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5)
国际要闻(6月5日─11日)日本检察厅起诉麻原等人因涉嫌造成12人死亡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而被捕的麻原彰晃等人6月6日拘留期满,东京地方检察厅对麻原等7人以杀人和杀人未遂罪、杀人预备罪提出起诉。尽管麻原一直拒绝供认与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4)
国际要闻(3月20日一26日)东京地铁内发生毒气事件3月20日上午8时许,日本首都东京市区3条地下铁电车内发生施放神经性毒气“沙林”事件,已有10人死亡,5500多人因中毒进医院治疗。这起日本历史上严重的恐怖事件使日本政府受到震动。首相村山当天召开紧...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2)
国际要闻(5月15日—21日)奥姆真理教祖麻原被捕涉嫌制造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杀人案的日本奥姆真理教头目麻原彰晃于5月16日被日本警方逮捕,对这一案件的全面审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日本村山首相表示将依法取缔奥姆真理教。现年40岁的麻原彰晃是1985年创立“...  相似文献   

4.
拒绝邪教     
石言 《瞭望》2000,(13)
又是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3月17日,一个名为“恢复上帝十诫运动”的邪教组织的数百名信徒,在距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约320公里处的鲁昆吉里地区的一座教堂集体自焚。死难者中还有几十名儿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为此事感到十分震惊。他说:邪教徒自焚是一种愚昧的行为,这既反映了他们的无知,也暴露了邪教的残酷。他表示,乌干达政府将对用各种卑劣手段欺骗善良民众的邪教组织予以严厉打击。 5年前日本东京地铁内因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而使 12人死亡、5500多人受到伤害的事件,人们还记忆犹新。 3月20日,东京的一些团体…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0日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震惊了世界。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研制出两样大规模杀伤武器,一个是原子弹,一个是沙林毒气。沙林毒气又被称为“贫穷者的原子弹”,是说它造价低廉但威力极大,不幸的是,这两种“原子弹”都是在日本用上的;二战后期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50年后,正当世界各地准备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日本又“爆响”了另一种“原子弹”。东京地铁沙林事件使12人丧生,5500人受伤。就受害的程度而言,远不能与50年前原子弹的爆炸相比,但这一事件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6.
马平 《瞭望》2003,(34)
日本第一条新干线铁路—— “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 年10月1日正式开通。它的起点是马上要举行奥运会东京,终点是将在197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大阪。  相似文献   

7.
新兴教派五题山西省委党校陈敏强1995年3月,日本东京的地铁毒气事件将奥姆真理教(简称奥姆教)推上了全球新闻镜头的焦点。1996年,又传来法国“太阳神殿教”的自焚和乌克兰的“邪教”头目被判刑的消息。人们不禁回忆起70至80年代“人民圣殿教”五百人集体...  相似文献   

8.
公共交通是我国最重要的大众化交通载体.近年来,公共交通劫持人质等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尤其是地铁、铁路、民航、公交汽车等交通工具客流持续增大,运营环境封闭,客舱、车厢内结构复杂,运行存在一定的相对薄弱性和较高的风险性,使公共交通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国内外关于公共交通劫持人质案件武力处置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放开地铁政策,发展地铁经济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到2000年的138年,世界已有115个城市建成7000公里地铁。显然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西班牙是个地铁产业发达的国家,主要城市都有地铁,小到几十万人的比尔巴鄂,大到300万人的马德里,运行总里程310公里。仅首都马德里就有11条线,总长176公里,车站202个,运行机车235列,运送乘客占公交出行总量的40~50%。并还…  相似文献   

10.
1月5日,新年过后日本的第二十工作日,村山富市在东京永田町首相官邸突然宣布辞去首相职务。8日,联合执政三党党首决定推举桥本龙太郎为首相候选人。由于执政三党在国会占有半数以上席位,桥本出任首相已成定局。 村山在由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联合执政的内阁任首相,在位555天,其间经历了阪神大地震、东京地铁沙林杀人事件、战后五十周年纪念、冲绳美  相似文献   

11.
刘华  李学梅  周谷风 《求知》2013,(3):59-60
日本:缩小差距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前几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在全球热播,东京也不例外,只是影迷要看到画面效果更加震撼的IMAX版,只能"下乡"到川崎过把瘾了,因为东京地区没有一家影院放映IMAX版,  相似文献   

12.
从东京乘新干线铁路的高速列车,只用了半个多小时,便到达了位于东京正北一百公里的枥木县宇都宫市。日产汽车公司枥木工厂就坐落在它的郊外。 参观枥木工厂是日本外务省为我们访日安排的一个重要项目,我们也把它当作观察日本现代化大企业的一个重要机会。由于日程较紧。此行只有半天多时间,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个工厂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东京杂记     
今年6月中旬,我应小岛教授邀请,赴日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东京逗留一周。除学术交流外,游览访友,所见所闻,颇觉新鲜。于是随手录下,便有了这篇《东京杂记》。大城市交通的出路上午从北京乘坐国航,大约3个小时便到了东京的成田机场。然后3次换乘地上铁路快车,又花了约两个小时的功夫,方才到达下榻的大东文化大学会馆。在安顿好之后,负责接待的郑先生要  相似文献   

14.
麻原的末路     
东京地方法院2003年4月24日开庭,对已被监禁8年之久的被告奥姆真理教原教主麻原彰晃(原名松本智津夫)的犯罪事实进行法庭辩论。原告东京地方检察院在辩论中指出,奥姆真理教原教主麻原彰晃是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杀人等13起重大恶性杀人事件的首犯,是日本犯罪史上最凶恶的罪犯,除了对被告处以极刑之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因此,请求东京地方法院判处麻原彰晃死刑。东京地方法院将于今年10月30日和31日开庭进行最终辩论并结审,预计东京地方法院将于明年春天宣布判决。 东京地方法院对麻原的审判已经进行了7年。原告东京地方检察  相似文献   

15.
感受日本     
日本国民的危机感,激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危机感带来效率,也带来秩序  日本的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民间企业,大企业是经济的支柱有机会访问了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我们参观访问了东京、名古屋、京都、奈良、大阪等5个城市。这种近乎于“闪电式”的访问,让我们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以最短的时间尽量感受日本。日本人的危机感从何来  在日本,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日本人特有的危机感。作为发达的国家、富裕的国民,何以要有那么强烈的危机感?这个问号在我们离开日本的时候,才顿有所悟。  无论在东京,…  相似文献   

16.
李铁 《党政论坛》2014,(14):41-41
首先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这么多年调查中,我们发现,真正的阻力是市民。譬如,北京户籍制度改革落不下去,原因是城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都不欢迎农民进来,不愿意和农民同乘地铁,同乘公交汽车,也不希望自己的邻居是农民工,这个阻力特别大。  相似文献   

17.
八月十五日,是日本在二战中 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战 败纪念日”,日本称之为“终战纪念日”。历时55年的每年一度的“战败纪念日”,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特别是对待战犯的态度,不仅在国内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与德国相比更有天壤之别。这种反差引起亚洲乃至世界有关国家的关注和警觉。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 8月 15日,日本照例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其中东京武道馆和靖国神社的活动,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两种不同的景象。 在东京武道馆内,日本政府主持进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日本战争遗族以及各界代表约 6300人出席。…  相似文献   

18.
看日本国营铁路如何扭亏为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改革后10余年来的经 营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使 原来资不抵债的日本国营铁路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近年来,尽管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大部分企业利润大幅下跌,但实施股份制改革后的原国营铁路部门依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盈余。在去年3月的终期决算中,原国营铁路的东日本铁路公司、西日本铁路公司和东海铁路公司的利润总额高达1783亿日元。 国营铁路公司是战后遵照美国占领军的指示,按照兼顾企业效益性和公益服务性的原则设立的。日本国营铁路公司在实行股份制改革之前共拥有 2万多公里长的营业线路,职127万,是日本最大的企…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京加大交通道路规划和建设,逐步建成了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普通干线道路以及市内道路等组成的蜘蛛网状式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东京共有1200多万人口,若加上东京周边人口在内,首都圈共有3000多万人口,约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4。尽管日本的人口高度集中在这一地区,但先进、发达和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消除了当地居民对交通不畅问题的担忧。一年四季,除了极个别的特殊日子或特定情况之外,基本上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  相似文献   

20.
个性的价值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样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