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破产欺诈犯罪,是破产犯罪中最为严重、最为典型的犯罪。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都做了规定。在我国大陆,破产欺诈犯罪可以适用的罪名是刑法第162条妨害清算罪,和《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条的虚假破产罪。本文通过考察国外立法,以期对我国立法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试论毒品犯罪的法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毒品犯罪的防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有着重大的现实紧迫性和深远意义。细 化立法与强化司法是控制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始终保持刑法法治强度则是控制毒品犯罪的前提、关键和保 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企业等破产现象日渐增多,有关破产犯罪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它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交易秩序,将直接导致商业社会应有信任度的降低。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对破产犯罪的打击非常有限,完善破产犯罪立法己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犯罪行为作为主客体的辩证统一 ,决定了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不仅要比较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的绝对高低 ,还要权衡自身犯罪需求、犯罪偏好以及犯罪欲望的主体满足程度 ,其追求的是最大犯罪效用的获得。由于犯罪人的需求多样性和心理钝化效应 ,致使犯罪边际效用呈现递减特征。从犯罪效用的视角 ,运用犯罪边际效用递减特性 ,可以对一般犯罪现象和犯罪规律作出较好的解释或说明 ,并折射出降低犯罪人的犯罪效用是遏制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作为犯罪是一种不常见的犯罪表现形式,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不容忽视。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不履行而产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不作为犯罪也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汪波 《湖湘论坛》2004,17(2):78-80
本文通过对个人破产制度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若干制度研究 ,阐明了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个人破产制度应成为各国破产立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试论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机构,直接关系到破产程序能否公正、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我国新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资格、职权、监督、报酬和惩处等内容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与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建议我国破产法应明确破产管理人在不同破产阶段的职责权限和法律地位,增设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明确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和资格认定办法,完善破产管理人的法律责任、监督和报酬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我国经济制度上的漏洞 ,大肆诈骗贷款 ,使国家的巨额资产流失。针对贷款诈谝犯罪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应做好四方面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犯罪模式痕迹是现场勘查过程中侦查人员、现场勘查人员进行现场分析的重要依据。在串并案件、缩小侦查范围、推断案件性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本文除了对犯罪模式痕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以外,主要从其组分犯罪行为习惯痕迹与犯罪心理痕迹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立  胡剑波 《理论月刊》2005,(7):109-111
破产犯罪的立法模式分为三种:宏观模式、中观模式、微观模式,。破产犯罪的刑罚配置一般有四种:排除死刑、无期徒刑的适用,不宜适用资格刑,主要适用有期徒刑和拘役,辅之以财产刑。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刑法规定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犯罪构成模式,刑法据此规定了不同档次的法定刑幅度,以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加重形态实质上属于犯罪派生构成模式。只有从不同角度对加重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关的法律规定提高到理论上加以说明,才能使审判人员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它们进行科学的定罪,为合理量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犯罪,并呈发展趋势。由于各国在立法上对“洗钱”犯罪的界定不同,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对“洗钱”犯罪界定的涵义狭窄,并缺乏专项立法,导致对“洗钱”犯罪打击的力度小。为此,应吸取国际社会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专项立法,并加强国际间合作,增强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食品犯罪的泛滥,透示着食品犯罪防控的缺失与不足。犯罪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食品犯罪的防控也不例外。一方面,对食品犯罪的预防的重心在于经济、社会和制度的良好建构;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食品行政监管、强化食品行政执法、加大食品犯罪打击力度,强化食品犯罪控制,进而实现对食品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心理尚未成熟,他们走向犯罪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不同于一般的犯罪预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的齐心协力,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15.
试论犯罪的预防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犯罪预防和犯罪是相互作用的两种社会现象。犯罪预防与犯罪在本质上的对抗使犯罪预防场的存在成为可能。犯罪预防场本身有其特有的组合因素和结构 ,由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预防犯罪和犯罪两种社会现象在彼此的运动中出现效益的牵制 ,而犯罪预防场的功能主要在于在这种效益牵制中实现预防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家、达尔文主义者汤姆斯·赫胥黎(1825—1895)是以其第一次提出人类起源问题而驰誉世界。但他对中国知识界来说,却是由于《进化论与伦理学》(旧译《天演论》)—书名噪中华。该书问世至今,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获得  相似文献   

17.
集群犯罪与集群行为或群体性事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非等同。虽然集群行为中包含着集群犯罪形态,合法集群行为亦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常常因为失控而转化为集群犯罪,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集群犯罪的发生不是简单的感应式因果关系,在集群犯罪的因果链条上,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因素——犯罪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了犯罪条件,犯罪结果就不会发生。在当前社会冲突加剧、集群犯罪的成因难以短期根除的背景下,将防控集群犯罪的视角由犯罪原因转向犯罪条件,从"群体情绪"、谣言传播、"重点人物"、"受害人"、突发因素以及"处置因素"等这些关键条件因素入手,打破集群犯罪的结构,阻断集群犯罪的成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联系,对于控制集群行为的恶性转化、遏制集群犯罪的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网络犯罪的刑事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长莉 《前沿》2006,(10):115-118
本文首先从刑法的角度明确了网络犯罪的概念。然后借鉴国外有关预防和控制网络犯罪的法律制度、司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中关于网络犯罪规定的不足,并从刑事立法、司法两个方面探讨了预防和控制网络犯罪应采取的法律对策,提出了完善我国预防和控制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司法对策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20.
郭鑫 《青年论坛》2010,(4):28-32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文化道德的失衡会导致未成年人产生不良人格,网络不良信息、不良交往等更是成为了网络时代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对此,应该研究有效预防对策,运用教育、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