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主义理论"旅行"到中国已近30年。从译介引进到实践运用,再到学科化发展,女性主义理论正在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如果拿它和新时期以来"进口"的诸多理论作接受层面的比较,就会发现,女性主义理论前期"水土不服"症状明显,而后期发展则呈现出较大的"本土化"潜力。可以说女性主义甫一引进就面临"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尴尬,"femi-nism”究竟译为“女权”还是“女性主义”的争论不仅是知识转译准确性的问题,更折射出受众潜在的抗拒心理,  相似文献   

2.
廖艳君  李枝娜 《求索》2010,(11):220-221
在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下,本文分析了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这一角色,揭示了作为社会"客体"的萨拉对自我"主体"的追求,以及萨拉为自我重塑做出的奋斗及结果,对推进我国女性主义的理论建构与建设两性平等和谐话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了女性歧视与自然歧视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协同探寻女性解放与自然解放的可能文化与现实路径.为此,对现成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就成了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议题.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发起了对现存自由民主制度的独特批判,从而开启了构建生态女性主义激进民主理论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余维海 《前沿》2011,(21):175-178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上世纪中后期,并在短短数十年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理论流派。生态女性主义内部派系林立,却也呈现一定的共性,即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自然,认为在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统治与对自然的统治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父权制基础上的二元结构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女性主义因其对人、自然与社会的独特看法而备受世人关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期的生态危机、贫困女性化、种族压迫加速是工业资本主义父权制所产生的难以避免的恶果。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以抽象化、普遍化的"环境正义"与"可持续发展"掩盖了生态运动中主体的多样性,遮蔽了现实生活中差异的利益主体,从而无视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已经参与并为多种形式的环境正义运动和持续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在21世纪,性别平等、环境正义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是生态女性主义者亟需关注的新议题与新难题。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一对矛盾关系,尤其在经济领域。自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来,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政策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系,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规定着高等教育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在现代社会,公平的本质内涵在于人们的机会均等。讨论公平则必然要联系到效率,在教育领域,尤其在当前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公平与效率二者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做一个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海彦 《人民论坛》2010,(6):266-267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孙慧明 《前沿》2011,(23):202-204
传统孝道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曾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即传统的孝道又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利用传统孝道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等方面,来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伟华 《求索》2012,(2):102-104
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作为批判的利器,对环境问题症结进行了揭示,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分析,探讨和挖掘生态女性主义的方法论,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世界观、实践目标和理论的多元化展开阐述,并探讨其在诸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徐岩 《前沿》2011,(3):171-175
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历史的环境债务和现实的环保缺失以及发达国家推行的"生态殖民主义"等已使我国目前生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在一定时期内还有恶化的趋势。因此,只有探明威胁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各种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唐建南 《理论月刊》2012,(3):146-149
"身体"概念在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中不仅理论不足,而且现有的研究很容易犯下本质主义的错误。结合生态女性主义中已有的"身体"理论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最新"物质"浪潮,本文认为我们需要借鉴物质女性主义中有关"物质化"的观点理解身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此为立足点重构生态女性主义中的"身体"概念。这不仅能避免犯下本质主义的错误,而且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继续发展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重构的身体理论有利于颠覆西方父权社会中的压迫性意识形态,并帮助个人建立相互联系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主要是一个父权制/男权制的社会,父权制/男权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大量存在,导致人类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性别正义问题一直处于被扭曲的状态,男女间的婚姻与爱情也被极端地扭曲和扼杀了.两性问的婚姻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基于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婚姻思想,也有别于其他女性主义的婚姻观.本文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婚姻观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以期在这个视野下对当今我国婚姻制度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借助于"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女性写作的如火如荼之势,女性文学研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叙事"、"自传体书写""、女性新历史小说"、"亲历性表达"等女性写作,成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批评语汇。尽管其间也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惹来众多非议性话题,但正因为争议多多,才使得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处于引领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中。  相似文献   

15.
牛晓  吴蓓 《思想战线》2011,(Z2):418-419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乡土文学"作家朱厄特就开始在作品中探讨现今人类所面临的诸如城乡差距、工业发展对乡村生活方式的侵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研究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其著名短篇小说《白鹭》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运动与女性主义运动的共同目标是推翻二元统治的逻辑框架,以此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情境伦理(contextualist ethic),认为个人的伦理叙述和实践都是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关系伦理的强调,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首先认清自身作为关系中的个体或共同体而存在,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有一个更为和谐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学术聚焦于环境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对女性、其他受支配的人群、动物和自然的概念化和待遇之间的联系,需要一种女性主义的伦理分析和回应。最低限度上,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是发展不偏向于男性的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实践并在前女性主义存在中提供一种导向去实行。但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环境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又存在显著不同,除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还研究性别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成长于对女性的支配和自然的支配之间的联系和理论化。作为一种关爱伦理,生态女性主义重新将环境伦理学的焦点聚焦于自然可能的意义、道德上的说法、人与与他者联系的观点(人与非人类自然),塑造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环境的义务的基础。生态女性主义伦理以反对二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批判为基础,将所有具有父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不平等现象均纳入其探讨的视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展示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王英伟 《前沿》2011,(2):195-197
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恶化。对于身处"有限地球时代"的中国而言,探寻化解生态危机途径是一项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时代任务。本文分别从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指出正是自然技术的垄断和社会技术的落后导致了生态问题的频发,探寻从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中,找出一条解决生态问题的可行之路。提出了要通过发展社会技术来抑制自然技术的滥用,实现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融合,共同促进生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刘珍兰 《求索》2011,(8):98-100
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同女权运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男权社会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歧视联系起来,从批判男权思想入手来分析生态问题,在反对男权压迫与支配的斗争中寻求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三巨将之一的赫斯顿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男性是他者的藩篱、女性感悟自然进行自我救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管窥女性主义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性别一直是西方传统人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 ,女性主义人类学在2 0世纪 6 0— 70年代发展成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并且形成了其丰富的研究领域 ;我国的女性主义人类学研究刚刚起步 ,处于萌芽阶段 ,但是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将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中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许多残疾人还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困难,解决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积极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才能真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十一五"时期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效果?"十二五"时期广大残疾人能够得到哪些帮助和实惠?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