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朝圣之旅暨峨眉山普贤文化节2005年3月29日至31日在峨眉山隆重举行。29日晚7时30分,开幕式在峨眉山报国寺迎宾广场举行。一台精心策划编排、独具特色的峨眉山佛教音乐歌舞晚会《普贤之光》受到来宾和游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仪式一直被视为民族志研究者阅读和诠释社会的一种"文本",也是文化的整体表达。音乐是人们用来进行仪式的特定符号,它的意义和功能存在于特定的仪式结构当中。在云南德宏地区户撒阿昌族的南传佛教仪式活动中,音乐和非音乐的音声因素组合而成特定的符号,其自身特点在仪式中突显,并成为族群记忆延续和传承的时空桥梁。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如曹魏的洛阳、许昌,孙吴的武昌、建业、广州、交州,蜀汉的彭山、乐山等。佛教经典的翻译借用了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与语言,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与玄学在交流中融会贯通。佛教戒律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与风俗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戒律与制度体系。佛教音乐传入并经过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梵呗。三国时期的佛教流传,充分体现了本土化、时代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音是稍纵即逝的,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只有引导孩子养成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体会倾听的乐趣,才能真正品味到倾听的快乐,提升倾听的能力。文章从创设倾听音乐环境、学习倾听音乐方法等途径,让孩子学会倾听,提高倾听的有效性,使音乐活动的开展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太史公所生活的西汉时期已然是礼乐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他在《史记》中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音乐思想,紧密联系社会、政治、音乐和自然于一体,音乐是自然界万物繁衍生息、和谐发展的反映,是人有感于外物的内心表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与重要的作用,且翔实大量的史料记载和音乐事件,为解读司马迁时代的音乐特征与形态留下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欣赏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自由主体的审美活动,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感受、体验、欣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洗涤心灵、开创思维、调节心情的良方;音乐是一种情感的激发,一种对固定形式的对抗、一种完全打破人认知并为之改造重生的媒介;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情感促就语言,它有着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一种独特的语调和波动去影响着每个听众,触动情感,以有意味的形式激发情感。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唐代文化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不仅影响到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作为重要题材,进入了唐诗。其中,佛教建筑和梵宇静境、佛教音乐、佛教壁画等内容在唐诗中均有突出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环境音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音乐和城市生态系统二者有着诸多的联系。环境音乐是环境和音乐的复合词,是音乐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对音乐的接受,而城市生态系统则是环境音乐存在和应用的主要场所,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文中以部分城市为例,结合了音乐学、环境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环境音乐在我国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影响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音乐治疗师进入特殊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接纳。他们采用先进的音乐训练手段,在治疗智障和孤独症儿童、聋儿康复(提高残余听力)、育人音乐体态律动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治疗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体系,在特殊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民间音乐的总称。潮州音乐是由唐宋宫廷音乐而流归儒家,保留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基因,被称为‘华夏正声”。潮州音乐扎根在潮州母语的深厚土壤之中,是潮州人的第二语言。改革开放30年,潮州音乐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传承张扬和激情四溢的当代显现,现时潮州音乐已如韩江人海,流向全国,流播世界。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当代显现,有助于建立多元的综合音乐观;有助于建构开放的音乐文化大格局;有助于造就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有助于促进潮乐史诗性作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大学音乐名师”是指能够受到当代大学学子尊敬和爱戴的音乐教育专家和学者。大学对音乐名师的呼唤,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音乐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成就大学音乐名师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所必需的音乐专业知识;二是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所必需的音乐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讲座、合唱、数字化音乐学习是音乐课外活动教学的三个主要方面,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津派国画”源流 天津地区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有人在这里劳动生息。大量彩陶动植物纹样带有远古绘画特质,生动传达出天津地区先民的审美意识。天津地区历代都出现过卓有成效的画家,如汉代徐邈、宋代燕肃、元代李衍、明代项嘉谟等人。岁久弥珍的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壁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载体,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十分薄弱,长此以往,青少年对民族音乐将日趋陌生与疏离,民族音乐将面临失去它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危险。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强调现代音乐教育应突出本土音乐的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音乐赏析课的开展应该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针对音乐赏析课程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赏析中去,提升音乐素养。从当前大学生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大学的教学环境,探讨了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共享是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组织内部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三大资源,通过组织、调配、整合等方式高效对接,形成教育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理想效果。文章在研究社区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后,分析了社区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从制度环境、共享项目、共享机制三方面论述了社区与高校音乐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德育工作落实与实施的成绩好坏,直接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思路的创新,辅导员不仅要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要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探索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语言,它以其自身的功能,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中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音乐这一载体,创新出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个性与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路,是合乎社会发展、大学生愿意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音乐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其表现手法各异,体现出了不同的自然美。文章回顾了音乐自然美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中西音乐中的自然美的内在差异,并对中西方音乐自然美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会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性格外向、自我意识强,强调个性风格的音乐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更应该被重视。本文对目前音乐类艺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音乐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