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法的价值是在法的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包含了这些基本价值倾向。但经济法的价值,又具有重要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法的“公平与正义”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实质的公平与正义;在法的“效益”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效益;在法的“安全”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家整体经济安全;在法的“自由”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社会整体自由;在法的“秩序”这一价值层面,经济法更注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2.
法与政治密切相关.作为国家公权力调控社会经济领域的经济法更是如此.中性意义上的"阶级"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国家"是法产生的政治基础.经济法除了具有法的一般政治基础外,还具有经济法特有的政治基础.市民社会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前提,经济国家与积极宪政国家的博弈与平衡是经济法产生、发展和繁荣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WTO体制内如何利用好政府这一资源,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在传统的经济法理论中,因为市场失灵而产生国家调节,经济法是授权法,即“国家调节经济之法”。但是在谈到经济法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基本法律形  相似文献   

4.
经济附属刑法论略李建华杨淑娟一、经济附属刑法的概念和特征经济附属刑法是随着经济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职能,一方面要采用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的经济法调整方法实施正常的经济管理活动,通过经济法规定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经济法责任,为它们...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与我国经济法的域外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战后,各国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容、方式等发生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主张本国经济法的域外适用(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laws)。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我国经济法域外适用的问题也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内国经济法域外适用的新发展及其原因 内国经济法的域外适用几乎是随着经济法的产生而出现的。早在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经济立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并不是现代化经济的产物。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进而产生国家以来,统治阶级就凭借国家的力量制定法律来调整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在这个意义上讲,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规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只是法律的发展在当时还没有形成刑法、民法、经济法等体系,而往往是诸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法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体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却远未形成共识,此文通过对经济法研究现状的检讨,从新的视角反思经济法体系的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重构经济法体系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经济法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分析了经济法体系的外部关系,分析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全文的核心思想是从经济法律规范的本质特征出发,在把握经济法与相关法部门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确立经济法体系的概念范畴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法立法概念经济法立法是有关主体依据法定权限经过必要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修改、废止经济法的活动。从上述经济法立法概念中不难看出,经济法立法概念的核心是经济法,有什么样的经济法概念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法立法概念,要认识经济法立法概念关键是认识经济法概念。笔者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具有盲目性垄断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①很显然,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只是市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谓的经济法立法也只是对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具有盲目性垄断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反思与自省: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的重新定位刘仲铭一、十余年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反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一词源于西方。所谓的"经济法"产生之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有完备的民商事立法和行政立法。关于经济法产生的通常描述是:资本主义国家以民商法体系调整...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地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概念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 ,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近一个世纪 ,但在中国 ,经济法学说的兴起自 1 979年至今才 2 0多个年头 ,学界对经济法的地位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从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以及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三个角度 ,阐述经济法的独立性。一、从经济法的产生看经济法的独立法律地位经济法最早产生于美国。 1 890年 ,美国颁布了《谢尔曼法》,开创了经济法独立的先河 ,它和其后不久颁布的《克莱顿法》赋予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 ,是对传统不干预政策的否定。由于美国是经济法的起源地 ,因…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是协调平衡本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法,法哲学是法律对评判价值的思考;所以从法哲学的路径,用实然和应然的方法对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基础进行阐述,以论证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法哲学基础是社会学法学,这样更能很好的实现现代经济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干预(管理)市场之方法、模式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政府市场法律制度必须重新定位、调整、修改,而这主要是经济法的任务。可以说,中国入世就是法律入世,而法律入世主要是经济法入世。近年来,经济法学界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济法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推进经济法入世的进程,完善中国经济法治建设,本刊特委托陈云良教授组织几位青年学者进行了一次关于政府干预市场法律问题的笔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张守文 《现代法学》2024,(1):121-133
经济法中的国家主体,具有不同于政府等主体的特殊性。基于经济宪法和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国家主体在经济法中具有独立地位,其经济职能的履行和经济职权的行使,应受经济宪法和经济法的约束,以体现国家理性的要求。此外,经济法中的国家主体在总体上是“现代国家”“经济国家”,并在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中具体体现为预算国家、税收国家、债务国家、规制国家等多种国家形态。研究经济法中的国家主体,应结合国家目的或国家目标、国家任务、国家职能、国家理性或国家理由等影响因素,分析具体的国家形态,由此有助于审视法律规定背后的法治原理和法治问题,揭示经济法制度中国家主体存续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法治框架下解决国家调制行为的合宪性、合法性问题,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循上述研究路径,有助于提炼经济法中的国家理论或国家主体理论,深化经济法学主体理论乃至整体总论的研究,推动经济法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于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需要在经济法理论的不同层面做出具体回应。首先,在本体论和发生论层面,数字经济并未改变经济法学既有的基本理论框架,运用经济法理论仍可解释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及其经济法规制问题;其次,在价值论层面,对数字经济进行经济法规制,仍需遵循和兼顾经济法的各类价值,这更有利于保障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最后,在规范论和运行论层面,针对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诸多新问题,需要正视相关主体及其权利、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特殊性,改变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制度,并在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中加以落实。上述三个层面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法理论的“变与不变”,把握上述“因应之道”,不仅有助于揭示数字经济与经济法的紧密关联以及相应的经济规制原理,深化经济法、信息法和数字法治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切实推进制度完善,促进数字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很多的经济法学家对于经济法体系的构建都进行了讨论,经济法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因此,构建清晰的经济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分析我国关于经济法体系之争,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法体系是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规则为核心的,从而可以构建出以市场主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市场主体经营成果分配法为基本构成的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法的困境不是因为我们使用了西方范式的经济法理论,而是市场经济不成熟及其体制性障碍。如果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无论如何变换经济法概念,只能形成诸多务虚的伪命题。真正把握中国经济法困境的学者应当建立在充分认识现实国情背后体制性障碍的前提下,发挥经济法的前瞻性功能和预防性功能,构建经济法具体制度,做经济法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以此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助突破经济法困境背后的体制性障碍。如果经济法越位思考,将使经济法变得“四不像”,最终将肢解经济法,并给反对经济法是独立部门法的人提供了强有力的藉口。  相似文献   

17.
杨帆  陈霞 《法制与社会》2010,(11):111-111
一直以来,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存在分歧,“经济法”这一概念早在18世纪就已经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首先提出,但在现代意义上开始使用并研究经济法的概念,却是20世纪以后由德国法学家进行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经济立法也广泛出现并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和实践纲领。它的必要是由法的普遍性属性和经济法自身特征决定的。根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计划原则和反垄断原则。计划与其说是强制命令不如说是参考意见;与其说是目标数字不如说是政策措施;与其集权不如分权;要适应市场而不是市场迎合计划;与其说是结果不如说是程序;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宏观调控。反垄断旨在维护自由竞争,促进科技进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政治民主。反垄断法是“自由企业大宪章”,是“基本经济法”,是“经济宪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体系由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亚体系组成。资本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中,市场规制法律体系形成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前苏联、东欧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1992年后,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也逐步形成。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在产生顺序、解决问题、功能作用、调整性质、调整原则及调整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的再认识--基于法社会学研究的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麒  甘强 《法学家》2005,1(6):126-134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社会学运动表明,二者是在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这一重大社会变迁过程中同期产生的两个法部门,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社会法是国家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形式,二者都是隶属于第三法域的现代法.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经济法和社会法具有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就作为整体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两个子系统而言,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功能具有互补性,二者功能的恰当配合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