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科学发展现的本质和核心.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视阈出发,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反思和校正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统一,它完整、正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一面;揭示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现实出发的变革现实的历史活动,表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克服困境与束缚的漫长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始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前提,阐明了现实的人的一般需要;以劳动实践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揭示了人的需要演进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在人的劳动实践的推动下,人的需要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归宿必定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文化的本质以及二者的关系等文化哲学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文化理想.作为劳动异化的一部分,马克思分析了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异化现象,并且解释了文化异化的根源,指出了消除文化异化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文化批判的基本方法和结论对于当今文化批判和文化哲学的发展仍是一个启发性源泉,具有重要的发掘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嗣亮 《求实》2012,(10):17-20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包含两个路径:一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审美贫困,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美的缺失。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上状况。马克思的审美批判启示我们:和谐社会的审美化构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应培育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应注重城乡、地区发展的统筹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12)
现代性的解放逻辑在质料层、制度层以及理念层推展。在质料层上,工业化和技术化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理念层上,现代性用"元叙事"的宏大话语为人们勾勒出解放的美好图景;然而在制度层上,现代性为人们展示的却是一条"资本逻辑",这就导致了精神图景与现实状况的矛盾,构成了现代性解放逻辑的深层悖论。马克思要求以实践原则取代现代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现实革命手段颠覆现代性带来的资本逻辑统治,以达到对现代性解放逻辑的双重革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现代性解放逻辑的虚无本性,探究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有两重维度:一是对商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批判;二是对商品拜物教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批判。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三个逻辑环节:一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和生产方式的剖析,由此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必然表现为价值,这是形成商品拜物教的根源;二是价值经过自身的形式运动必然使得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体的物与物的关系,由此人的关系被颠倒成物的关系,形成物化假象,这是商品拜物教的核心;三是将商品的物化假象误认为商品体自身万能,进而形成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崇拜和迷恋,导致商品使用价值拜物教,这是商品拜物教的逻辑终点。前两个环节构成对商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批判,后一个环节则构成对商品拜物教观念的批判。准确阐释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既有助于揭露"商品拜物教只是主观错认"的认识局限,也有助于驳斥"商品拜物教过时论"的错误论调,同时还能够启发人们自觉树立辩证商品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商品自身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暂时性,进而在实践中自觉以商品为手段发展生产力,从商品的物化结构内部打破自身藩篱,最终促使商品和商品拜物教消失。  相似文献   

8.
薛花 《理论学刊》2023,(6):100-106
情感对人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关心人的生存境况,开创了情感生存论。鉴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情感异化,马克思主张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以劳动的解放与自由实现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领悟马克思情感生存论的意蕴,对新时代促进人民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4,(6)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批判"是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马克思把"异化"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困境,并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韦伯认为"合理化"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他从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和自由困境;西美尔批评资本主义文化的客观化趋势,把资本主义困境归结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提出要缩短人们的劳动时间,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今天,重要的已经不仅是缩短劳动时间,如何利用好自由时间也已变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的本质就是生产"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争取自由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深刻启示和指导着我们.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成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视阈下的全新命题,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于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源头上发现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异化的新特点。文章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在对数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有效路径,探讨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以及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索绯阳  马强强 《世纪桥》2012,(23):27-28
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现实批判本性作出当代性的阐释,是马克思辩证法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人的生存性实践活动对辨证法有着生存论上的本体意谓,同时作为批判反思性的、否定性的和超越性的辩证法又是我们行动的灵性指南。马克思辩证法是作为人在生存性实践活动中达成人与整个世界相互中介和和谐沟通的根本的解释原则,充分彰显了人未来生存前景中的各种可能选择和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终极关怀,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开与全面生成,又是人的自由发展与和谐发展交互作用的应然结果。科学理解人的本质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前提;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人的和谐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内在根据和重要标志,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思想渊源是西方的人学思想,虽然西方的人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但是由于脱离了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他们的人学思想陷入空想。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的最高价值目标。为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自由观一方面具有经济学批判视角,揭示了自由作为交换价值理想化表现的经济学实质,另一方面则从人性论批判视角阐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远景,正确把握马克思自由观的双重批判视角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杨晗旭 《求实》2013,(2):22-25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蕴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马克思首先借鉴了人本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确立了实践哲学关于人的现实本质及其生成过程,又通过异化劳动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现实本质的否定。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出发点,但实践哲学的这一重要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  相似文献   

19.
魏明超 《唯实》2008,(11):32-36
现代性,作为崛起于后封建的欧洲,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最突出的本质属性是其价值的两重性:解放和异化的混合物。现代性的结构性矛盾和缺陷及引发的现代性危机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受到了启蒙现代性所开启的批判反思传统的质疑。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把启蒙现代性中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改造为实践的批判精神,并运用这一批判武器对资本现代性及其所造成的现代性危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寻求超越现代性的合理路径。在人类面临现代性困境和危机的今天,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