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7年,清光绪年间四川总督锡良在成都创办了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学生中有刘湘、潘文华、乔毅夫、张斯可、李创鸣、王缵结、唐式遵、傅常、郭昌明和美缉熙(出家后法名能海)等100多人,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四川军政界的显赫人物。1949年,蒋介石从大陆逃往台...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前,四川地方实力派经过长期混战,演变到1928年,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四巨头”分割的局面。他们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基于这个现状,四川地方实力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积极工作的对象,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四川党组织对四川地方实力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对刘湘的统战工作 首先是对刘湘的工作。1934年10月,红军突围北上抗日,到达贵州遵义时,刘湘派川军郭勋祺、潘佐等部前往阻击。然而蒋介石乘刘湘追剿红军之机,于1935年1月派以贺国光为主任的参谋团入川,后扩大为军事委…  相似文献   

3.
饶国华,名厥卿,字弼臣,号退之。1894年12月7日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县城东乡(今宝台乡)张家坝一个贫苦农家。参加过辛亥革命。长期随刘湘作战,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川康时,曾暗地护送红军安全离开懋功。“七七”事变后,于1937年9月,随首批川军出川抗战,以“御侮报国”。抗战中率部镇守皖南广德,被日军包围后,誓死不降日军,于1937年12月1日凌晨开枪自戕,时年43岁。毛泽东同志曾于1938年3月12日评价:饶国华……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典范。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4.
刘文辉在民国历史上是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等帮助下,他联合四川实力派邓锡侯、潘文华等人起义,使蒋介石"决战川西"的美梦破灭,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刘文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5.
昌文彬 《前沿》2013,(4):155-157
1936年,日本企欲在成都设置领事馆,图谋将其势力扩张至中国西南。日之图谋危及蒋介石把四川、大西南作为民族生存基础和复兴根据地的对日战略,触及蒋对日妥协退让之忍耐底线,这是蒋对日逐渐转向强硬的起点;在中共帮助和川人坚强抗日意志震慑下,刘湘从设领问题上“联日”和“反日”的矛盾中走向反日。这个反日方向在四川的初步确立是全民族抗战兴起的一缕晨曦。  相似文献   

6.
渠县人熊倬云,自幼参加袍哥,为人豪爽侠义,热心公益,年仅21岁就被乡里推选为团总,掌握近千条枪,除恶安民,服务桑梓。因反对军阀杨森,为杨所不容,避祸成都。后来认识了亲戚张澜,走上一条反蒋的路。当时四川的一些人士认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先反蒋,反蒋必须保刘湘,保刘湘则要把投靠蒋介石的杨森挤出四川。刘湘在冯玉祥暗中协助下反蒋,组织起“武德学友会”及其核心组织“武德励进会”,并成立“密探队”,以侦察蒋介石勾结日寇的活动和抵销蒋介石所派参谋团、别动队在川的影响。密探队队长就是熊倬云,副队长罗君侠。通…  相似文献   

7.
地方实力派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概念,泛指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受蒋介石排挤,但在地方上拥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的地方军阀。如广西的李宗仁,东北的张学良,西北的杨虎城、阎锡山,西南的刘湘、刘文辉等。地方实力派一方面同蒋介石集团有着利害冲突,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矛...  相似文献   

8.
《春秋》2001,(2)
1938年的1月,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河南开封亲自主持召开了华北各部队团长以上军官会议。在这次会上,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韩复榘被蒋介石下令扣押,之后又被蒋介石亲下手令予以处决。杂牌受歧视粮饷闹危机韩复榘与蒋介石的矛盾由来已久,但其矛盾的公开化,则是在抗战前后。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早年就追随冯玉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6,(5)
谈判的历史背景1938年6月,当日寇进逼中原的时候,蒋介石为了掩护其军队撤退,在郑州北部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入淮,豫、皖、苏三省受灾地区达44个县、市,1200万人口,淹死89万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浩劫。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又积极筹堵花园口,阴谋使黄河归故,充当40万大军,妄图达到“以水代兵”,分割和水淹解放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1938年。冯玉祥随国民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又对冯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蒋介石对冯一是利用,二是排挤。而冯玉祥对蒋的品德早已嗤之以鼻,他在重庆八年,曾二次调侃过蒋介石。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冯玉祥真够胆大的。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6,(4)
正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是在广州燕塘地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27年,因黄埔军校官生日聚,校址偏小,于是在广州燕塘训练军校第7期入伍生,后粤系军阀陈济堂设教导队于此,再扩充教导队为第1集团军军事政治学校,不久易名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1937年,时为第4路军总司令的余汉谋接管该校,自任校长。同年秋,中央命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蒋介石令陈诚、陈芝馨分任正、副主任,并于8月15日正式接收,10月12日正式开学。1938年1月,广州分校奉命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校址也先  相似文献   

12.
八十九军军官训练班于1938年3月在淮阴成立,由八十九军副军长李守维兼任班主任(后升军长),副主任由该军一一七师三五一旅旅长顾锡九兼任。后因李、顾无暇兼顾,改派陈开甲继任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2,(7):31-32
<正>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长女张素我、口述历史作家周海滨撰写的《回忆父亲张治中》(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书,披露了张治中将军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摘登部分如下。1938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陷落,长沙暴露在敌人面前,形势十分危急。武汉陷落前,蒋介石曾命令陈诚焚城,实行焦土抗战,而陈诚执行不力,蒋介石很生气,随即由南岳飞到长沙,召集高级军事会议。蒋介石在会上滔滔不绝地大谈焦土抗战的重  相似文献   

14.
张国焘叛党     
《传承》2006,(Z1)
兄弟在外糊涂多年1938年4月4日是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的日子。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代主席身份前往中部县,在黄帝陵前见到了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祭拜完毕,张国焘上了国民党方面的汽车到西安,而后在国民党安排下去到武汉。张国焘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后,一面频频找借口外出,一面再三向周恩来提出要会见蒋介石报告边区政府工作。16日上午,周恩来陪张国焘去武昌见蒋介石。张国焘见到蒋就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周恩来立即针锋相对地说“:你糊涂,我可不糊涂。共产党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干革命全世界有名的。”说得蒋介石和张国焘…  相似文献   

15.
1926年秋,我由法国留学归来,到广州后,经戴传贤、丁惟汾等之推荐,去中山大学任职。1928年初,蒋介石因为北伐军即将进入山东,特向中山大学要山东人随军入鲁。当时戴传贤竭力推荐我,他写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叫我带去。我第一次见蒋介石,是1928年2月底或3月初。不久,蒋就发表戴传贤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我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接着又给我一个"兼代主任"的委任状。当时我对于军事一无所知,也不懂得什么是军队的政治工作,但时来运转,我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4日清明节,我去司马祠祭祖后,到太史祠右侧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参观。凝视着宏伟的纪念碑,不由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勾起了我深远的回忆。我童年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上小学时,听老师讲述: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围剿中共中央根据地延安,企图一举歼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达到“安内攘外”的目的。但多次交战屡遭痛击,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亲赴西安督战。张杨二位将军顾全大局,反对内战,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实行“兵谏”。张、杨在临潼活捉了蒋介石,并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毛主席派周恩来…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0,(12):8-8
<正>计佑铭,1938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现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八届省政协委员、政协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志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海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20,(3)
正"接棒"韩复榘,追随蒋介石反共,沈鸿烈主鲁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1905年公费赴日本海军学校学习,1911年回国后,由海军"楚观"舰候补员起步,逐渐做到海军第三舰队(原东北海军)司令,海军中将。1931年至1937年任国民党青岛市市长,1938年至1941年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任农林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1969年病逝于台湾。  相似文献   

19.
抗战前期,中共党组织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统战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1938年7月曾出任南召县委第一任统战部  相似文献   

20.
1938年3月1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第二次临时代表会议(后改称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在汉口璇宫饭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章伯钧、彭泽湘、张云川、何世琨、李士豪、王一帆、李伯球、丘哲等二十余人。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应邀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