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粗头绦虫(Taenia cra-ssiceps zeder,1880)隶属于带科(Taeniidae Ludig,1886)带属(Taenia Lin-naeup,1758)。据文献记述,该绦虫寄生在狗、狼、狐狸、草狐、貉、北极狐、森林貂、獾、猫、森林野猫的小肠内。1986年1~5月,我们对呼伦贝尔草原经济动物寄生虫进行调查中,在鄂温克旗牧区剖检野生狐狸3只,在其中1只狐狸的肠管内发现9条粗头绦虫。国内在狐狸体内发现该绦虫,尚属首次报道。(一)虫体形态记述 虫体呈带状,乳白色。链体长61.5~90.8(mm,下同),宽0.85~1.55,由52~80个节片组成。头节宽0.50~0.68,有4个吸盘和  相似文献   

2.
1989年3~9月,我们在雅安进行淡水螺体内幼虫期蠕虫的调查中,在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体内发现一种绦虫拟囊尾蚴,并用其感染雏鸭,回收到数条细刺柴壳绦虫(Tschertkovilepis setigera)的成熟虫体。(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剖检家犬273只,共检获寄生虫22种,其中绦虫5科9属12种,线虫6科8属9种,原虫1科1属1种,隶属于3个纲,8个目,12个科,18个属。在所获的虫体中西里伯赖利绦虫(Railietinacelebensis)、诺氏倍殖孔绦虫(Diplopylidiumnoleri)、普拉泡翼线虫(Physalopterapraeputialis)为贵州省新纪录。同时对5个县53个乡349个村的920只犬进行了粪便镜检,检出虫卵6种  相似文献   

4.
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不同型虫体@袁正朴@吴国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不同型虫体袁正朴吴国学(执笔)郭淑珍王文飙(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747000)贝氏莫尼茨绦虫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之一,鉴定该虫体时以相似的节间...  相似文献   

5.
1983年10月和1984年5月,我们在四川省渡口市和西昌市进行畜禽寄生虫调查,共解剖山羊81只,在40只山羊小肠内获得绦虫成虫三种,其中一种经鉴定为球点状斯泰尔斯绦虫(Stilesia globipunctata)。此种绦虫在我国大陆上属首次发现。 (一)形态描述 虫体薄软乳白呈带状,头节球形,颈节较细,体节分界不明显,两侧边稍厚而中部甚薄。链体全长163~470毫米。头节大小为0.50~0.83  相似文献   

6.
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河鲈肠道的三枝钩绦虫幼虫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采集的绦虫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虫体头节有2条浅的吸沟,前端有1个不明显的吸盘,盘上有4个三叉形的小钩,初步鉴定为三枝钩绦虫属的种类。通过扩增18SrDNA序列,发现采集的三枝钩绦虫幼虫与GenBank上公布的结节三枝钩绦虫的18S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5%,该序列已在GenBank中提交,获得的登录号为KM272003.1。同时,利用GenBank中三枝钩科的8个属的代表虫种的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本研究中采集的绦虫与新西兰和瑞士报道的结节三枝钩绦虫聚在同一分支。上述结果表明,新疆额尔齐斯河的河鲈肠道寄生的三枝钩绦虫幼虫为结节三枝钩绦虫。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大学兽医院1986~1990年共接诊猫绦虫病88例,用本校兽医院研制的猫绦灵散进行治疗,初步证明该药对猫的犬复孔绦虫和肥颈带绦虫具有良好的驱除效果。 (一)一般症状 轻度感染者通常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表现程度不同的消化紊乱,异嗜,腹泻,时而便秘;饮食不佳,有的食量很大,但仍表现消瘦,贫血;被毛粗糙无光泽,精神沉郁。个别病例呈现呕吐,有时能呕吐出虫体。粪便中有白色或乳黄色大米粒或黄瓜籽样的绦虫节片,有的节片爬出肛门,附着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与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记载,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孕节脱落时限大体为34~58天。陈义民(1983)报道,犬感染后58天开始排卵;薛弘樊等(1981)、张雁生等(1987)在感染51天的犬粪中检出虫卵;张亦丽等(1989)对感染犬定期剖检观察,结果第45天的虫体出现成熟虫卵。为确切掌握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成熟的时间,为棘球蚴病防治中对犬进行无污染性驱虫的间隔期限提供生物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9.
1957年8月~10月,我所在甘肃天祝羊场捕获3只喜玛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 Hodgson),从小肠检得绦虫138条。其感染强度分别为56、36和47条。该虫体一直保存在本所蠕虫标本室,直到1986年9月,我们进行标本整理,对成虫形态比较研究后,鉴定为立氏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 rjikovi Spassky,1950)。本虫系甘肃首次记录。 关于早獭绦虫国内有林宇光等(1982)做过立氏副裸头绦虫和横转副裸头绦虫生活史和发育史的研究。该绦虫30年来一直保存在10%福马林固定液中,标本经一昼夜自来水冲洗,后用明矾洋红染色过夜,2%盐酸酒精褪色,再经逐级酒精脱水,最后经两次100%酒精脱水,冬青油透明,中性树胶封存整体标本。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将弓形虫自然弱毒株QHO(绵羊源)通过小白鼠连续继代中,毒力增强后的速殖子回归于本动物绵羊,待弓形虫血清抗体滴度达到IHA 1:256以上,体内包囊形成之后,宰杀采集内脏组织,分离虫体,进行毒力测定。其结果表明回归绵羊后第1代速殖子的毒力比回归前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1.
我县城区养鸽户李××饲养63只肉用成鸽。该群成鸽自7月中旬以来陆续发生绦虫、蛔虫病。 笔者采用杭州药厂生产的抗蠕敏[化学名,丙硫苯咪唑,(5—丙硫基—2—氨基甲酸)瓶装、片剂,规格为50mg×100,批号860617)驱治。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0mg计算用量。投药途径:逐一口服。服药后1~2天内,肉眼观察鸽舍内粪中杂有蛔虫、绦虫虫体。第3天观察鸽粪中虫体较少,第4天,肉眼未看到鸽  相似文献   

12.
对铜仁地区5 个县( 印江、江口、松桃、沿河、思南) 的182 头役牛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检查各类寄生虫,另采5 个县、35 个乡( 镇) 、87 个村的1537 头役牛粪便进行虫卵检查。检获的寄生虫经鉴定共计69 种,隶属于7 纲13 目25科37 属,其中吸虫32 种,绦虫3 种,线虫20 种,原虫8 种,蜘蛛昆虫6 种;粪便虫卵检查中共检出各类虫卵12 种。调查确定,肝片形吸虫等10 种寄生虫为本地区役牛寄生虫优势种;殖盘殖盘吸虫等8 种寄生虫为贵州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我省鹅的饲养量很大,仅金湖县的年饲养量就达60余万只。而绦虫对鹅的感染率几乎高达100%。有的一只鹅就有绦虫1000余条,尤其是矛形剑带绦虫,由于虫体较大,危害特别严重。为了寻求高效低毒的抗绦虫药物,我们选用了吡喹酮及NY-828对鹅进行了驱虫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吡喹酮及NY-828均由南京制药厂供应。将药物加面粉混合均匀,再加少量水反复揉捏成团,最后称重计算出每克面团的含药量并根据需要量逐只投服。  相似文献   

14.
初步确定MEAp40-1的基因特征及其组织分布特征。根据WormBase数据库中多房棘球蚴MEAp40-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MEAp40-1编码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EAp40-1,IPTG诱导表达并用His-Ni亲和层析柱纯化,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定位MEAp40-1在原头蚴中的分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房棘球绦虫表达3种不同的MEAp40(MEAp40-1~3),分别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显示,每个多房棘球绦虫MEAp40基因与其相应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同源基因组成一支。多房棘球绦虫MEAp40-1编码基因全长945 bp,编码314个氨基酸。7种绦虫的MEAp40-1蛋白很保守,均存在α晶体结构域,并且位于该结构域中的协同分子伴侣结合位点也非常保守。MEAp40-1重组蛋白大小约为37 ku,其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409 600,可识别虫体中的MEAp40-1天然蛋白。MEAp40-1蛋白主要分布在多房棘球蚴后端,而头节、囊壁等其他部位均未见表达。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MEAp40-1蛋白在绦虫中的生物学功能保守,可能与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2 0 0 1年以来,笔者对黑龙江省2 0个市、县鸡蠕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鸡蠕虫病分布仍较广,蠕虫寄生率和寄生强度也较高。因此,对鸡寄生蠕虫病的防制仍不容忽视。1 流行情况目前已经查出黑龙江省鸡的寄生蠕虫共有10种,其中吸虫2种: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透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pellu cidus) ;绦虫4种:有轮赖利绦虫(Raillietinacesti cillus)、棘盘赖利绦虫(Raillietinaechinoboth rida)、四角赖利绦虫(Raillietinatetragona)、鸡膜壳绦虫(Hymenolepiscarioca) ;线虫4种:鸡蛔虫(Ascaridiagalli)…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弓形虫自然弱毒株(QHO)包囊继代繁殖的速殖子和经不间断连续20次继代的速殖子10~2~10~7虫量分别感染小鼠,进行稳定性试验。前者不致死小鼠,并可持续存活30~150天以上,后者可在6~11天使小鼠全部致死,表现与RH株毒力相同。继之,将毒力变异和未变异的速殖子分别经-196℃液氮冻存4~9个月,复苏后感染小鼠,仍表现各自毒力特性。②用不同剂量的QHO株包囊(1~100个)和速殖子10~4分别腹腔感染小鼠观察虫体消长规律,二者在腹液中都可形成大量速殖子,同时在10~14天逐渐消失,通过镜检和盲传证明虫体在腹液中不复存在。继经21天左右在脑组织中形成大量包囊,终生存留。③温度敏感性和低温保存期的观察:包囊在4℃12天、-12℃和-25℃5天、56℃5分钟均不再具有感染性;速殖子4℃27天仍具有感染性;而经-196℃液氮中长期保存的包囊和速殖子都可成功地复苏,并具有各自的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一)调查方法 1988年春季和冬季,笔者在农贸市场购得27头黄麂(Muntiaousreevesi)的内脏(黄麂捕获地分布于本市的9个县、市、区),按寄生虫学检查法,剖检内脏,收集虫体,并对其中9头刚剥下的麂皮进行检查,收集体外寄生虫虫体;虫体按常规处理并初步鉴定后,送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进行分类鉴定。(二)调查结果 从黄麂内脏、皮肤共检出寄生虫9种,经鉴定隶属4个纲,8个科(属)。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在贵州省遵义、毕节、铜仁3地(市)、9县开展了牛寄生虫病调查,共检查粪样9000份,检获虫卵、幼虫16种,牛寄生虫感染率这100%;剖检牛270头,其中黄牛170头,水牛100头;检获各类寄生虫虫体65种,其中吸虫31种,绦虫3种,线虫19种,蜘蛛昆虫7种,原虫5种,分别隶属于7纲、14个目、25个科、38个属.  相似文献   

19.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羊、牛、驼、猪、马及其他野生动物,引起棘球蚴病。该病常使动物生长缓慢,乳、肉、毛产量低劣,受侵内脏废弃,甚至造成死亡。而且棘球蚴还可使人致病。目前防制此病的主要手段是消灭野犬、狼和狐狸等终宿主,给牧羊犬、猎犬、警犬除虫,禁止将有病脏器喂犬,以及重视人的防护等。其中一年四次的除虫措施,是根据犬吞食含有头节的包囊后,在其肠内经2.5~3个月发育成熟,并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的认识而提出来的。为了考查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从发育到成熟的具体期限,我们曾于1964年在甘肃省皇城草原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方法是:将新鲜棘球蚴虫包囊喂给当地羊群上14只刚刚断奶的幼犬,并从感染后第30天起,每10天一次粪检试验犬有无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经第30、40、50天3次检查,均未见虫卵排出。原计划拟持续到第90天止。后因故中断,于第58天将试验犬迫杀。结果在肠道中发现数以千百计的虫体,镜检孕节,内含大量成熟虫卵。提示了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不是经2.5~3个月才发育成熟,而是最晚在第58天即达成熟,并开始向外界环境排出虫卵。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初,带领学生在保定地区冷冻厂的家兔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时,在一次抽样检查50只屠宰家兔的小肠内发现两只有绦虫寄生,感染率为4%,其中一只感染5条,一只感染2条。 关于家兔绦虫,在国内只有山东省曾有过报道,此次绦虫的发现在河北省为首次记录。为进一步清查家兔绦虫的详细结构,鉴定其属种,给今后进行我省全面畜禽寄生虫调查工作提供依据,特将收集的虫体用盐酸卡红染色并制成透明标本,进行镜检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