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中美关系阴晴变化,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而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核心问题。“上海公报”发表30年来,中美关系虽然风波不断,布什当选总统后,更是风雨交加,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螺旋式上升态势。中美关系所以能在曲折起伏中保持上升发展的势头, 是由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正确的对美方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中美关系经历了迭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间虽有分歧、摩擦甚至冲突,但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在求同存异、竞争合作中前行。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美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复杂而且越来越具世界影响力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四十年的发展表明,利益交汇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战略互信不足是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人移民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早的旁观者,到积极的的参与者与中美关系的推动者,美国华人移民对发展中美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现任总统布什成功连任。布什在新的任期将奉行什么样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如何,成为专家学者评说的焦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成为共识多数专家对中美关系现状持肯定态度,认为中美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是中美关系健康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共识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变化多端,"变"是中美关系的常态,但这并非意味着中美关系不可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不变"的规律与线索。奥巴马总统执政之年恰逢中美关系而立之年,日渐成熟的中美关系继续演绎着"变与不变"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邓小平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如何始终坚持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调整了中美关系,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求同存异,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的经验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保持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美关系好,则国际形势好,中美关系差,则国际形势差。但是中美关系涉及的问题很多,也非常复杂,面临许多困境。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被加快"了,美国也加快了战略东移的步伐。近年来美国又高调"重返亚洲",中美关系出现新一轮动荡,由此导致南海问题升温、中日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与美方就中美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广泛接触美各界人士。那么,在胡主席访美之际,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呢?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目前,中美关系处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冷战结束至“9·11”事件之前,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在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9·11”事件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到目前为止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四年半的时间。这种局面的维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9·11”事件改变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威胁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宫力 《两岸关系》2007,(3):9-11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然而又是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台湾海峡局势的稳定和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走向。2006年的中美关系在中美最高级会谈的推动下,经受住了形势变化的考验,其内涵发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变化,并对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志斐 《理论月刊》2007,(10):19-2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有着充分的运用和实践,体现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以经济利益核心,寻求中美两国之间平等且共同的国家利益,在处理中美关系的过程中以人民利益为基石,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回顾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得手 《人民论坛》2020,(11):138-139
不确定性是当今世界的突出特点之一,这在中美关系中亦有相应体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扩散,对中美关系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对中美关系认知负面概念化、研究局限化以及主动塑造意识不强等,是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我国应着力增强战略定力,全面提升在中美关系塑造中的主动性、开拓性、坚韧性,为积极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州政府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球化、中美关系的深化发展、联邦政府权力下放以及州政府自身的改革等一系列背景下,美国州政府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积极参与中美关系,以便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然而,美国州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参与也受到诸如资源相对匮乏以及联邦政府干预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基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O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如…  相似文献   

15.
沈逸 《人民论坛》2021,(4):98-100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两国关系尽快回到正确发展轨道,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由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谢国明领衔撰写的《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一书,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1969—2019年中美关系发展史。通过故事形式专章叙述,细致再现,深入浅出地诠释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并力图从中美各自的认知体系出发,就认识中美关系的不同维度,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展现了“国际问题研究全民化”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对中美关系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年尹始,中美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之后不久,奥巴马宣誓就职,开始所谓的“奥巴马新政”。中美关系历经30年风风雨雨,到了一个历史新节点。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需要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袁鹏 《时事报告》2013,(3):44-45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2年年初习近平访美时提出:要把中美关系塑造成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如今,奥巴马连任,习近平当选中国新领导人,但新年伊始,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的"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明确《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涵盖钓鱼岛。这无疑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投下了阴影。对此,国际舆论十分关注:中美关系今后究竟会怎样?两国能否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之间的每一次首脑峰会,中美关系中的每一个微小波动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这充分表明了中美关系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大多数的人民都抱着良好的愿望,希望中美关系一帆风顺,健康稳定地发展,共同为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的机制化建设是中美合作机制不断建立、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至今,中美双边合作机制多达60多种,从两国建交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拓展深化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中美关系机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主要源于中美两国合作解决全球与双边问题的需要、国际机制的自身属性、国家利益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两国对国际机制有效性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问:中美副外长近日在华盛顿进行了磋商。你对今年的中美关系有何评论?答:中美领导人在纽约、大阪会晤时就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此后,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改善的势头。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里,既存在改善和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当务之急是把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变成具体的合作行动。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今年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我们希望美方从李登辉访美事件中汲取教训,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与中方一道,排除干扰,减少麻烦,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最近中美两国副外长在华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