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已走过了90个春秋,亲历十月革命战斗场面的目击者都逐渐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十月革命也淡忘了,当代青年人的大多数则不了解什么是十月革命。约翰.里德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发表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真实记录、报导了十月革命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珍贵遗产,相信今天读来会更有味道、更有意义。约翰.里德是美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一名才华横溢、有高度责任心、又极端热情的记者;他品德高尚、爱憎分明,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亲身体验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什么是十月革命,为了向世…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思考浙江省委党校董建萍今年是十月革命八十周年。历史似乎给这个话题,给这个纪念日营造了深灰色的沉重氛围。在十月革命的故乡,镰刀斧头已经被三色旗所取代。俄罗斯共产党尚存,精神和气质已远非昔日形状,执政地位丧失。但是我们,包括全世界仍...  相似文献   

3.
记者: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以十月革命为起点,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但是,自苏东剧变后,出现了一股否定十月革命,更深层次说是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思潮,提出十月革命到底是伟大的创举还是历史的误会等问题。您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的?赵:我们所说的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行的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了社…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左翼学者В.萨普雷金在俄罗斯《共产党人》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伟大的十月革命并非是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暂时现象》的长文,针对俄罗斯国内外一部分人对十月革命的歪曲论断,如"十月革命根本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恐怖分子非法夺权的政变","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偶然的历史事件";"革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社会主义的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空想的"等等,进行了批驳。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及其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要走俄国人的路,是指走十月革命总道路,这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工农大众,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生的革命政权并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不是指走十月革命具体道路。100年后再来认识和总结十月革命,要防止两种倾向,要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要走俄国人的路,是指走十月革命总道路,这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工农大众,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生的革命政权并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不是指走十月革命具体道路。100年后再来认识和总结十月革命,要防止两种倾向,要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此持何态度令世人关注。笔者认为,就总体而言,"继承和发展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应当或将会成为中国纪念十月革命百年活动的"基调"。这就是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今天对十月革命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8.
过去十年,我国学术界围绕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道路、苏联模式等问题展开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探索了十月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国内学术界关于十月革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研究十月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继续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开创的事业永存——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左凤荣1997年11月5日上午,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国际共运史学会在中央党校联合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由江流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  相似文献   

10.
自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以来的百年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焦点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学术的争鸣推动了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革命性质、历史意义、内在精神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关于十月革命的基本问题、研究盲点、研究视域等方面还有深入挖掘和继续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的重要口号,是其世界革命战略的组成部分。但在1921年后,列宁几乎再也没有重提这个口号。全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含义是什么?列宁思想的变化何其如此之快?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点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不发达国家能不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已从理论上加以解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从实践上也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对此仍有些异议。因此,对这个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是必要和有益的。本文试就其中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浅薄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列宁作为世界伟人是同十月革命的胜利,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密切相关的。尽管列宁创建的国家制度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消失,但列宁的历史伟绩,以及列宁一生中所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的。列宁之所以是一位世界伟人就在于他始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选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正因为列宁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始终把握住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才不拘泥于对历史发展陈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2007,3(4):8-10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作为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深刻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每逢重要的历史时刻,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关头,十月革命总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思索和争议.  相似文献   

15.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称科学社会主义》.3.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党即共产党的主张的人是李汉俊.4.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5.受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派遣第一个到中国的代表是维经斯基.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第一任书记是陈独秀.7.1920年11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机关刊物——《共产党》创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活动,是对十月革命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诸多因素和条件,与十月革命的流传文本、自己的思想基础、解读时的具体语境等密切联系着。从文本角度研究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对于认识李大钊早期思想演变过程,认识新文化运动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会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六、七年间,是他一生理论和实践活动最光辉的时期。那时正值人类历史新时代肇端的大转变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下,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新崛起的苏维埃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它逐步巩固起来,并在开拓中前进。时代赋予世界革命运动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采,而发展过程又是如此迂回曲折和瞬夕万变,这就为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有关人类发展前途的问题,创造了广阔前提。 1922年3月,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把这个辩证法运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对人类的贡献北京大学教授钟哲明整整八十年前的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作为新世纪的第一个强音符,早已在历史上悠悠时空中消逝远去;十月革命的故乡和第一个“载体”──苏联,也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易旗改辙。然而,确如弗·依·列宁在《十月革命四...  相似文献   

19.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0.
孟学华 《学理论》2009,(10):137-138
从鸦片战争经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从甲午战争经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人开始把学习的目光转向俄国,开始抛弃西方资本主义,向往和接受社会主义,最终找到了一条走向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