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子的"仁学"与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育平 《桂海论丛》2001,17(2):34-36
孔子儒学的核心是其"仁学"管理思想,它包括"为政以德"、"选贤任能"等六个方面的管理原则.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内在机制和外在需要两大方面.它不仅深深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伦理管理和道德文化的发展,而且对现代管理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以及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推动了祖国的统一步伐,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健 《思想战线》2003,29(2):91-94
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的生成,直接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影响与制约。直观性、理性、意境,是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表现出来的三大文化审美要素。中国美学"内省"审美意识所蕴聚的文化美感有机地渗透在中国美学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之中,不仅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美学的文化审美感染力,而且也形成了中国美学宏观认识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精致构造与抒情表现相结合、伦理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超越现实与主体自由相结合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考察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常常会在律令法典和司法实践中发现某些对女性减轻处罚或宽松优待的规定和做法,有人将这种对女性的"照顾"完全归因于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实行的"仁政"和"矜恤"政策,甚至认为这是法律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法律中对女性的种种"照顾"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甄别,以挖掘法律规定表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在原因。其实这些"照顾"不仅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更反映了女性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人口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们在家族中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绿色GDP"与中国环境会计制度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阐述了"绿色GDP"理论的国际研究背景,回顾了中国"绿色GDP"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资源环境核算的基本模式,分析了中国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花爨弄"及其意义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花爨弄"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关于"五花爨弄",近世学者研究已多而分歧亦多,至今仍然悬而未决.本文考订认为"五花爨弄"即南诏、大理之高级迎宾馆--五花楼内所表演的一种爨系乐舞,渊源于爨氏统治时期的"乐人幻戏"."五花爨弄"于北宋末传入内地后,不啻巨大地影响了中国戏曲的发展,且直接丰富了中国汉语言的表达.由此揭示,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文化影响是相互的,虽不排除内地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是一个现代的概念.中国封建、宗法社会自古以来只有"文人"、"文士"的称呼:但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人"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指和所指,显然与古代的"文人"、"文士"不同.  相似文献   

9.
10年前,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第四种类型,笔者提出了"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的概念.10年之后,中国近代化的研究仍然呈现出区域性的不平衡,对该问题进行再讨论的学术条件依然存在.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也不成熟,存在诸多缺失和困惑.应将地域的"边疆"型和族群的"少数民族"型近代化进行区分.地域的"边疆型"是指中国近代化的区域研究,可以将其界定为"沿边型"近代化模式,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第四种类型;族群的"少数民族"型是指"近代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属于"沿边型"近代化模式的重要内容.主要讨论近代化潮流影响下沿边地区各少数民族朝向资本主义工业化、民主化方向的种种努力,及与此相关的观念转换、习俗变迁、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国家认同等.  相似文献   

10.
正"五一口号"拉开了新中国多党合作的大幕,70年后的今天,我国各民主党派又将继承"五一口号"提出的协商民主精神,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列车,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开启多党合作的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五一口号"在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及对我国各民主党派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可谓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概括为三个标志性意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的"救娼"与"废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考察晚清民国时期北京娼妓业的发展概况、产生原因与社会危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政府与社会在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下,为救助特殊的娼妓群体与消除这个病态社会群体而进行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清代前中期的台湾,清政府(中央与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番害”问题,以“隔绝番汉”的策略把它掩起来,实际上问题还是存在的。晚清,在“开山抚番”与樟脑生产中,这个问题重新又爆发出来。因汉人深入山地,不断侵占山地土著生存、活动空间,并与山地土著直接交易,产生军火走私等问题,汉“番”冲突比清初激烈许多。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虽采取“开山抚番”政策,但长期的“隔绝番汉”政策所形成的后果,并无法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仡佬族研究的历史,阐明"六山六水"调查在仡佬族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职务任免条例>把规范军官职务任免程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必须强化"程序即是法规"的意识,克服简化程序、削减程序、颠倒程序、变通程序等各种违反程序的现象,充分发挥程序在军官任免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在我们民族性中根深蒂固地沉淀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巨大,最显要处莫过于唐代以前的历史时期,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逆天不祥、指天而呼、天(神)人合体。  相似文献   

16.
清代畲汉交错杂居,接触频繁。因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作祟,基于不同因子的畲汉传统文化于交流中产生冲撞在所难免。但两者间总体上维持着稳定的、不均衡的共生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纵观车王府收藏的描写当时社会现实的子弟书篇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官员、一般旗人男子及另类男子服饰进行了描写。这些人物形象的服饰各有特色,将清代服饰所具有的民族性、时尚性、兼收并蓄性表现得酣畅淋漓,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旗人服饰提供了说唱文学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非洲个性"或"黑人性"--20世纪非洲复兴统一的神话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鸿武 《思想战线》2002,28(4):88-92
“非洲个性” (AfricanPersonality)或“黑人性” (Negritude)思潮 ,是 2 0世纪非洲大陆为实现复兴与统一而高举的精神旗帜 ,是非洲人民团结奋斗的情感认同对象。这一思潮的传播过程 ,集中体现了 2 0世纪非洲大陆为实现复兴与统一所作努力的特殊性质与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民间赈灾活动中,虽然不乏女性的参与,但与男性相比不过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清末民初,女性在赈灾活动中的角色、规模、手段、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界的赈灾实践为民初女性参政热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近代民间义赈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政治版图已出现所渭"北蓝南绿"的格局,台湾学界有人将南部稳定支持绿营政党的情形命名为"南方政治"。实际上民进党在南部的政治版图从1990年代中期就已经显形,台湾南部由于本省人占多数的"省籍-族群"分布、具有更厚重本土味的性格与社会经济状况等的耦合,再加上绿营耕耘多年,引导和激发了较浓厚的"本土"价值,目前民进党在南部的政治版图虽收缩,但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使其仍有一定的根基。不过,研究者多数从民进党或泛绿在南部的得票率和政治版图等来分析"南方政治",这种定义是狭义性的,就"南方政治"与南部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关性,从广义上其更应定义为地域意识或地方性在政治上的表现,它虽与民进党的关联颇深,但在蓝营方面也会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