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状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实事求是》2006,(1):64-66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援助和关怀的人群。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城镇弱势群体等五类。我国有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立法建设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并制定了多部保障弱势群体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总体看,我国目前有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立法还存在种种不足。完善我国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应从立法模式、立法进程安排、社会保障项目的确定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成因及扶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转型期的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实质是失业问题,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成因作一剖析,从中找出扶助之策,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睛雨表,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拓展弱势群体利益诉求途径,建立弱势利益机制是保护救济弱势群体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分析我国现存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我国弱劳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就是要疏通利益弱势群体渠道,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弱势群体组织化,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群体代表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校的表现形式,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对于高校构建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和活力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创建和谐校园的价值诉求。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应当构建以经济资助、心理健康、思想教育为特征的三维帮扶体系,全方位地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在探析弱势群体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人权保障,包括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健全、完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畅通弱势群体权利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晖 《理论学刊》2006,(4):76-78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是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逐步摆脱弱势的重要途径。弱势群体经济生活贫困、文化教育不足、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等因素制约了其政治参与。消解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障碍的对策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系统,为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提升弱势群体文化教育水平,培育政治参与素质;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提高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关爱弱势群体,愈来愈成为社会的共识。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与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也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国外学术界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基本共识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国内学者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较为一致的理解是指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存能力较差,凭借自身的力量或能力难以维持个人或家庭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但不同时代的弱势群体不尽相同。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将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并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支持城市弱势群体,从社会政策、物质、精神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弱势群体获得了一定的阶层流动机会,但并未完全摆脱阶层流动困境,由此产生的社会对立情绪、社会矛盾和风险日益突出。较之传统时代,网络时代弱势群体阶层流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机会困境、动力困境和技术保障困境三个方面,其根源在于“自我排斥”与“外部排斥”交织循环作用,其结果表现为弱势群体处于相对于网络主流社会、权力中心的边缘境遇,难以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互动,产生空间排斥,丧失认同感。通过双向赋权激发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意愿、建立电子包容提供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技术动力、提供网络媒介援助增加弱势群体阶层流动机会是加快弱势群体阶层流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尹娜 《理论研究》2008,(4):33-34
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是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逐步摆脱弱势的重要途径。当前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未能引起应有重视,面临政治权利的缺失和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倾向。维护弱势群体政治权利的对策是:完善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加强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政府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上的政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是影响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很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有必要出台专门的单行法规,使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化、法律化,从而切实地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实质是权利弱势,即在权利享有、实现、救济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强化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万高隆 《求实》2007,3(4):62-65
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是引发并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法制的变迁与滞后、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不公以及权利救济渠道不通畅是我国弱势群体的生成根源。准确界定弱势群体的对象范围、利益分配机制法制化、赋予平等的政治权利、健全行政救济机制、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是全面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利益表达主体缺乏利益表达意识,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弱势群体的利益不能实现很好的表达。构建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意识,形成合理化的弱势利益表达渠道和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方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制约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文化教育机构应援助弱势群体逾越内源性发展中的障碍,培育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理念,提升弱势群体内源性发展的道德能力、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弱势群体的内源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和谐,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构建社会安全网是向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政府支持和社会政策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制度保障,社会支持系统是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层面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坤  曹达全 《唯实》2007,(2):58-62
加强制度建设是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根本途径,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我们加强弱势群体保护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相关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晓娟 《世纪桥》2008,(9):98-99
与学生的主观无关,由于学校、社会等条件的制约而处于弱势状态的群体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贫困、心理问题、特殊群体以及学校教育的缺陷和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利因素是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和扶助大学生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按其意蕴可以将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的弱势群体和社会性的弱势群体。前者包括年幼、年老、残疾等人群;后者是由于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政策失衡等社会原因导致的,包括下岗、失业等人群。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遭遇种种利益不公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这个词,并强调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列为重要工作,既是唤起全社会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一次发动,又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具体要求。第一,关心弱势群体,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治责任。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事关大局稳定的政治问题。关心弱势群体,既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