史的内在意义,但由于他没有真正回到现实历史的内在性,所以,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的批判.阿多诺继承了本雅明对恶的历史连续性所展开的批判,但放弃了本雅明的理论天真,回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所面对的真实自然,于是,自然成了历史救赎的现实中介.但是,自然作为中介,只有在摆脱了人本主义历史观之后,才会对历史的救赎产生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云刚 《求索》2007,(3):147-149
在20世纪30年代,阿多诺与本雅明围绕机械复制艺术展开了激烈论争。论争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应如何评价。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艺术具有颠覆社会的政治功用。阿多诺则认为机械复制艺术只能使接受者意识被整合而丧失批判与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陈燕 《求索》2012,(6):193-195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不是体现为整体的社会秩序,而是存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丰富和具体的联系;和解所要达到的"和平"状态正是集体主体、个人主体与客观世界组成的三星星丛。真正完成的同一性将释放非同一性,使差异化的东西之间得以相互交流。与马克思一样,阿多诺也想通过以社会的财富和劳动力创造财富的方式,重新建构劳动,从而克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关系。然则,阿多诺认为,尽管和解作为人类解放的最终形象是无法直接用概念把握的,但是艺术能为真理提供一个可触摸的感性形象,只是这种实践不同于为了集体的进步目标的政治实践。阿多诺关于和解的思想,对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多诺认为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丧失了艺术对社会本应具有的批判性,自律性消解、真理性内容缺失、虚假审美娱乐感以及对艺术操纵等已成为现代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反"艺术,文化工业蜕变为审美乌托邦,不具有任何审美价值。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文化工业与艺术审美等关系论述,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岩  陈静 《理论月刊》2007,3(3):54-56
狄尔泰处于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重要时期。他在以往的历史主义的基础上,力求为历史主义提供全新的认识基础。他的历史主义贯穿于精神科学理论中,在为精神科学奠基方面有了新的内涵。研究狄尔泰的历史主义对我们把握他的解释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新解释学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石文学 《人民论坛》2015,(8):204-206
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来进行揭示和批判,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西方理性文化内核的批判。文章围绕"单向度"问题展开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形而上学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批判进行对比理解,并揭示他们批判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创立了两种不同的哲学,但这两种哲学并非毫不相关的,都属于科学主义语言哲学的范围,而且集中反映了科学主义在20世纪由理性实证化向理性历史化转折的趋势。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及其语言哲学的精神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通过对启蒙与神话同构关系的揭示,阐明了启蒙自反的"悖论"及其造成的现代性问题。在他们看来,启蒙理性异化为工具理性是西方主体性哲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原则共同宰制的结果。从启蒙变奏的这一逻辑出发,现实的主体是启蒙得以拯救的存在论基础,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则为拯救启蒙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谢萍 《求索》2012,(9):248-249
黄自、赵元任、肖友梅等是中国音乐史上,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创新的近现代音乐理论先锋。黄自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音乐的知识分子之一,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以多层面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赋予创作实践,在音乐创作实践上努力倡导和追求民族艺术化创新,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主张民族化的新音乐,改造了中国音乐艺术理论的陈式,至今仍具颂研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音乐文化新样式的诞生充分证明,音乐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音乐文化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受到了社会学的广泛关注。对音乐研究的文化学基因、音乐研究的社会学内涵、音乐文化的东西方差异、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构成了本文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以前的辩证法理论与传统形而上学是统一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把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对立起来,成为反形而上学的一条重要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马尔库塞,一直延续到阿多诺,并在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得到了最终的完成。阿多诺把辩证法的"否定性"发展到了极致,彻底地摧毁了传统同一性哲学。当非同一性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特征的时候,探讨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就成为辩证法理论研究下一阶段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韩振江 《理论月刊》2007,(12):49-52
齐泽克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多产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他致力于把拉康艰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精髓延展至意识形态、主体性、通俗文化、电影网络等方面,把拉康理论予以哲学化、社会化和通俗化。齐泽克以"实在界"为核心概念全面继承了拉康的晚期哲学思想,并融合马克思主义知识传统,在与阿尔都塞对话的基础上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读解,提出拉康式分裂主体思想,试图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下再续西方主体性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