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朱元璋斩婿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下决心严惩贪官、奖励廉吏。朱元璋在打击贪赃枉法的过程中,雷厉风行,毫不手软。丞相胡惟庸利用职权广收贿赂,结果被处以死刑。朱元璋的三女儿安庆公主16岁那年嫁给欧阳伦。欧阳伦自恃是当朝附马,目无朝廷禁令,...  相似文献   

2.
正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西邻璧山区,南毗江津区,昔日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又因其建在一座形似走马的山岗上而得名,过去亦称"走马岗"。据史料记载,走马古镇在东汉时期就有人聚居,到了宋代,人口渐为稠密,而明清尤甚。古代自有重庆通往成都的驿道(又称官道)以来,走马古镇一直是白市驿与璧山来凤驿之间的必经之地。由于璧山来凤驿与古镇有几十里山路,山高林密,时有盗匪出没,凡是由重庆去成都方向的商贾行旅,到镇上后必在此  相似文献   

3.
<正>张嵚在微信号"我们爱历史"上撰文说,古代官员任满升迁,考核评语十分重要,只要能收获好评,升官加薪通常不成问题。但放在明太祖朱元璋执政年间,这事可没这么简单。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日照知县马亮就成了倒霉蛋。这位仁兄干了三年知县,因为运送贡品时表现突出,考核时得到吏部的重点表扬,还被重点推荐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看过后大怒:"你这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农家出身,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他即位以后,很注意实行休养生息。他一再告诫官员说:“为民父母者要廉洁守法,否则,将严惩不贷”。他免除农民三年的劳役和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明朝初年,社会出现安定兴盛景象。明初,朱元璋颁布了“茶马法”,规定:凡私运条马老,律同私盐,一律处斩。而走私最猖极的却是朱元津的女婿欧阳伦。他依仗岳父是皇帝,一边收受地方官的贿赂,一边走私茶马,大肆敛积钱财,全不把大明法律放在眼里。有一年夏天,欧阳伦来到西安,勒逼陕西布政使下文征调50辆大车.供其…  相似文献   

5.
974年,赵匡胤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赵匡胤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这句话,是中国古代自秦始皇开始一直推行君主专制的形象诠释,也是赵宋天下之得与失的生动注脚。赵匡胤就曾是他人卧榻之侧的鼾睡者。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皇袍加身,从寡妇孤儿的符皇后和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取了政权,效仿的,正是后周的创建者郭威。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0,(4):47-47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孔道。汉代开辟了西域的通道之后,就在玉门关以东置驿,玉门关以西列亭障。居延汉简《道里簿》中详细记载了从居延经河西走廊沿丝绸之路陇西段北线到长安的30多个驿站的名称。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社会稳定,交通畅达,"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唐代驿传制度更为完善,设有馆、驿、舍、亭、店等服务设施。史书称:"出西京(今西安)安远门,西至凉州(今武威)至西域诸属国,凡一万二千里,沿途设驿,供行人酒肉"。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记录敦煌东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广昌县按照"依托资源、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思路,大力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集古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笔者对驿前镇的旅游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该镇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各地游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一、驿前镇基本情况驿前镇位于江西省广昌县南部,武夷山脉腹地,系抚河源头。全镇总面积202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余人。镇政府所在地驿前圩距县城43公里。国道206线贯穿全境,鹰瑞高速横穿其中。西汉景帝年间(约公元前149年),驿前名梅村,为古代通往闽、粤必经之道,南北往来商贾和朝庭驿使传递文书歇息之处。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于梅村建驿馆,后圩镇建于驿站之前,驿前从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正>"三年全面铺开,五年形成规模,十年成为支柱。"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勾画出大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一个春天,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年轻的奢香透着一丝难以形容的忧伤和不安,因为她即将远嫁他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2012年7月6日,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上演的大型音画史诗《九驿长歌》,就是从这个画面开始的。全剧通过"远嫁"、"爱情"、"幸福"、"惊梦"、"炼狱"五个篇章,对奢香夫人从出嫁到摄政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精彩演绎。这是自2011年11月9日《奢香夫人》登陆央视一套黄金剧场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方县打出的第二张  相似文献   

9.
“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静安区“白领驿家”的创建,是“两新”组织党建模式的新探索,是对楼宇党建的深化和拓展,是对基层党建途径和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法律体系越来越健全,社会分工也形成了庞大的法律职业群体,而普通民众大多对日益繁多的法律文本不太熟悉,这说明普法教育还有巨大空间。我国古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观念与现代社会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也产生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普法教育形式,可以为今天所借鉴。古代普法教育做得最好的要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做法主要可概括为两点:  相似文献   

11.
张镇强 《廉政瞭望》2007,(11):44-44
面对我国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四方寻找反腐良策!上穷碧落下黄泉,有人甚至欲从古代皇帝那里寻找反腐法宝。比如,前不久某报刊出的"明朝为什么没有‘豆腐渣’?"一文,便是倡议学习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辣手反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200多位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微的,故有“流民皇帝”、“乞丐皇帝”之称。朱元璋在称帝后也不隐讳自己的家世,“朕本淮右布衣”常常见诸诏令。在皇权神授观念盛行的时代,朱元璋能有这样的气  相似文献   

13.
正据《明史杂俎》记载,在一次朝会上,明太祖朱元璋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天下何人最快活?"大臣们的回答其说不一。有的回答"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回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的"富甲天下者快活",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朱元璋坐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沈阳市于洪区彰驿镇彰驿村的共产党员,本着对党负责、对全体村民负责的精神,向党刊反映我们村党支部书记金玉柱违法违纪的严重问题。金玉柱长期担任彰驿镇党委书记,同时又担任彰驿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身兼两职,不仅每月拿着双份工薪,同时还凭借职权大肆收受贿赂、大搞贪污腐败……就在上级有关部门即将开始对金玉柱问题开展调查前夕,金玉柱等人提前得到了信息。2001年6月2日,一夜之间村里1995年至1999年的原始记账凭证竟然全部“丢失”,给上级调查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我们希望党刊再一次伸张正义,帮助我们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克服困难,彻底查处党内蛀虫……  相似文献   

15.
正是谁造就了"海怪物"把海瑞变成"海怪物"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崇拜的太祖朱元璋。明朝初年,弘文馆学士罗复仁居官简朴,为人老实,人称"老实罗"。一天,朱元璋忽然动了念头,要调查"老实罗"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就到罗家私访。罗家在城外边一个小胡同里,住的是破破烂烂、东倒西歪的几间房子。朱元璋到的时候,"老实罗"正扒在梯子上粉刷墙壁,一见到皇帝来,着了慌,赶紧叫女人抱一个小杌子请皇帝坐下。朱元璋见他实在穷得可以,老大不过意,说:"好秀才怎么能住这样的烂房子!"即刻赏给他城里的一所大邸宅。  相似文献   

16.
驿政(又称驿传、驿递)是中国古代官方的通信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驿政事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明代时已经有了严密的组织和健全的功能。当时1000多处水站(走水路)、马站(走陆路)、递运所(专司运物)、急递铺(专司传递命令、情报)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大明帝国版图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络,行使着命令的下达,情报的上传,官员的交通,贡物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和文化对协商和治理的影响不言而喻。西方协商民主及治理是公共协商发展及公共治理的高级阶段,不过也仅仅是众多协商和治理形式中的一种。协商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能够为西方协商民主以及治理研究提供不同的样本和经验启示。国家产生就伴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礼法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模式,遵循以"天道"规范"人道"的原则,天对王权的约束和对政府的监督与为它的辩护同时并存,协商成为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必然方式。先秦时期的氏族民主,之后的朝会和集议制度、顾问和幕僚制度、谏官和封驳制度等是中国古代协商治国的重要形式。治理与协商的理论重构,必须改变以意识形态引导学术研究的范式,代之以逻辑的精神和扎实、严谨的治学学风。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1-31
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相似文献   

19.
古代就有“特快专递”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驿递,其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主要是传递朝廷律令、禀报军情要务.甚至智慧地创造了“虎符”这样的调兵遣将凭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农村在漫长的软治理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当前农村治理方式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型、发展并完善村民自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农村社会形成的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为核心、以宗法组织为基础、以统治者及其伦理教化为保障的治理模式,与当前农村软治理思想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为此,应借鉴古代农村软治理的有益经验,积极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自组织共同参与,以政府强制力为保障的农村软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农村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