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政改方案”与中英香港问题争端刘洪潮1993年12月15日,英国无视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一再警告,在中英两国政府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港督彭定康将其“政改方案”提交香港立法局讨论,意味着中英谈判彻底破裂,其责任完全在于英方。一、彭定康“政改方案”及中英谈...  相似文献   

2.
战术性谈判即谈判员围绕着犯罪分子能否终止犯罪及其终止犯罪的条件所展开的有谋略的配合武力攻击的对话。战术性谈判是“以谈判来掩护、辅助、配合武力攻坚”的思维指导警方,形成解决危机事件的谈判处理模式,以此发挥战术性谈判在处置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战术性谈判要抓住时机,创造谈判向武力制服方向转化的条件,为武力强攻寻找战机,确保警方成功解决突发或暴力事件。在具体运用战术性谈判的策略时,除了坚持利用柔性谈判策略来配合武力攻坚这一主运用轴外,还应根据具体案情灵活运用其他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先行者,也是最早成立工会、最早进行集体谈判的国家。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的集体谈判也经历了萌芽到成熟、非法到合法的过程,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自由放任。这一传统既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特征的体现,也是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结果,对英国劳资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楠 《工会论坛》2008,14(6):26-27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先行者,也是最早成立工会、最早进行集体谈判的国家。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的集体谈判也经历了萌芽、非法到合法的过程,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自由放任。这一传统既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特征的体现,也是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结果,对英国劳资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双方商务谈判越来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美两国在谈判中表现出的言谈举止、处事方式以及习惯爱好都有所不同。本文重点从中美双方在谈判目的、性格特征及沟通方式、对待合同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了解了双方在谈判风格中存在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消除在谈判中可能产生的误解,更加顺利地进行中美商务谈判。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成功进行了融冰之旅。这让人们想到35年前日本田中首相访华的破冰之举,觥斛交错间,两国外交家进行着寸土必争而又个性盎然的角力,中方的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和参与了此次谈判.殚精竭虑,拿捏得当,尽显领袖谋略与气度。 本文口述者周斌,曾长期担任中国外交部日语翻译,是当年谈判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谈判专家机制,有关谈判专家机制的研究也很少。了解谈判专家的产生,明确谈判专家的工作职能和当前中国公安工作对谈判专家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谈判专家机制。  相似文献   

8.
人质谈判所追求的首要日标和最高境界就是用一切办法促使劫犯投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结合我国目前人质谈判现状,我们应加强对专业谈判人员的培训,提高谈判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对人质事件评估手段的运用以及设计科学、动态的淡判方案,建立一套完善的谈判机制,以确保谈判工作尽早走上正规化、专业化道路,从而提高谈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研究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论反劫持谈判的谈判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劫持谈判之距离,不能机械地以近距离或远距离来判定谈判效果的优劣。而应服从解救行动的整体方案,以遵循“安全距离”为原则,以缩短“心理距离”为策略,以“可控制距离”为尺度,确保反劫持行动取得最大几率、最大限度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