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急性细颈囊尾蚴病的诊治大量细颈囊尾蚴同时侵袭猪肝、肺组织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例较少见,笔者对余杭县陆某饲养的50头猪出现急性病例进行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虫体鉴定,并用吡喹酮治愈。发病情况1995年12月30日,陆某从嘉兴市交易市场购入仔猪50头分别在6...  相似文献   

2.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为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1978年国务院在“全国防止食品污染规划要点”中要求1985年基本消灭猪囊虫病。 根据商业部和河南省科委下达的应用吡喹酮防治猪囊虫病的科研任务,我们从1980年4月至1982年5月进行了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的疗效试验和肉品营养成分分析等试验。  相似文献   

3.
笔者研制了复方吡喹酮注射液,并就其驱虫效果与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做了对比试验,证明吡喹酮注射液可全部杀死成熟的和幼稚型的猪囊虫。 (一)试验材料 1.猪:共34头,为同一品种,体重平均20kg左右,经预防注射,分圈由专人喂养,观察2~3周确认为健康猪。 2.病原(猪肉绦虫卵)应用槟榔南瓜子方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是寄生于人体的带科有钩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则是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两病的流行范围都很广泛,危害性较大,长期以来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也寄生于人。猪是其中间宿主,而人既是其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本病可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患有囊尾蚴的病猪,轻者需进行无害处理,重者则需销毁,平均以每头猪损失35元计算,流行省份一年损失即达千万元以上,全国累计,每年几达亿元之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济经损失。  相似文献   

5.
羊多头蚴病分布较广,致死率极高,全区每年因本病死亡羊近11万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对本病的治疗只限于手术摘除包囊,而手术治疗在生产中受到一定限制,很难普及。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应用吡喹酮治疗本病的实验报道较多,但临床试验资料还很有限。因此,我们用甲苯咪唑、丙硫咪唑、氟苯咪唑、吡喹酮进行了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和给药途径筛选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品:吡喹酮(Praziquentel):粉剂,系南京制药厂提供。丙硫咪唑(Albenda-  相似文献   

6.
猪的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为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是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期。为了摸清细颈囊尾蚴对我县猪只的侵袭程度,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一)调查方法 于1983年1~12月,先后在县食品加工厂、肉联厂、各区食品站随机选择来自各公社的宰屠肥猪1274头及全县各地剖杀猪309头,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按寄生部位分别记数,并计算感染强度、感染率,对虫体的形态及其所致病理变化作了观察。 (一)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寄生在猪或人体的各部肌肉(横纹肌、心肌、隔肌和舌肌)组织内,有时还可寄生在脑子里,所引起的疾病。野猪、狗、猫等动物也能感染猪囊虫。所以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动物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的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驱牛胰吸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吸虫(Euryttrema)是危害我国牛羊比较严重的寄生虫之一,有的旗(县)和牧场感染率高达90%,一只牛羊体内寄生虫体数千条,造成牛羊消瘦、水肿、死亡。 过去治疗方法一直未很好解决,血防_(846)(即六氯对二甲苯)治疗虽然有相当效果;但剂量大,方法比较麻烦,临床大群应用还有一定困难。我们于1980~82年应用吡喹酮(Praz-iguantel)驱牛羊胰吸虫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驱牛胰吸虫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治疗绵羊胰吸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喹酮(Praziguantel)是近几年来新合成的一种广谱抗蠕虫药。据有关资料报道,该药能够驱治人畜的吸虫、绦虫及绦虫蚴等几十种寄生虫;但未见应用于胰吸虫(Eurytrema)的报道。 我们于1980~1982年应用吡喹酮进行了治疗绵羊胰吸虫病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不仅扩展了该药的驱虫谱,增加了驱虫种类,而且也为胰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吡喹酮比六氯对二甲苯(即血防846)治疗效果高,安全范围大,毒性反应低,应用方法简便,是当前治疗绵羊胰吸虫病比较理想的药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兽医公共卫生危害极大,所以猪囊尾蚴病的检验是肉品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目前肥猪屠宰加工程序和操作技术尚不够规范,给肉品卫生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猪囊尾蚴病的漏检、误检时有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猪囊尾蚴病的检验。1 猪囊尾蚴病的宰后检验按照《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试行规程》)要求,猪宰后检验时应切开咬肌、深腰肌和膈肌,检查其中的猪囊尾蚴。剖检时若在上述肌肉内发现卵圆形、粟粒至黄豆大、乳白色半透明、内有无色液体的囊泡时,即可…  相似文献   

11.
猪棘头虫病是大吻科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从食品站屠宰猪检查看,本病感染率达32%。笔者应用阿的平治疗猪棘头虫病,效果好,病猪服药后表现安全。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来源及用量:阿的平,黄色,片剂,每片0.1克,武汉制药厂生产。患猪服用剂量0.05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2.选择病猪:采可疑患猪粪便镜检,发现巨吻棘头虫卵者,确诊为本病,共计11头。 (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湖南省有约100万头家畜感染此病,严重危害着人畜健康。尽管治疗家畜血吸虫病的药物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因毒性大或疗效低而被淘汰。吡喹酮(Praziquatel)是70年代推出的一种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3.
猪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医学和兽医科学工作者为防治人的猪带绦虫病和猪的囊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试验旨在探索囊尾蚴体外孵育的最佳条件,验证中药合剂OLS的药理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猪囊尾蚴采自东北农...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匀浆(简称全囊虫匀浆或Q83抗原),做为免疫原、预防猪囊虫病,我们已探索四年。通过预初(1982)、筛选(1983)、指标(1984)和区域试验(1985)共在729头猪上观察其免疫效果。已肯定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和较长的免疫期限,无不良反应。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所见到的资料,本文拟就全囊虫匀浆做为免疫原的依据,对猪囊虫病的免疫效果,免疫应答反应的客观指标,免疫机理初探、实验性粗抗原虫苗和商品化虫苗的研制等方面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药合剂OLS治疗猪囊尾蚴病的效果观察董玉贵,王裕卿,张莹,李淑声,徐苑茹,赵路明,吴延龙(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王俊英,张治中,冯连荣何树彬,赵乾芳(黑龙江省五常市畜牧局)(五常市牛家畜牧综合站)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  相似文献   

16.
囊尾蚴病猪肌肉中寄生了数量不等的囊尾蚴虫体,经药物治疗后,治愈的胴体营养成分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尚未见有报道。我们曾对经治疗达到鲜销猪的胴体进行了一些研究,对肉眼观察已经恢复正常的胴体,经病理组织学研究证明囊虫体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已被肌细胞填充,经过一定的理化学分析证明胴体的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与健康猪体没有明显差异。但其氨基酸的含量是否受到影响,治愈前后与健康猪胴体氨基酸相比较有无差异,笔者就此问题对囊尾蚴病猪、治愈猪胴体和健康猪胴体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第1组(未治组):经改良酶标判定为强阳性的囊尾蚴病猪3头,宰后来集不同部位肌肉备用。第2组(治愈组):改良酶标诊断为强阳性的囊虫病猪3头,以30mg/kg剂量投服  相似文献   

17.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迄今还未找到一种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已有许多学者证实吡喹酮、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以及紫堇属植物的提取物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以下简称原头蚴)有杀灭作用。至于莫能菌素(Monensin)对原头蚴的作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系报道莫能菌素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灭作用初步观察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原头蚴:从甘肃夏河县获得刚宰杀的绵羊肝、肺棘球蚴包囊,冷藏条件下带回实验室后以无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畜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以牧区为重。据我们在石渠县调查:藏绵羊感染率达78.00%,牦牛达88.84%。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藏汉干部、工人、牧民、家属、儿童的感染率为30.56%;而13岁以上牧民的感染率竞达67.65%。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除用外科手术外,尚未见有特效化学制剂。国内外曾用甲苯咪唑试验,效果不尽相同。吡喹酮(Praziquentel)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新药,有资料报道其驱棘球蚴效果较好,但国内还未见正式文献可查。我们于1982年5月至12月试用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并初步取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屠宰检疫是控制疫病流行,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甘肃省天水市食品公司所属2个肉联厂,每年屠宰猪8万头左右,在屠宰检疫中发现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和住肉孢子虫病等。现根据天水市1985~19...  相似文献   

20.
绵羊包虫病是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行的常见病。近几年来日益重视化疗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使用吡喹酮或丙硫苯咪唑治疗肺,肝包虫病后,观察其囊和原头蚴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求探讨这两种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 甘肃省皇城羊场繁殖的甘肃细毛羊,经X线透视和超声波诊断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成年母羊55只。共分8组:1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100mg/kg,共3次,间隔5日;2组9只,吡喹酮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3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50mg/kg,共3次,间隔5日;4组9只,丙硫苯咪唑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5组4只,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