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雪峰同志把他的回忆录《太行十年》书稿给我,嘱我仔细看看,订正书中记述的事实,提出修改意见。反复阅读,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岁月。我和雪峰同志初识于1937年一二月间。当时他任中共河北省直中特委书记,我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长,并在市委主办的刊物《北风》当编辑,能够经常听到他对形势、理论的讲解和关于党的指示的传达。之后太行10年,我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他长我10岁,我尊他为良师和兄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石家庄市遭到日寇飞机三次大轰炸,遵照中共北方局的指示,雪峰同…  相似文献   

2.
太行一武夷,永恒成追忆 我的书案上放着一本薄老题写书名的<长江支队回忆录>,封面是层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封底是飘逸秀气的武夷玉女峰.从太行到武夷,铁流6000里,传颂着一段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不朽故事.全国政协主席、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的贾庆林同志在"序"中指出:"长江支队这段历史,是值得回忆、总结、继承和发扬的光荣历史."当2004年元旦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在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魁元同志带领下,我随"长江支队采访团"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穆欣 《党史文汇》2006,(1):36-40
今年,是林枫诞生100周年. 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林枫.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晋西南到晋西北,再到晋绥解放区,我都在他领导的地区做新闻工作.建国以后到了北京,1957年秋我到<光明日报>社工作.这张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党的文教方针政策为宣传重点.当时,林枫正在北京,先后担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从1959年3月起又是中共中央文教组成员.因此,每逢在编辑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我就去请教他.尽管他的工作异常繁忙,但对于我历次提出的约谈的要求,他总是慨然应允,及时安排时间.每次他都亲切接谈,谆谆诱导,发表引人深思的精辟见解.我带去请教的一些难题,总能得到圆满的回答.有时看到我们报纸上某些报道或评论偏颇欠妥,他也主动地打招呼,提醒注意,及时纠正了出现的差错.他不单是对文教方针宣传中的问题提出意见,有时还就报纸编辑业务方面给予富有卓识远见的指点.这种交往前后持续1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先后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投入监狱.前后10年,从林枫同志历次谈话中得到的教诲和启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生前非常喜欢杭州,多次来杭视察、休养.新中国成立后,一共来过23次,从1977年到1990年,每年都要到杭州住一段时间.他是上海青浦人,随着年事日高,江浙的气候水土更适宜于他的身体.记得在杭州最长的一次是从1989年10月8日到1990年4月28日,住了近7个月.他常说杭州的环境好,气候好,山水好,以致每逢回京,对我们总是说要"出发"去北京了,可见对杭州的深情.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多次接触陈云同志.特别是1985年以后,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我直接负责陈云同志在杭的警卫、接待工作,这是我一生中非常荣幸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5.
宋法棠、张左己同志,省委常委同志: 我看了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住院期间致同志和亲友的公开信,有颇多感慨.郭峰同志是1937年我在太行山创建冀西抗日根据地时的老战友.他自从我们党开创东北根据地伊始,即任沈阳市委书记,后任辽宁省委书记.现在,我们都老了,都已离休多年.但他在辽沈多年,同志战友极多.这是他在2003年7月到北京做全胃切除手术后,2004年4月6日又回沈阳金秋医院治疗期间,对去医院看望他的亲朋战友,发出的希望"六不"信示.对于这种清廉自律的"六不"言行,我建议在党内发表倡导!  相似文献   

6.
特殊任务     
百团大战后,日寇更加疯狂地对太行山根据地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根据地的斗争环境愈益恶劣。这天刘伯承师长派人来找我,我来到师长住的窑洞,一进屋就看见师长盘着腿坐在炕上,旁边的汪荣华眼睛红红的,象是刚哭过,我心里直纳闷。师长叫我坐下,用商量的口气对我说:“老赵啊,敌人扫荡得厉害,部队要经常转移,带着孩子很不方便,又不安全。我想马上把太行送到延安去。考虑到你跟我几年了,对孩子又熟,所以想派你去,行不行?”太行是刘伯承的儿子,因出生在太行山故名刘太行。他刚满月时,是我和几个同志去医院  相似文献   

7.
2016年5月19日上午,我认真观看了河北卫视现场直播的题为"太行作证——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持续时间将近两个小时,报告人包括李保国生前的同事、学生、妻子、生前跟踪采访他近三十年的记者等,报告题目分别为"太行新愚公""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我们的严师、慈父""我和保国的三个家""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楷模”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他的老部下、开国上将陈锡联撰文《追念敬爱的老首长》,寄托哀思,他写道:“小平同志是我敬爱的老首长。我有幸曾长期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战争年代,他和刘伯承元帅带领我们浴血太行、逐鹿中原、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和关心爱护部属的长者风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9.
我最早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是在抗日时期。1938年1月,小平同志接替张浩同志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我任政训处(后改为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我调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都是在刘邓的领导之下。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小平同志任书记的晋冀鲁豫中央局任组织部部长,后调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野战军任兵团政委,仍在刘邓麾下。建国后,又多次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经常有机会得到他的指导和教诲。为了冀南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1938年12月下旬,刘伯承师长率一二九师主力部队从太行来到冀南。不久,邓小平政委也…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心目中十分敬重的老首长秦基伟100周年诞辰。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的10多年间,我与秦基伟同在一支雄师劲旅中战斗和工作,他一直是我的直接首长。他指挥我们千军万马下太行,逐鹿中原,驰骋淮海,纵马长江,进军赣闽、两广和云南,解放西昌,剿匪平叛川滇黔边,血战朝鲜战场,经历时间之长,行军路程之  相似文献   

11.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12.
黄道霞 《党史博览》2008,(10):47-52
“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我在雪峰同志身边工作了15年。从1956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业工作部起,随后又跟着他到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化大革命”期间,再跟着到中共北京市委,到天津市,到河北省。其中有8年是做他的秘书。1971年初华北会议结束后,不当秘书了,但此后的23年间,包括在他处境最困难的8年里,也通过家人的渠道,保持了一些联系。雪峰同志于1979年回京后,在没有配秘书的10年间,首先是要写申诉材料,于是把我从石家庄叫来,写出了到京后的第一份申诉(李先念同志批了这份申诉)。  相似文献   

13.
三晤刘伯承     
在40年代,我有幸三次见到刘伯承元帅。 1939年冬,我们奉党组织之命从成都向西北转移。行前,我父亲汤仲言告诉我,他年轻时和刘帅同在川军熊克武部队,在护法反袁的战斗中曾有过生死之交,并给了我一封信,要我有机会见到刘帅时交给他,可以得到他的“照应”。革命要什么照应?离开成都的当天晚上,我便将那封信毁了。到延安后,听说刘帅在太行前线,此事也就撂下了。 1945年初夏,我在西北联防军政治部工作。党中央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时,我听说刘帅从前方回来了。出于对他的仰墓和父亲与他的旧交这层关系,我到杨家岭去看他。那是盛夏的一天,刘帅在他住  相似文献   

14.
生动的一课     
一九四二年冬去春来的一个日子里,太行六军分区(驻柴关,我沙河县独立营驻白庄)朱穆之政委通知我说:“邓小平政委明天到你们营。”我很高兴,想邓政委来了,就向他提个要求,把我们营编到正规军去,好打个痛快仗。我对司务长王生彬(西沟人)同志说:“明天早饭,要早开一个小时。”王生彬同志问我,明天有任务吗?我嗯了一声。 第二天早饭刚吃完,邓政委来了。他穿一身褪了色的黄棉军衣,两个膝盖两块大补丁,两肘补着两块小补丁,军帽的帽沿耷拉到眉头盖上,只带一名警卫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米士奇(以下简称"米"):王丙乾同志,您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对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一定非常熟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丙乾:陈云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多年来他对我的教育和帮助非常大.陈云同志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楷模.他曾说过,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就要把领导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分析和决定问题时,要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周全、正确.这充分反映了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曾经用这15个字给我写了一个条幅,我一直保存到现在.他给我写条幅的意义,在于指导我坚持真理,勇于实践,要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不要随风倒.  相似文献   

16.
一、复出南粤 重任在肩 1979年1月8日至25日,中共广东省委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广州越秀宾馆召开。我是会议工作人员,负责编写会议简报。18日晚上10时许,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杨应彬让我到他的房间,对我说:“给你一个新的任务。中央决定调杨尚昆同志来广东,协助习仲勋同志主持省的全面工作。尚昆同志明天就到,没有带秘书下来。经请示仲勋同志,决定由你从明天开始协助尚昆同志工作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成茂林 《党史文汇》2004,(11):25-26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曾三次到过晋城,对创建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珍贵的回忆     
1943年到1945年,在抗日战争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到取得最后胜利这段难忘的岁月里,我曾经三次见到陈毅同志,亲耳聆听过他的讲话,接受过他的指示。虽然岁月悠悠,已经过去了50个春秋寒暑,可这三次见面的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6,(12)
王震同志在战场上是使敌闻风丧胆、望风而逃的“虎将”。我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曾有幸在他统率的三五九旅的七一九团战斗工作,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晚上,我送信到旅部,受到王震同志的厚遇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