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铤 《世纪桥》2009,(5):92-93
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其现实意义、内涵和特征。统一战线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能够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相似文献   

2.
黄平 《党史文苑》2008,(2):73-76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和谐校园内涵强调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高校党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高校党建工作角度出发,从建设和谐校园科学内涵着眼,研究高校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和谐校园内涵强调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高校党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高校党建工作角度出发,从建设和谐校园科学内涵着眼,研究高校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发展模式,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视阈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和谐校园的内涵,不同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界定,而笔者认为和谐校园至少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与特征:第一,一种共同的目标和凝聚力。和谐校园要求校园里所有成员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一种安定有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杜越 《新长征》2013,(3):62-63
<正>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一、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有别于小学、中学,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有其特定性。所谓高校和谐校园,应该是高校校园内部各部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  相似文献   

8.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职业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和谐在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试金石,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表现。职业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  相似文献   

10.
司岩 《党史文苑》2008,(7):71-73,80
高校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文章从高校经济、高校政治、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服务等四个方面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文章从高校经济、高校政治、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服务等四个方面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华彪  陈继飞 《世纪桥》2007,(11):61-62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棱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高校应该通过孕育"和谐共振"的校园文化,打造"和谐共赢"的良性机制,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之间真诚合作、充满人性、富于教育意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是保证教育秩序正常运转、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石,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绿色大学与和谐校园两种理念的比较,阐明了绿色大学理念在推进和谐校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党组织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更新思路、健全体制,将绿色大学理念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进而全面建设和谐校园这一科学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团结友爱、礼让诚信、公平有序、充满着创造的激情、荡漾着人文主义关怀的校园。近年来,我们在建设和谐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一、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教育需要和谐的环境作保障。和谐的社会环境首先是党政重教、社会支教、群众护教、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融洽。只有形成了和谐的社会环境,才有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从八宝镇的社会环境来看,已形成和谐的氛围。一是“人”的和谐。镇“四大家”领导都担任了…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既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对浙江大学而言,离开了和谐,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和谐,即使某些指标上去了,也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开创和谐校园建设的新局面,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更好更快地向前推进。一和谐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校园和谐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拥有…  相似文献   

17.
蒋大力 《世纪桥》2008,(11):60-60,62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吴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群体和谐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它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和谐状况,提出以学生为重心这一关键环节构建和谐校园,通过加强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来实现和谐校园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团的根本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谐校园伦理.和谐校园是具有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具有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方面丰富的伦理意蕴.和谐校园伦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公平正义性、真诚关怀性、创新有序性、绿色生态性等.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人道与和谐协调发展等基本伦理原则;加强校园人文道德精神教育与先进伦理文化建设;加强校因制度和管理的伦理建设;发挥师生在建构和谐校园中的主体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