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利芳  修长柏 《前沿》2010,(23):146-150
保护草原生态是内蒙古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实际施行中,由于存在着牧民生产方式落后造成对草原使用不当和生产关系不适导致保护无力两大顽疾,结果草原生态日渐退化。实践证明,保护草原生态急需变革牧民的生产组织形式,而牧民合作社不乏为一种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10,(2):24-26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内党发[2009]3号)要求,保持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辆紫红色越野汽车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奔驰,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颠簸,门格庆嘎查(村)到了。从车上走下了一位身材不高,面目慈祥,身着黄色蒙古袍的长者。这时,几十户人家的嘎查欢腾起来,乌兰庙佛旗招展,法号齐鸣。蒙古族牧民和喇嘛涌上前来,把这位尊贵的长者迎进蒙古包,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端来了香喷喷的奶茶。这位长者是专程来到这草原深处视察喇嘛教工作,了解牧区经济文化发展、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的。他就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兰活佛。乌兰活佛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个蒙古族家…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立足盟情,发挥盟域经济特点和优势,围绕盟委、行署中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争创佳绩,各项对台工作取得好成绩,为祖国统一和全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受到自治区台办的表彰奖励。1999年,巴盟深入贯彻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台工作的意见》,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检查指导,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是对台工作有实质性突破的年份。是认真做好接待台胞台属(台商)工作,提供热情的服务,积极发挥台属的特殊作用。全年接待台胞(台商)29人次,办理赴台探…  相似文献   

5.
于浩 《中国人大》2010,(24):12-14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青草美我爱她,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房就像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当记者与生在草原长在草原的全国人人代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旗长色音图千里连线时,听筒里首先传来的是这首被草原牧民广为传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0,(10):24-25,16
有人说她侠骨柔肠;有人说她大气如山。身为汉族的她,却被牧民亲切地称为“主心骨”、“贴心人”。她就是,带领牧民富起来的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巴彦托海嘎查达乔玉芳。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羊绒产销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5]52号(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九日)羊绒是我国高档毛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是主产区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从1985年开始,羊绒经营逐步放开,对活跃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相似文献   

8.
天上的云     
闫立功 《人民公安》2009,(15):61-61
每年4月下旬,随着草原返青,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边境线上.不时可以看到成群的野生黄羊。黄羊是羚羊的一种.学名“蒙古瞪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内蒙古当地牧民称为“天上的云”。东乌珠穆沁旗与蒙古国接壤.是内蒙古黄羊分布最广且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黄羊繁衍生息、迁徙走场的天堂草原。上个世纪70年代.黄羊数量一度达到300万只,后来由于过量捕杀,数量急剧下降。现在仅存1万只左右。  相似文献   

9.
青河县81岁老党员加勒木汗·那斯尔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义务修筑牧道15公里的感人故事,在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加勒木汗·那斯尔是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哈拉乔拉村的一名牧民。1926年出生于一个哈萨克族牧民家庭。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八旬老人从2006年春天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修筑了一条连接赛库尔台至昆盖特夏牧场的牧道.被牧民称之为"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6,(6):F0002-F0002
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吉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23日。该公司是由国家、自治区、乌海市以及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包达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海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乌海市基本建设咨询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家大型化工企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化战略的重点化工项目。  相似文献   

11.
惠小勇  刘军 《半月谈》2002,(3):28-30
位于内蒙古中东部、以盛产苏尼特肉羊闻名的苏尼特草原,继1999年以来,连续遭受特大旱灾、雪灾、沙尘暴、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原有的近200万头(只)牲畜有的冻死、饿死;有的被迫处理、转移,牲畜已降至不足50万头。草源沙化、退化的速度与程度触目惊心,牧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冲击。 年关将至。本刊记者来到苏尼特右旗。探访并记录下一组灾区、灾民的真实状况,献给关注这片土地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付静 《人民公安》2023,(20):6-7
<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牧民们传承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牧歌。2022年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每年6月至10月,是牧民到夏季牧场放牧的时间。今年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牧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6,(10):F0003-F0003
内蒙古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移动公司)组建于1999年9月16日,注册资本为28.6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超过3000人,在全区12个盟市设有分公司。2004年6月,内蒙古移动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所辖的省(区)公司,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内地的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4.
冬季的内蒙古大草原,冰天雪地,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调查人员巴拉吉德奔波100多公里来到残疾人牧民斯仁达瓦家中,对其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么冷的天气,还有人上门来询问我们的生活需求,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啊!”斯仁达瓦激动地说:“放牧和做家庭旅游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一家才能衣食无忧.”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份以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草原发生大面积毒草灾害,致使20多万头牲畜受到威胁,已造成1000多只牲畜死亡。这些毒草主要是变异黄芪(又名“醉马草”)和小花棘豆。由于毒草生命力强、耐旱,种子通过风、洪水、牲畜的粪便等传播,蔓延速度快,从而对牲畜造成威胁,形成灾害。图为内蒙古宗别立格木牧民展示一株“醉马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蒙绥合并”和自治区首府更名为“呼和浩特”50周年,这两件事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50年来,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内蒙古被分割统治的历史清朝政府定都北京后,对蒙古各部采取恩威并用、分化联合的手段,建立盟旗制度,实行王公分割统治。进入晚清,清政府在内蒙古大兴蒙垦,把大面积的蒙古族牧民的牧场变为粮田,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广大蒙古族人民内受清政府和王公贵族的封建剥削,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辛亥革命后,内蒙古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相似文献   

17.
郑涛 《人民公安》2008,(15):26-27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边防大队担负着中蒙边境200余公里边境线.1.5万余平方公里边境管区和1.5万余辖区人口的管理任务。大队辖区多以牧区为主,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交通通信手段给驻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新左旗边防大队创建并充分发挥“草原110”快捷高效的服务功能.深入牧民群众当中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东部游张学英,陈利军辽阔大草原上悠闲吃草的成群牛羊、驰骋的骏马和马背上剽悍的骑手,以及回荡在大草原上的悠扬的马头琴声,和牧民们高亢嘹亮的歌声,绘成了一幅内蒙风情画卷。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听惯了城市的嘈杂,习惯了城市的贫乏,到内蒙古来领略一番,草原...  相似文献   

19.
红湖 《民主与法制》2013,(29):53-55
旅居日本的易解放只有一个儿子,可13年前,这个唯一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告诉妈妈一个遗愿:去内蒙古种树。儿子走后,易解放卖掉日本的房产,带着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和丈夫一起来到内蒙古库伦旗。在这里,易解放结识了牧民巴达尔一家,巴达尔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把家安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曾经长满了野山杏树。  相似文献   

20.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4,(16):23-23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自治区第八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企业)名单的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正蓝旗上都工业园区、镶黄旗工业园区、五原工业园区、呼伦贝尔岭东工业开发区、包头金山工业园区、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区、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内蒙古源通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天宇创新投资集团、乌拉特后旗瑞丰铅冶炼有限公司、内蒙古星光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万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万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13个园区(企业)列为第八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