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白玉双凤交颈壶(清)高1 3.6厘米。壶为白玉质,整体造型为两只凤鸟交颈相拥。以凤首为盖,紧紧相拥的凤鸟身构成了壶身,其上雕刻凤翅及凤羽,壶身下端两凤足相抵,壶底刻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凤鸟作为吉祥的瑞兽,是古代器物中的重要纹饰,寄托着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此件器物造型雅致巧妙,工艺精湛细腻,纹饰  相似文献   

2.
<正>1凤鸟莲花漆豆战国盘径24.8cm,口径21.4cm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由莲花豆盘、鸟首、鸟爪与蛇身分别制成。盘外壁上部浮雕14瓣莲花,凤鸟立于蛇身之上。器表髹黑漆为地,用红、黄二色描绘龙纹、凤  相似文献   

3.
青铜卣     
正青铜卣,盘龙城李家嘴1号墓出土,通高31cm,口径7.2cm,底径12.5cm,盖顶饰夔纹、联珠纹。器身饰凸弦纹、夔纹、饕餮纹,饕餮纹带上下界以联珠纹。卣是盛酒的祭器,是商周时期一种重要的盛酒器,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盘龙城出土的这件青铜卣是商代最早的一件。  相似文献   

4.
<正>①虎座鸟架鼓战国通高149.5cm,连体宽145.7cm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由立凤、卧虎、悬鼓和长方形器座组成。两凤鸟分体雕刻而成,鸟腿直立,鸟爪张开抓住虎背。两虎虎身分别由整木雕凿而成。全器髹黑漆为地,用红、黄、灰等色描绘花纹。  相似文献   

5.
<正>1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战国衣长165cm,袖展158cm,袖宽45cm,摆69cm荆州马山1号墓出土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三角形领。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外缘用田猎纹绦,内缘中部和大襟上部内侧用龙凤纹绦,内缘两侧用凤鸟菱形纹锦。袖和下摆缘均用菱形纹锦制作。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六一八——九〇七年)以前的音樂史料、出土的樂器實物以及有關的雕刻和繪畫當中,我們見到的大多是鐘、磬一類的打擊樂器,笙、管、笛、簫一類的吹奏樂器和琴、箏、瑟、琵琶類的彈撥樂器,從未見到過關於拉弦樂器的記載和出土的實物。中國拉弦樂器的出現是在唐代音樂高度發展的前题下,在彈撥樂器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物鉴赏     
<正>青白瓷莲纹温碗酒注宋,蕲春漕河宋墓出土。注子高16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8.2厘米;碗高13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0.9厘米。酒器,由温碗及酒注组合而成,温酒时碗中注入温水,将注子中的酒加热。此器造型规整,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精品。  相似文献   

8.
文物鉴赏     
<正>战国高19.2厘米,灯盘径8.9厘米。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铜人昂首直腰骑坐于骆驼上,头部比例较大,面向正前方。圆胖脸型,铸有向脑后梳的发纹。两手曲肘前伸托住灯座。双腿屈膝弯足贴于驼身两侧。  相似文献   

9.
文物鉴赏     
<正>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通高109,厘米,宽215厘米。青铜磬架由龙首、鹤身怪兽等构成,两根横梁与立柱错金装饰磬块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制,共32具这套编磬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音色清脆明亮。  相似文献   

10.
文物鉴赏     
<正>彩绘三鱼纹漆耳杯西汉,1986年江陵毛家园1号墓出土。它为木胎,挖制。内底中央用金、红、蓝色粉绘一凤鸟,周围绘三条游鱼。出土时图案粉彩鲜艳清晰,后来逐渐脱落。耳杯一般用作酒器,因其杯则面有耳得名,有陶、铜、玉等多种质地,而以木胎最多。秦汉时期出土的木胎耳杯通体髹漆,有素面与彩绘两类。  相似文献   

11.
文物鉴赏     
<正>战国上图:长37厘米,宽14厘米,厚4.6厘米,孔径2.5厘米;下图:长9.3厘米,宽24.3厘米,厚5.5厘米,孔径2.5厘米。1972年江陵纪南城外南郊红光村出土。墓中出土彩绘石编磬共25件,保存基本完好,而且音质优美,音域广阔,音响清脆,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先秦石编磬,如今仍能演奏出十分悦耳的乐曲。  相似文献   

12.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通高7厘米,底座直径7厘米~7.8厘米。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顸  相似文献   

13.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通高1.2厘米,长4厘米,宽3.2厘米,重10.9克。金托为椭圆形,镶一颗淡黄色蓝宝石。右通高1厘米,长4厘米,宽3.4厘米,重11.7克。  相似文献   

14.
《幽蘭》琴譜是公元六世紀流傳下來的樂譜。古琴是我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彈弦樂器@不僅在古老的歷史文獻《尚書》中有記載,而且有出土古文物證明。江西貴溪出土有春秋(前七七○——前四七六年)時的琴;隨縣曾侯乙古墓也發現有公元前五世紀的琴。春秋戰國時已有宨T的琴曲在流行了。到了漢代,琴已是一種非常盛行的獨奏樂器,今天聽到的琴曲尚有漢代的遺響。並且,公元三至五世紀晉  相似文献   

15.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长16厘米,头宽6.8厘米,重31.1克,存嵌宝石12颗;右长13.3厘米,头宽6.4厘米,重30.3克,存嵌宝石11颗,为直插式簪。  相似文献   

16.
文物鉴赏     
<正>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高126厘米,重327.5公斤。盛酒器,是目前所出土的先秦时期最大的青铜酒器。  相似文献   

17.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金锭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该金锭是首次通过考古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赋予了梁庄王墓中的出土金器珠宝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物鉴赏     
<正>彩绘云龙纹漆樽西汉,1978年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樽的盖面中心绘云龙纹,器身饰波折纹。樽是秦汉时期最主要的盛酒之器。它的器壁用薄木卷制,盖面与器底用厚木斫制,器壁与盖面、器底再以漆相粘合。其特点是盖顶有三个铜纽,底部有三个铜蹄圈足。战国晚期出现的金属釦器新工艺,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釦器是用金属镶包漆器的口、腹、底边,或用金属制作耳足等附件。一般用在樽、卮、奁等器物上,主要起加固作用,又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使漆器显得富丽堂皇。  相似文献   

19.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10.7厘米、口径15.7厘米、圈足高4.6厘米、圈足底径4.5厘米。泥金龙纹瓷锺为一对,大小、纹饰均同,出土于前室西壁漆木案上,属墓内祭奠用品。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21,(4)
正在山东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的史前展厅中,一件通体漆黑油亮、里表颜色一致的高柄杯尤为引人注目。它器壁极薄,造型灵巧,色泽典雅,工艺精湛,是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中最为精美的一件。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1975年出土于山东日照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是一件国家级的"国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