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个体犯罪向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历史上的帮会文化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历史基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也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提供了间接助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它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领人类文明进入了另一个高峰。网络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犯罪滋生的土壤。近年来,网络犯罪活动频频发生,犯罪形式日趋多样,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网络犯罪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社会中存在多种诱发犯罪的因素和条件,表现在:存在着产生犯罪的经济与思想根源,分配不公引起贫富悬殊和心理失衡,社会控制失调和管理秩序混乱为犯罪的产生和增长提供了契机,腐败不仅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犯罪,以农民为主体的盲目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无序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发展十分迅猛。它不仅在传统的犯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日渐渗透到俄罗斯合法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成为俄罗斯社会的毒瘤。不仅如此,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称霸一方 ,欺压、残害群众 ,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有一定组织性的犯罪。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社会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 ,利益格局调整 ,社会控制机制弱化 ;一些干部腐败 ,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提高全社会对预防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反黑立法 ,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从重从快打击 ;加大反腐败力度 ;打黑工作必须与扫除社会丑恶现象、涉枪犯罪结合起来 ;加强对公民以及两劳人员的法制教育 ,为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创造良好氛围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全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变迁带来激烈的文化冲突 ,导致文化体系和社会道德价值的混乱 ,使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形成有了精神夹缝。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封建意识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思想指导。后现代主义文化取向的多元化造成文化市场上色情文化、赌博文化、毒品文化和暴力文化等文化垃圾的流行 ,而这些文化垃圾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形成的精神温床。  相似文献   

7.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背后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经济形态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使犯罪率迅速上升 ,团伙犯罪的大量存在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为其形成提供了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 ;正在进行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完善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无业人员增多现象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提供了人员主体。  相似文献   

8.
罗利达 《公安研究》2005,(4):48-52,61
文章结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组织赌博犯罪的实际情况,认为当前有组织赌博犯罪具有成员主体类同性、纠合性,手段多样性,地域垄断性,对象选择特定性,职业化、武装化明显等特点;有组织赌博犯罪滋生蔓延带来的治安、经济、社会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有组织赌博犯罪的滋生蔓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打击防范有组织赌博犯罪活动应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打击防范实效、增强工作合力等。  相似文献   

9.
跨国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同全球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通讯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沟通和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为跨国有组织犯罪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使其无论是在犯罪的方式和手段上还是在犯罪的类型上,都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法律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组织犯罪问题已成为我国司法机关高度重视的犯罪问题。对有组织犯罪进行科学分类以及探讨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对有组织犯罪本质的认识。本文从犯罪活动的范围、犯罪主体、活动性质、行为方式、组织发育程度等五个方面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分类,并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探寻了产生有组织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实践中,典型的犯罪集团不多见,但是,一般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却在向带黑性质的犯罪严重发展。文章分析了1995年和1996年天津市公安局连续打击的42个犯罪团伙的特点,比较了这些团伙与传统刑法理论上的犯罪集团的特征的质的区别,得出结论,天津市有组织犯罪已向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发展。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 犯罪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根源,不断扩大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有组织犯罪团伙向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发展的根本性原因;社会失业现象、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竞争的社会环境,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乡土社会关系,文化网络的“病毒”等,是有组织犯罪向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社会基础。为了有力打击带黑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文章提出了五条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犯罪。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影响,积极采取对策,使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惟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过程中,社会机制的相对混乱和弱化使黑社会性质犯罪有了生存的空间。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出现空缺时产生的,其滋生和发展与国家政治生活形式息息相关。在我国不存在绝对权力空缺,但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使社会出现政治弱化和社会控制乏力,为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了生存空间。任何一个政府都利用法律这一专政工具对其进行打击和控制。我国打击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法制体制亦不完善。政治腐败是黑社会性质犯罪依附的政治“毒瘤”,黑社会与腐败相结合,不仅纵容了黑社会的嚣张气焰,而且还可能造成政局不稳。后现代多元化特征的政治取向使政治体系呈现出混乱和无序,造成我们思想上的混乱。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作为一股容易被利用的潜在政治力量,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被某些反动政治势力利用必将成为我国政权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处于黑社会犯罪组织的初级水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既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人文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罴社会性质组织除具有专业化、职业化、集团化、暴力化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文章从若干方面对这些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金 《公安教育》2002,(2):29-32
近年来,带有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以下简称“带黑犯罪”),在吉林省发展日趋严重,对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已构成威胁,因此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已成为目前刑事侦查工作的重点。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是指组织团伙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犯罪。在实施新刑法的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分析和研究这类犯罪成因和对策,为有效地打击犯罪做好工作。一、“带黑犯罪”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不良文化的传播、封建帮派意识的滋生是产生“带黑犯罪”的思想基础。文化、意识形态对于犯罪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预防和遏制犯罪作用一面,又有…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今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社会运作的基础,代表了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但是它仍然处于一个自我调整的时期,它的迅速发展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冲击,必须在发展中协调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网络的多功能平台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犯罪分子、虞  相似文献   

18.
张秀玲 《前沿》2003,(8):99-100
加入"WTO"意味着将给我国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另一方面也给跨国犯罪活动舞台提供了便利.我国"入世"后跨国犯罪表现为国内犯罪和国际犯罪两类,跨国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了"WTO"所创造出的市场开放的机遇.如何预防我国"入世"后的跨国犯罪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的问题,其中,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并行使我国的刑事管辖权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有组织犯罪的问题。认为一切有组织犯罪活动,作为非法秘密的犯罪利益共同体,其存在与活动都必须以经济作基础。在商品、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只要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等存在差别和不平等,不同的利益需求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组织犯罪也是一种利益群体,追逐经济利益是其形成、维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文章分析了当今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犯罪组织的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电脑网络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作为负面效应的网络犯罪随之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诸如网络入侵、网络盗窃和诈骗、信息炸弹、有害信息传播、非法盗版等等。对付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发展良好的网络教育文化和网络安全技术,而且要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行机构和警察队伍,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此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