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相接,共有陆海邻国20多个,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周边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而东南亚地域则是中国陆海邻国中最多的地区,该地域既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特殊渊源,因而成为中国周边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周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首要的对外战略目标。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东亚、乃至亚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里仅从国际关系层面上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殊意义做一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亚洲国家获得新生的世纪,觉醒的世纪。从最近25年东亚经济的发展势头看,可以断言:21世纪将是亚洲腾飞的世纪。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克服制约亚洲腾飞的因素,建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是当前东亚地区各国亟待回答的问题。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主要国家,两国关系发展好坏不仅关系两国自身的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亚洲的进程。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  相似文献   

3.
在弄清“东亚奇迹”的产生原因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东亚这几十年的辉煌历程吧。在东亚曾经出现了世界上“最庞大人口的最快速的收入增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直到20世纪中叶,亚洲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之一。而东亚——除了日本,它曾是亚洲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但它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崩溃了——也不例外。仅仅50年前,韩国和台湾大致上尚不及非洲的扎伊尔富裕。那时,东亚最富裕的国家大约是菲律宾,直到50年代,到菲律宾去给人做女佣还  相似文献   

4.
序言 进入90年代遭到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以及陷入发端于1997年7月泰国的货币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正在扩大为深刻经济危机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以及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日本与亚洲发展顺利,欧美则处境艰难”的说法昙花一现,亚洲遇到了极其严峻的形势。这是否仅仅是暂时的现象,“21世纪是亚洲世纪”的说法是否会很快再现?  相似文献   

5.
消失了的法庭和监狱东京没有如纽伦堡法庭那样的建筑物。由盟军审判的“战争罪行”案件在日本、东南亚和别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开庭审理,计有2000多宗,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干1946至1948年审理的28名日本战时首犯,即所谓甲级战犯,都是在日本  相似文献   

6.
束必铨 《国际展望》2023,(5):140-159+166
近十年来,伴随着安全政策的转向,日本逐步推动其军工产业发展模式从“政府保护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但从参与军事采购份额、研发投入比重、军备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四项指标看,日本军工产业发展正面临转型困境。日本此困境受制于其潜在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本土采购与对美采购的张力、出口管制与鼓励出口的悖论、消极和平主义与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对立,以及企业主营业务与军工生产的失衡等,进而影响其军事能力的拓展。日本“安全三文件”提出“根本性强化军事能力”目标,并对今后军工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规划,主张通过强化“官民一体”的协作性制度安排形成技术优势,完善本土产业链,提升与盟友军事装备之间的通用性,进而打造日本式的军工复合体,提升日本军事强国地位。同时,日本还追求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力量威慑态势,试图强化军工产业来增强自卫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日本政府推进提振军工产业的行动、放宽军事装备出口限制和拓展海外军工市场等行为,都是观察日本未来军工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日元走强和日本国内通缩并行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其主要出口行业的不景气以及近来的贸易赤字,说明这条道路就要走到尽头了.日元可能会急剧贬值30%~40%.1996年日元贬值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必须有足够健康的银行体系才能抵御日元大幅贬值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国正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外部形势。由于美欧经济坠入低潮,给亚洲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再次出现了经济、股市、汇率一起下滑的情况。中国上半年出口增幅逐月缩小,至六、七月份已出现负增长,这和去年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在外部需求不振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目前决策层和经济学家都把下半年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内需上,并认为股票市场在扩大内需上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筹资后,投资实业项目,  相似文献   

9.
林涛 《台湾研究》2006,(4):38-42
1998年亚洲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东盟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韩国、台湾都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有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而大幅衰退,危机过后,它们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拟就“四小龙”中的韩国和台湾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实现新干线的对华出口,进入并垄断中国的高速铁路市场,从而实现“东亚新干线铁路网”的战略梦想,是日本政、财两界两代人的“情结”。但是,面对大陆民间日益高涨的反对声浪,日方也已经以“出口三原则”的形式摆出了强硬姿态。  相似文献   

11.
从1997年7月至今,亚洲金融危机不但横扫东南亚和东亚大多数国家,并对世界各地产生了一浪又一浪的冲击。这是一场战后最严重的破坏力大大超过核武器的经济危机,其危害程度仍在不断扩大。在危机中,每个国家政府都有不同的表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的表现尤其引人瞩目。比较两国政府的表现,会给世人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亚洲研究     
1.《东亚的发展:基础与战略》(EastAsian Development:Foundations and Strategies,by Dwight H.Perkin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210p.)20世纪60年代初,不到5%的日本人拥有汽车,中国当时是亚洲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韩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与世界最贫困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差无几,但是如今日本、中国和韩国都属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书紧紧抓住这种转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及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在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以来,仅4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就从一个战败国被占领地位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且正在向“政治大国”发展。日本这种国际地位的巨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日本始终把东南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苏联霸权主义的扩张活动表明,苏联不仅要称霸全世界,而且有一个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与美国争夺的重点历来在欧洲,但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它却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中东、波斯湾地区拼命扩张。从此,苏联东亚地区的战略就成了苏联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东亚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部署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战略优势;用威胁利诱控制日本;拆散美日同盟,迫使美国退出西太平洋;孤立和包围中国;逐步控制东南亚。苏联在实现这个东亚战略的目标时,对日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它把日本当作实现其东亚战略目标的突破口和钥匙。但是自从它入侵阿富汗以后,它的扩张战略,遭到了全世界反霸统一战线的反对。为了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它的扩张,美国、西欧和日本还  相似文献   

15.
日本重回亚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界有种说法,认为从战前到战后,日本的亚洲主义分为三种位相:即政略亚洲主义、心情亚洲主义和思想亚洲主义。日本能否彻底回归东亚认同,重建所谓"思想亚洲主义",既关系到东亚共同体构想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到中日各自在共同体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北部同中国和俄国接壤,东部同日本毗邻,西海岸距中国山东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90公里,南部距日本本洲岛180公里。朝鲜半岛不仅连接日本海和东海,而且连接亚洲和太平洋。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亚洲的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的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地区大陆与海洋之间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经济合作等方面的交汇点与桥梁,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略论台湾知识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为增强自身在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向着知识经济积极迈进。因此,有必要探讨台湾在促进知识经济成长方面的策略和经验,以增进对台湾的了解,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台湾究竟是如何促进知识经济成长的呢?笔者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台湾着力发…  相似文献   

18.
<正>亚洲是如何从相对包容的发展,走到被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最保守的国际组织敲响警钟的地步?答案就在几个密切相关的趋势里。过去30余年,全球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演化出复杂的官僚机构以助力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生产与出口,并部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保持和提升经济制高点的同时,相对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的一个时期。这些成就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赞誉,也使得其被贴上了亚洲"经济奇迹"的标签。当然,这种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出现在冷战与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忧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美、日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提出要在1992年底前消除边界、技术和财政三大障碍,建成一个商品、人员、劳务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美国和加拿大随即宣布准备从1989年1月1日起花十年时间,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为了迎接欧美的挑战,日本也加紧活动,积极筹建以日本、四小龙和东南亚联盟为支柱的"东亚经济圈。"  相似文献   

20.
李昌平 《南风窗》2012,(21):54-56
在全球化"中国拐点"出现后,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不可能走亚洲"四小龙"之前所有先发国家和地区的道路,必须探索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以内需为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二是以共同富裕为主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