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某县年终政府工作报告和邻近一个县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地名,甚至连土地面积、人口数量、植树造林的数字都一模一样,网上有人戏称这两个县是双胞胎县。国务院到某市去检查安全生产,结果有两个县的汇报内容竟然一模一样,原来这两个县都抄袭了外省某县的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2.
乔志峰 《政府法制》2011,(31):18-19
这年头,所谓的“国家机密”是越来越多了。特供食品是“国家机密”,官员的财产是“国家机密”,贪官背后的女明星是“国家机密”……现在,就连领导干部的简历居然也成了“机密”!怪不得有人老是指责群众“不明真相”,你左一个“机密”、右一个“机密”,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又能明白什么“真相”呢?忍不住想盘点一下这几年看到过的那些有中国特色的“机密”。  相似文献   

3.
颜武 《检察风云》2012,(13):32-35
论文抄袭(剽窃),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都被认为是不道德、不名誉的羞耻之事。沙袭者如身在学界就将“一蹶不振”,不仅学术头衔被褫,学术成果也会被否;如身在政界,那就不仅会掀起轩然大波,招致举国严厉的抨击,“出路”往往也“唯此华山一条路”——辞职下台。  相似文献   

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09,(3):5-5
“假钞连部分验钞机都可以骗过,普通百姓哪有能力去鉴别啊?”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兴安县,公路两旁都可以看到“打造太阳能光伏之都”的巨大广告牌。不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里却充满骗局,虽然所有公司停产日子多,但是每逢有领导来视察时,总会有附近农村的临时工被招来穿上统一工作服,装模作样地做“硅片”,连工人们也忍俊不禁地戏称,这是“骗子做片子”。(2012年11月27日《中国企业报》)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0,(7):22-22
“你的微博账户多少?” “什幺是微博?” “什么,连微博都不知道,你OUT了。” 这样的对话,如今在网络聊天中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戒赌记     
熊萍 《公民与法治》2010,(12):52-53
有个年轻人叫大勇,不幸迷上了赌博,赌啊赌,最后成了“百万负翁”,连老婆都带着孩子跑了。  相似文献   

8.
2017年年初,唐七接受某网络新闻媒体采访时,首度谈及“抄袭”事件.她说:“关于这两本书,其实看过的读者都知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为什么会有抄袭流言出现,而后愈演愈烈呢?大概因为我早年诚实地公开说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风好玩,不是我自己搞出来的,是我学着人家写的.我把这话贴在了自己写作区域的公告栏上.从最开始的‘学着人家的文风写’到被传成‘抄袭文风’,再到传成‘抄袭整个故事情节’、‘就男女主角名字改了改,性别变了变’,到最后被舆论审判成此书确是一本抄袭之作,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又到年终岁末,各级各单位都在忙着搞工作总结。从往年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情况看,总有一些工作总结套话连篇,有的甚至将过去的总结改头换面一下就算对付了。这类总结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套”字。一是结构成“套”,头“戴帽”:从中央到地方,从形势到任务,从宏观到微观,面面俱到;尾“穿靴”:一定……,决心……,调门高亢;中间“叠床架屋”:大一二三四,小1234,不厌其烦。二是内容成“套”,鹦鹉学舌,紧跟“上面”,模仿“外面”,抄袭“前面”。结尾必讲“继承发扬,再创辉煌”。陈词滥调,年年填、年年弹。年终总结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10.
赵凌 《法治纵横》2013,(17):12-15
“庭前预演一定很严密,整个流程衔接得很完美,据说连什么时间让陈休息或去洗手间都有严格的预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抄袭”一词成为影视圈的新热词,其传播与流行的程度与影视剧的热播基本同步,如影随形.是时候该为这个“抄袭”正名了. 抄袭之析:抄=窃 抄袭,在《辞海》中的释义为:把别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照搬别人的思想、方法、经验等. 在法律意义上,抄袭一词出现在1990年《著作权法》.该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即是“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由此可见,1990年《著作权法》把剽窃和抄袭作为并列的侵权行为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青年报》1月22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近日在与记者座谈时希望更多的人为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呼吁。 他说:“影响司法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他们对司法的干扰非常严重。按照宪法的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可是目前很难做到。目前法院,人、财、物都是地方的,地方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保护地方的利益。” 令肖扬困惑的是基层法院的人事制度:“谁可以进法院当法官,连我这个最高法院的院长都鞭长莫及,束手无策,管不了!在一个县的法院,有90多人,40%是工人,竟然连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案件怎么判!”…  相似文献   

13.
近日,山西吕梁市交城县委书记讲话稿抄袭遭网民举报并经吕梁市新闻办证实。吕梁市委书记高卫东在该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做了讲话,一周后吕梁市交城县委召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县委书记李志安做动员报告,李的讲话稿除将高卫东原稿中的“我市”改为“我县”,九成以上抄袭自高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出“高级抄袭”的定义及分类,不改变作品类型的“高级抄袭”,即利用了作品中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成分并改变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独创成分如何理解及适用,应视文学体裁及所依赖的作者独特生命体验程度、表达唯一性程度来判断。  相似文献   

15.
新闻背景 自从中国的银行业紧锣密鼓地开展改革以来,一夜之间,小额账户、零钞清点、房贷违约等都开始有了“收费”的身影,消费者的非议之声不绝于耳,就连那些已经获准经营境内个人外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不得不“谨慎”地降低收费门槛,小心翼翼地在“国际惯例”和“本土实际”之间游走、博弈。  相似文献   

16.
一票难求、满街黄牛的时候,他们告诉群众,连印度都实名制了,我们还不搞明摆着“存心不良”。等到实名制真的来了,他们又马上跳出来谆淳教诲我们说实名制并不是“黄牛解毒丸”,有专家认为,“实名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乘车难,反而会增加春运压力”,批评声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抄袭剽窃行为是指把他人智力成果据为己有,并用自己的名义发表该作品的行为。剽窃与抄袭两者含义略有不同,江建名先生认为:剽窃与抄袭意在微殊,但一般理解为:以多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法,将他人作品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加以发表的行为。而抄袭则是剽窃的一种直接手段。”①因此,抄袭与剽窃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非法地将他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抄袭剽窃行为古已有之。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未形成的年代,人们对抄袭剽窃行为只能给予道德上的谴责。然而,《著作权法》在我国已颁布多年,抄袭剽窃行为却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反贪生涯中,每次和贪官或行贿人谈话时,经常用到两个词汇——“收钱”和“送钱”.很忌讳用法律术语“受贿”和“行贿”这两个字眼。因为我认为这样不会太刺激他们。毕竟,我们干的是与虎谋皮的活,不能不讲究方式方法。但时间长了,甚至连我自己都不明白这几个词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个词我们也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花钱”。  相似文献   

19.
<正>“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一首30多年前的经典老歌,此时听来不仅伤怀,更觉得沉重。因为,许多“亲爱的小孩”已经被伤到精神抑郁,连哭的意愿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20.
遏制“新贵族”袁万祥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刮风似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域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来一律平等的中国公民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