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鸣 《工会博览》2008,(11):60-61
套摹笔迹是种检材与样本字迹相似度很高的笔迹,辗转套摹笔迹是套摹笔迹中一种特殊情况。本文拟从辗转套摹笔迹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出发,谈谈对该类笔迹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实施犯罪有一鲜明的特点,就是使用暴力,这是由于在其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形成了稳定的暴力犯罪发生机制。因此,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有必要从罪前、罪中、罪后三个阶段展开干预。  相似文献   

3.
笔迹鉴定在文书鉴定案件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其目的主要是鉴定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之间的同一性。在书写水平和风格相近的亲属之间,笔迹特征存在一定的共同性,该类笔迹检验鉴定成为疑难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所述的亲属间关系笔迹主要为同性一级亲属关系笔迹及夫妻关系笔迹。笔者结合真实的亲属间笔迹鉴定案例,从案情分析,到亲属间笔迹细节特征分析,在笔迹共同性中寻找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及差异性,以期拓展鉴定人员的检验思路,提高亲属之间笔迹鉴定的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于敏  叶立文 《工会博览》2008,(10):132-132
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青少年是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的。而且学习书法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着诸多益处的。然而青少年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书写兴趣、书写方法、欣赏方法等方面探讨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方法,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区青少年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将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16至25周岁的青少年界定为社区青少年,并且分析了社区青少年的年龄因素、教育因素、就业因素和家庭因素,提出了社区青少年的年龄因素加上“失学、失业、失管”这三大因素,构成了社区青少年与其他同龄青少年的显著区别。同时认为,现在使用的社区青少年的名称比较客观地描述了目标群体,符合对象的特征,并能反应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思路和导向,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以社区青少年取代原来的社会青年、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或不良青少年,并不单单是称谓的变化,而是具有更加重要的进步意义,主要是社区青少年的名称适应了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趋势,有利于加强社区对社区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和控制,突出了社区对这部分特殊青少年的服务功能以及有利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6.
朱颖 《法制博览》2024,(5):100-102
在笔迹鉴定实践活动中,低水平书写字迹具有书写动作不流畅、可变性较大、书写稳定性差等特点,而套摹笔迹与比对样本字迹在字迹形态等概貌特征表现出高度相似性,因此套摹低水平书写字迹鉴定是文书检验中的一大难点,如何区分套摹笔迹与正常书写的低水平字迹是笔迹检验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以一起笔迹鉴定案件为例,深度分析套摹低水平书写字迹的检验技术要点,旨在为文件鉴定从业者提供新的检验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年的巨大发展变化的今天,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犯罪与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复杂的、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就要过去,我们即将面临21世纪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其严峻性绝对不能低估,研究、开拓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拿出新的成果,是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就是命令,怎样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有所奉献,越上新的台阶,取得有大影响、大成效的成果?历史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研究要走在实际的前头。自从社会分工中出现专门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
葛文静 《法制博览》2023,(12):109-111
众所周知,文书笔迹鉴定已经成为刑事诉讼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文书鉴定可以有效判断可疑文书证据上字迹是否为当事人所写,通过将多份可疑文书证据上的字迹经过鉴定确认,判断为是否为同一人所写。笔迹鉴定逐渐成为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方法手段,笔迹鉴定人在鉴定笔迹全程需要进行视频记录。笔迹鉴定不仅要确保司法鉴定质量,而且还需要客观、事实、科学地确认文书字迹是当事人所写的基本事实。本文主要通过对文书鉴定证据角度出发,公平、公正、公开对文书字迹进行鉴定,不断丰富、完善我国文书笔迹鉴定质量,更好地指导司法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从越轨行为的产生到步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中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转变,也包括其所接触的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的案发事实表明,身处亚文化群中的青少年是非常危险的,而当前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又确实开始显现泛滥之势,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认识与控制青少年亚文化群,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进而大幅度降低犯罪率,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上海市率先将原来的闲散青少年改称为社区青少年。这一称呼上的改变,对上海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10年过去,原来我们对社区青少年概念的定义,随着社区青少年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因此,深刻认识目前社区青少年群体结构的变化状况,并据此重新研究和定义社区青少年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出现以及变化,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属于青少年群体中一种特殊群体。它在居住区域、居住性质、年龄区段、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具有自己明显的不同一般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我们只有正视现实,把握动态,才能把社区青少年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更出彩。  相似文献   

11.
耿换芬 《法制博览》2024,(6):148-150
笔迹鉴定主要依据笔迹书写人长期形成的书写方式、书写习惯所呈现出的固有书写特征对需要鉴定的笔迹进行判断,看其样本笔迹所呈现的特征是否与涉诉检材字迹一致,并由此判断二者是否同一人书写。可见,笔迹鉴定意见的得出主要依靠对笔迹检材和笔迹样本的细致比较。那么,在涉案检材确定的情况下,笔迹样本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鉴定意见的精准与否。但是很多鉴定人在受理案件取样时往往忽视了对样本的获取和甄别。笔者根据自己受理案件的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法社会学视角看来,青少年高科技犯罪乃一种不轨行为,其日益增多是与青少年在高科技社会领域所受社会控制的数量、强度及其方式有关。青少年涉足高科技犯罪固然有其个人根源,但差异交往论、标签论、失范论却揭示指出其社会根源所在。青少年高科技犯罪治理须适应高科技发展特点,不断构建与完善相关法律与社会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的突出问题,能否有效地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直接影响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效及社会治安稳定的大局。本文结合浙江省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实际,对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及预防措施做了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日益开放富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社会转轨期的青少年教育也有许多失误之处,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长期以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然而青少年犯罪率在整个违法犯罪的比率中却呈不断上升趋势。我们不否认这与青少年的年龄段特点有直接原因,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坚持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践中确有难点,本文探讨了如何看待难点并采取可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向明 《法制博览》2022,(4):51-53
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电子签名技术.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和政务中应用得最为广泛,这是因为电子签名笔迹与传统签名笔迹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且兼有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等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签署的电子签名笔迹能否认定为是某人书写,尤其在司法实践中,国内尚没有对电子签名笔迹的可靠...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个体客观上有两个发展方向——健康的方向和不健康的方向。正因为有健康发展的可朔性,决定了预防不健康的可能性;有不健康发展的现实性,决定了预防不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从群体角度看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的青少年较之于所有青少年而言,毕竟少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数的青少年来预防少数的具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8.
客观、全面、准确地研判青少年犯罪形势,是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下降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应注重早期教育,对未成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的轻微触法少年,尽可能采取非犯罪、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减少过度司法干预。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注意保护相关人群的隐私及注意一些相关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流文化塑造的价值目标与达成手段之间的紧张是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张力在青少年涉毒问题上的反映,社区解组导致社会控制力的下降加剧了这一紧张状态,亚文化的价值观念影响以及亚文化群体的示范效应则从社会的对立面对青少年形成了_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三者共同构成了青少年毒品问题的解释框架。当前遏制青少年毒品问题的困境包括涉毒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确立的价值目标的不认同、涉毒青少年因社区解组而难以受到有效的社会控制、涉毒青少年容易受到亚文化及亚文化群体的影响等。社会化路径是青少年毒品需求遏制的理性选择,其社会基础是社区的发育与成熟,其具体途径是体制与方法的创新,其重要保障是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当今美国司法体系为应对国内青少年因普遍的物质滥用所导致的严重犯罪等社会问题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毒品法庭,而对于这一司法举措的利弊分析需要建立在若干前提概念的厘定与分析基础之上,如易滥用物质的界定,特别与传统毒品之间的关系;与物质相关的犯罪与传统毒品犯罪的关系;与专门毒品法庭的运作机制与绩效评价标准等。只有从对药品滥用的前提批判入手,才有可能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对美国青少年药品滥用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这一动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加以明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