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按照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原则,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宣恩县近几年的实践看,在贫困山区县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至少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统一的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其经营规模狭小,生产较为分散,难以抵御大市场的风险。贫困山区县的农民家庭土地经营规模一般来讲,只有五六亩(约0.3公顷),不仅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海 《新长征》2008,(11):14-15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同农业和农村正在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但是,过小的农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显然,现代化的农业不可能建立在户均只有0.48公顷的狭小规模旗础之上,因此,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促进土地向种田优势农户集中,对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三十年代农业危机与当前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相似性 (一)美国农场主收入下降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情况的相似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在美西战争和一战期间膨胀起来的农业生产与相对狭小的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农业经济状况恶化,农场主收入骤  相似文献   

4.
仲祖云 《唯实》2005,(5):10-11,47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个根本性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呈缩小趋势,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扩大。以江都市为例,2003年,城镇家庭实际收入是农村家庭的3.1倍。这种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均农业增加值仅为4274元;农业土地产出率不高,亩均纯收入只有535元;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不高,平均只有48.8%;公共财政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如何让农民吃饱肚子又怀揣票子,苍溪县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成功探索,创造出了庭园经济.一度时期庭园经济收入占苍溪县农业收入的60%以上,农民的纯收入由占农业收入的5.8%上升到58%.苍溪的庭园经济引起了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的高度关注,曾冠以"苍溪经验"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6.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日本政府一直在试图改变本国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格局,在这期间,提出了许多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有的取得了成效,有的收效甚微。但是,这些政策实施的经验对于我国制定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政策的演变(一)鼓励“自立经营农户”发展,提高农户收入的阶段(1961-1969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成功地进行了农地制度改革,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自  相似文献   

7.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三农”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永久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为农村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  相似文献   

8.
张翘楚  潘鸿 《奋斗》2012,(6):53-55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农民粮食生产缉织化水平高低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问题。调研中发现,“大市场、小农户,大机械、小田块,大群体、小服务”,是基层对全省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一、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低,障碍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农民粮食生产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以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为生产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生产和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克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劳动力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中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缩小了城乡二元经济反差。然而,这种劳动力转移还远远不充分,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村地区仍然积淀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98年占全国总数70%的农村从业人员,只生产出46%的国内生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1949年6月全省解放至今的50年,是有史以来成就最辉煌的一个阶段.就经济方面而言,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突飞猛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到工业为主再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飞跃.从国民生产总值构成情况来看,1949年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为22.5%与77.5%之比;到1970年,工业产值开始超过农业产值;80年代末已经基本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同时经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1998年与1949年比较,第一产业由52.7%下降到14,2%,第二产业由17.6%上升到50.5%,第三产业由29.7%上升到35.3%,已经出现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实现了从中下游到领先的飞跃.从1952年到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6.1%,江苏只增长5.2%;全国人均国民收入平均增长4.23%,江苏只增长3.7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加快了建设步伐,工农业总产值从1981年起连续八年跃居全国首位.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就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要效益、要收入;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销衔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四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五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土地承包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开始走向繁荣,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中国告别了粮食严重短缺的局面。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生产出现徘徊:9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些地区纯农户的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之间本来开始缩小的收入差距重新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更为突出。新一届中央领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导下的“股田制”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人均耕地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制度下,农户承包责任田地块狭小,造成土地经营的细碎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4.
“国富民穷”的分配格局亟需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一直快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但在1995年形成了一个转折点,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开始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稍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也开始下滑,国民收入分配更加向政府倾斜。从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看,1998年,居民和政府的收入分配比重分别为68.6%和17.5%,到2003年变成了61.8%和23.1%,其中,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政府的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如果将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和土地收入计算在内,政府实际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将更大和更快。这样,导致国家在分配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宜城市是楚国古都所在地,这里大地肥沃,资源丰富,农业收入占全国经济收入80%以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口不断增长,出现了违法批地、违法有地的现象,造成了大量土地被占用,闲置和浪费,耕地锐减,给城市农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影响.为  相似文献   

16.
健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资料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其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最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尤其是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抵消了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体系,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业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一、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的基本情况自2003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以农户个体为主的"包干责任制",使我国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农民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承包到户"的弊端日渐暴露,农业机械化、科  相似文献   

18.
罗源 《共产党人》2005,(22):43-4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状况大体经历了“三增一减”的四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多,使农民的收入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潮。从1990年至1996年,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逐年递增,而农产品的价格未变,致使农民收入下降;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改革20年都江堰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变。1.农业连年丰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产量猛增,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但同时,也有制约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思想观念受农耕文化的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二是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市场发育不良,流通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性工作,增加农业投入,研究制定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科研进步。要以市场为导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庭院经济质量,逐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年来的农村改革,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种田吃饭,只能填饱肚子,要想增加自己的收入,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199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4.31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人均纯收入2434元,全市农村基本达小康。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改革20年来,都江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较大的是弥猴桃生产基地,早在8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弥猴桃生产、深加工、销售的产业化体系;川芎等药材的产量也较大,同时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商品?  相似文献   

20.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了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其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弊端和局限性也逐步暴露出来。如土地分割细碎,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和分散,束缚了农业的分工协作,加剧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因农民种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