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敏 《当代世界》2021,(3):46-51
"阿拉伯之春"引发中东剧变以来,美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因叙利亚问题、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事件龃龉不断,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与土耳其内外政策变化的冲突面不断上升,双方分歧和盟友关系裂痕不断扩大.库尔德问题、美国在东地中海问题上的立场、土耳其与俄罗斯走近以及美土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分化等是影响美土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虽然拜登政府表示不会改变对土耳其的相关制裁立场,但应该看到,美土之间的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超过了双方的差异和分歧,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仍彼此依赖,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土耳其一场流产的军事政变难以从根本上撼动土耳其以西方为主轴的外交战略基调,但短期内会使其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国内,同时延续2016年6月开启的与以色列、俄罗斯外交修好进程。土耳其选择之前高调冒进外交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近一段时间,土耳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先是在2016年6月底连续与以色列、俄罗斯外交修好,显示出外交调整的迹象;之后于7月15日突发军事政变,震惊世界。正  相似文献   

3.
丁工 《当代世界》2016,(10):46-49
正自2015年11月俄军机被土军击落以来,土俄关系降至冰点。为了摆脱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战略遏制,抵消美西方对自己肃清国内反对势力的指责压力,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主动向俄罗斯释放缓和关系的多重信号。但受制于土美传统盟友关系和土俄国家利益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土耳其很难做到"弃美投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0)
正自从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于2002年赢得了第一次大选以来,被政变夺权的梦魇就时时困扰着他,他的担忧可不是空穴来风。当年扎根于土耳其司法和军队高层的极端世俗体制一直都毫不掩饰其对埃尔多安本人及其政治盟友的反感。埃尔多安本人也曾因当众背诵宗教诗歌而入狱,这令他无法在其领导的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2002年11月赢得议会选举时立刻就职。2007年时土耳其军方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8)
正安卡拉与莫斯科和解,可能只是机会主义的政治盘算,但土耳其社会正在发生变化,力量的平衡正在持续偏离这个国家传统上亲西方的世俗精英势力。"我亲爱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俄总统普京的这种称呼,在8月9日圣彼得堡会晤后记者会的四五分钟讲话中,出现了4次。在国际舆论的解读中,埃尔多安对普京的亲昵称呼,不仅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是外交战略的需要—他需要用向普京展示亲昵,来表达对西方在未遂军事政变中"不够  相似文献   

6.
于时语 《南风窗》2008,(6):84-85
西方安全威胁究竟是来自阿富汗,还是源于中东以巴冲突?大西洋两岸无疑会继续讨价还价,而与此同时,因为华盛顿明确看到了欧洲在阿富汗裹足不前的痼疾,所以在新近土耳其出兵伊拉克北部之际,传出了美国以对此的默许换取土耳其全面增兵阿富汗的猜测。  相似文献   

7.
顾坚 《南风窗》2012,(15):77-79
此番土耳其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充当急先锋,主要是因安卡拉不愿西方再次主导地区问题的解决,而希望自己发挥更多作用,以便实现建立地中海大国的目标。6月22日,土耳其美制RF-4E侦察机在土耳其-叙利亚交界的海域被叙利亚防空火力击落。历史上因飞机被击落引发的纷争并不少见,如1983年苏联击落韩国客机事件,当时苏联和美韩各执一词:苏联称是伪装成客机的间谍飞机,美韩则咬定是苏联无视人命制造的悲剧。今天的历史颇为相似,叙利亚坚称是对侵入其领空的土军机展开"自卫",土高层则在起初承认军机可能无意中误入叙领空之后,坚持飞机是在远离叙领海的国际空域被击落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土耳其国内政坛发表的变化引人注目,7月,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利用强大的民众基础提前举行议会选举;8月,赢得大选胜利的正义与发展党凭借再次单独组阁的机会,使该党推举的候选人居尔成为土耳其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深厚伊斯兰背景的总统.居尔的当选,使这个被西方誉为"中东伊斯兰世界国家海洋中一个非宗教指路明灯"的世俗国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10月4日凌晨,欧盟外长会议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磋商,终于一致同意启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的谈判.土耳其对欧盟40年之久的单相思式的苦恋终于出现了一道曙光,外长居尔称:"土耳其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是与欧洲实现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东地区陷入动荡以来,土耳其外交政策呈现两大持续性特征:与大国关系的异动和强势回归中东。与大国关系的异动主要表现为土耳其与美国关系的问题不断及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的回暖。相较于其他地区大国,土耳其回归中东显得颇为高调,也取得了某些成果。安全诉求和地缘政治抱负是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力,土耳其能够为中东地区提供何种安全保障架构以及被地区国家的接纳程度,将决定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的限度。与此同时,土耳其也是观察国际格局转变的极佳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土耳其在地区领袖争夺中暂时处于领先位置,近期的"卡舒吉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土耳其的优势地位,但决定性因素是中东乱局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6月7日,土耳其举行第25届议会选举。由于此次大选关系到土耳其未来的政治制度设计,因此备受关注。大选结果显示出,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以下简称"正发党")执政以来的土耳其政治格局开始松动。"正发党"独大地位受到削弱,得票率跌破50%,面临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的选择。老牌的共和人民党仍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入议会参政有余,执政无望。新崛起的人民民主党后生可畏,得票率超过10%,首次参选并进入议会。有国外学者将此次大选比作"选举地震",大选结果将给土耳其的内政外交造成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际     
《南风窗》2014,(1)
<正>周边 Around土耳其十部长涉腐被撤2013年12月25日,在全国性反腐抗议活动的压力下,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通过内阁"大换血"与腐败划清界限,一日之间撤换10名内阁部长。12月17日,土耳其警方发起打击贪腐的专项行动,至少有24名高层人士被逮捕,其中包括3位部长的子女。他们被指控借工程招标贪腐、洗钱、走私黄金等。腐败丑闻震撼了土耳其全国。吉承认中吉乌铁路项目分歧据俄媒2013年12月19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坦率承认中吉乌铁路项目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充当区域大国的理想抱负深刻影响着土耳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以2013年为界,在此之前,土耳其地区政策奉行"零问题"睦邻外交,但之后土耳其开始积极干涉地区国家事务,其地区外交政策向"积极进取"的外交模式转变,颠覆了其固有的中东模范国家形象。这一重大变化固然与土耳其长期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但更受中东动荡局势的催化和影响。应该看到,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跳跃式变化并非自然发展的结果,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将成为土耳其外交的长期态势。  相似文献   

14.
伊朗和土耳其的关系从泛突厥主义的你死我活斗争,演变成库尔德族问题上的难兄难弟,不可不谓沧桑巨变。但除了库尔德族问题,伊朗与土耳其并无太大的共同利益交集,土耳其即将与美国展开的海陆空联合军演,其矛头直指伊朗便是明证。  相似文献   

15.
强人、国家和民族是民粹主义论述中至关重要的政治符号,形塑了民粹主义内在的威权性特质.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6年的逆全球化巨变,再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方社会面临一系列重大危机的打击.在空前的危机打击中,强人政治因聚旗效应而上演、国家威权因政府干预而彰显、民族主义因全球化刺激而复兴,这三方面因素为西方民粹主义的威权化提供了特定的实践形态、权力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2020年底特朗普选举挫败并未给威权民粹主义画上句号,相反,持续的危机刺激使得民粹主义更突显其威权面向.在后疫情时代,威权民粹主义将把世界带往何处尚待观察,但是一个重新思考政治的机会已然摆在西方面前.自由民主能否和如何在与民粹主义的长期缠斗中胜出,这是西方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3日对土耳其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举行的提前大选使一个伊斯兰温和派政党--正义与发展党一举成为土执政党.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带有伊斯兰面纱的正发党究竟是怎样一个政党?她将把土耳其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17.
王林聪 《当代世界》2014,(10):53-56
<正>2014年堪称是当代土耳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安伊高铁"[1]的开通和首次总统直选,彰显了土耳其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当选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及其新政府全面推动实现"土耳其梦",正在向人们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时代"。埃尔多安的胜选及其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土耳其揭开了"正义与发展党的时代"。正义与发展党(以下简称正发党)成立于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期,土耳其和伊拉克的边境上可以说风声鹤唳,阴云密布,让人有一种大战一触即发之感。众所周知,对于土耳其而言,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历来都是威胁其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最大祸患,土政府早就欲除之而后快。对于土耳其计划出兵伊  相似文献   

19.
张宁 《当代世界》2021,(1):60-66
纳卡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因素,一直是影响高加索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核心问题.2020年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纳卡问题再次升温,并引发新一轮战争,阿塞拜疆趁机收复纳卡周边失地,亚美尼亚则因战败而面临更激烈的国内政治斗争.同时,此次战争使得高加索地区的大国力量格局出现新变化,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伊朗的影响力得以巩固,欧美的影响力则有所下降.纳卡地区在停战后由俄罗斯维和部队管控,其最终地位悬而未决,该地区的和平与重建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葛兰的追随者建立了土耳其的国中之国,在警察、司法和官僚系统中拥有深厚的根基。葛兰主义者否认他们控制着土耳其警方,但一位美国驻土耳其大使2009年指出,"我们发现没人对此有争议。"途尔坎·萨伊兰(Türkan Saylan)是一位划时代的女性,她是土耳其第一批女皮肤科医生之一,也是打败麻风病运动的领袖。她还是坚定的世俗主义者,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为年轻女孩提供奖学金使她们能够继续学业。2009年,警方突击搜查了她的住处,没收了一批文档。此次调查的原因是她被指与恐怖组织"土耳其右翼组织"(Ergenekon)有涉,该组织意欲在土耳其制造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