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下     
《人民公安》2011,(19):4-7
台北祭孔 9月28日.台北市孔庙依古礼举行祭孔仪式。9月28日是中国先贤孔子2562年诞辰纪念日,也是台湾教师节。当日清晨6时.台北市孔庙依循37项古礼举行祭孔仪式。干余名台北市民观看了祭孔仪式。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几年发展,越来越多文庙举办祭孔典礼,当代祭孔已具有一定影响。近年祭孔在主办方和仪式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其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变迁。祭孔仪式选择本质上是文化符号的编码,通过早期的泛化获得更大的认知基础,现阶段则通过简化使文化内涵变得明确,体现文化的认同取向。根据主办方和仪式的不同,当代祭孔的文化认同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条形成进路,二者是相互促进和互动的关系,但在文化认同的内容和形成祭孔文化认同的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建水朝阳楼位于建水古城三里长街东端,为古临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楼之最(其余3座已毁).也称东城门、迎晖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形同北京天安门,而又比筑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天安门早建28年.因此,有"小天安门"之誉.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6):92-92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9月底,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30多所孔庙同时展开。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2005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在中国内地的其他一些地方如广东德庆、浙江衢州、上海、甘肃武威、云南建水,以及台湾和香港也都举行了祭祀活动。韩国首都首尔(汉城)成均馆孔庙及243座乡校,新加坡莱芭城隍庙和德国科隆、美国旧金山等地,也同时举行了祭孔仪式。  相似文献   

5.
建水朝阳楼位于建水古城三里长街东端,为古临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楼之最(其余3座已毁)。也称东城门、迎晖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形同北京天安门,而又比筑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天安门早建28年。因此,有“小天安门”之誉。东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南北长77米,东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三层城楼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由48根巨柱和无数粗大的楹梁榫接成坚固的木构架,三重檐歇山式屋顶,高24郾45米,面积414平方米,面阔26郾8米,进深12郾31米,五开间,环廊周通。三楼屋檐下悬挂着“飞霞流云”(西面)…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的仪式理论是人类学最经典的理论之一,是视研究人类文化为己任的人类学研究最有成就和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领域。如今,仪式理论已成为旅游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在一些旅游人类学家看来,旅游本来就可理解为一种仪式的过程,而仪式则可用“神圣的旅程”来表达。不仅如此,旅游仪式还被认为是类似人生礼仪中的“通过礼仪”,并以之来分析旅游的性质和动机。从“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程序上对旅游的非仪式性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旅游与通过仪式在结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不能是通过仪式,更谈不上神圣。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03,(12):39-43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动。“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景颇族的另一支系)语,意为“大伙跳舞”。这个节日是为祭祀“木代”(太阳神)而举行的隆重仪式。“目瑙纵歌”是总称,按其内容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在景颇族聚居的地区,大凡出征凯旋、庆贺丰收时,人们都要跳“目瑙”。有人说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景颇文化的集中反映。有关目瑙的传说很多,但流传最广、…  相似文献   

8.
奥运趣谈     
趣话今昔奥运圣火 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希腊人纪念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的祭祀之地。每隔4年,他们都要在祭台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便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人们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像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信息,备城邦必须休战,  相似文献   

9.
董波 《前沿》2012,(23)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但我们至今很少以民族音域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关照,这是我们研究上的一个薄弱之处.因此民族音乐学应该把蒙古族祭祀仪式及音声作为自己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实现研究视角、方法、内容和目的,从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音乐形态学向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雷戈 《求索》2005,(3):178-182
一般而言,燕礼似乎更多属于社交礼仪和日常生活的私人领域。但即便如此,其中所贯穿和体现出来的观念意向则仍然是鲜明而强烈的尊君意识。在某种意义上,燕礼在后战国时代的思想整合和意识形态实践中比其它礼仪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现有文献看,燕礼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政治仪式,为后战国时代皇帝观念和皇权主义信仰的塑造,提供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空间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起云金 《今日民族》2005,(10):42-43
在每年农历2月初8的大姚昙华“插花节”上有一个重要仪式,祭马樱花。祭台的中央放一棵美丽鲜红的马樱花,树旁蹲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位头戴法帽,身穿法衣,手拿法器的毕摩端一碗净水,口诵经文,向东西南北中进行祭祀,这个神圣的祭祀仪式,主角就是这个德高望重,口念经文的毕摩。毕摩在昙华彝族人民中有着崇高地位并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昙华仅有两位毕摩。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和载体。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哲学、医学、道德、伦理、科技、风俗、礼仪等方面。毕摩在彝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相似文献   

12.
王雨 《传承》2010,(15):163-165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10,(2):47-48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于2010年1月10日下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开馆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延东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孕育仪式”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许多农耕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农业祭祀。作为古老的原始宗教祭仪,它寄寓着农业民族的许多观念和信仰,在农耕社会中经历着传承和蜕变的历史演进过程,近代许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还有遗存。透过“孕育仪式”的文化表象,我们依稀看到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把握自然规律过程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而漫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木曰 《两岸关系》2014,(11):52-54
<正>每年9月28日是台湾教师节,也是孔子诞辰日。这一天,台湾各地孔庙都会循古礼举行祭孔典礼。典礼包括三献古礼,八佾舞,拔智慧毛,切智慧蛋糕,"过聪门"、"摸葱"等环节,吸引岛内以及海内外民众前来观礼。祭孔,古称释奠礼,源于上古时期学生敬拜老师的礼仪。两汉以后,逐渐专指祭祀孔子的礼仪,是中华民族一项传承2000余年的重要传统礼仪活动。今年适逢孔子诞辰2565周年,台  相似文献   

16.
《乡音》2012,(1):7
2011年12月22日,恰逢冬至,"廊坊市政协周华盛奖助学金"2011年度发放仪式在市第十二中学隆重举行,在寒冷的日子里给受助学生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市政协主席寇德松、副主席吕炳素,周华盛先生代表刘彦文,市政协秘书长徐长茂等以及300名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发放仪式。发放仪式上,全市10个县(市、区)共发放奖助学金150万元,共计1632名学生受到奖助。  相似文献   

17.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寻一个古老而又有韵味的地方,就到建水去。建水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旧称临安,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10年前后),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滇南最古老的城镇。建水距省会昆明220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古迹众多,其中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文化研究者眼中,这些从前的水井也是文化的载体。不久前,刚到建水县城,我们就急匆匆地开始寻访古井。从朱家花园出来,穿过几条小街小巷,又问了两位老人,首先找到了位于永安街的古井。这是一口四眼井,并沿的四周被磨有很深的石槽,流露出水井历史…  相似文献   

19.
黄孝齐 《就业与保障》2010,(1):F0002-F0002
花团锦簇,鼓乐喧天。2009年12月30日,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立揭牌仪式在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大院隆重举行。福建省领导唐国忠、陈桦、王美香、郭振家,老同志何少川、黄瑞霖、潘心城出席了成立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7日,湖北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隆重举行2009年湖北环保世纪行采访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参加启动仪式,并为记者采访团授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