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湘 《瞭望》1989,(48)
30年走过百年路 芭蕾舞,被世界上看作一个国家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0年来,中国芭蕾舞以其独特风姿屹立于世界芭坛。 自1581年巴黎诞生第一个芭蕾舞剧《王后的喜剧》开始,芭蕾已有408年历史。而中国芭蕾从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开始兴起,正式组建芭蕾舞团至今整整30年。1986年,中国中央芭蕾舞团访问苏联,“芭蕾王国”的苏联艺术家大吃一惊,都说中国芭团像是有上百年基础的老团。  相似文献   

2.
张英 《学理论》2014,(6):239-240
古典芭蕾舞作为世界舞蹈门类中最重要的一个舞种,距今已经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沿袭了宫廷芭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形式,经过了不断地改变与革新,在19世纪形成了新派的芭蕾舞。古典芭蕾的表演风格,可谓是独领风骚,但在教学体系上却是大同小异。关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特点,以及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在孟广城教授所著的《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一书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切入这些问题的视角,从宏观上让广大读者了解到"芭蕾"在中国的现状以及发展,尤其是将视角放在具有当代中国特点的中国芭蕾教学体系的问题分析上。  相似文献   

3.
吕斌 《侨园》2009,(11)
<天鹅湖>是中国观众接触最早、也是最熟悉的芭蕾舞作品.今年"十一"期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及中美正式建交三十周年,曾震撼国际芭蕾舞坛的中国"芭蕾公主"谭元元首次随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为首都观众献上3场代表美国芭蕾舞最高水准的演出.  相似文献   

4.
芭蕾情未老     
芭蕾情未老提起舞蹈演员来,社会上一些人往往会有“头脑简单”的联想。晋云江以为,那是对舞蹈演员“缺乏了解”。晋云江在芭蕾界很有知名度。从1981年辽宁芭蕾舞团创建,他已相继在该团排演的古典芭蕾名剧《天鹅湖》、《海盗》以及创作演出的民族芭蕾舞剧《梁山伯与...  相似文献   

5.
林谷 《瞭望》1999,(43)
今年10月2日,中央芭蕾舞团在莫斯科演出中国民族芭蕾舞《黄河》,赢得了俄罗斯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整场演出上座率超过同时在莫斯科演出的瑞典皇家芭蕾舞团。该剧9月对日在北京首演成功之后,第一次走出国门就把目光瞄准了芭蕾舞艺术的故乡。作为演出代理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在当地印发的宣传海报上,为中色的定位是“国际芭蕾舞界最具有潜力的挑战者”。先后担任过丹麦和瑞典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的弗兰克·安德森说:“《黄河》让我激动不已,她拓展了现代芭蕾的表现空间。”近年来,中色与中演联手,先后在国内国际芭蕾舞台成功推出多台…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29日,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扎着一根又粗又长麻花辫的喜儿,身着红祆绿裤跳芭蕾。她姿态婀娜、舞步轻灵,精彩表演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踮起足尖跳芭蕾的人不是专业芭蕾舞演员,更不是妙龄女子,而是一个60岁的老男人,重庆著名企业家、亿万富翁——李秋成。  相似文献   

7.
用芭蕾舞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表现本国的文学名著,这是我国舞蹈界开拓芭蕾民族化道路的一种尝试。改编工作从《白毛女》算起,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其间,一些有志于此的编导者们一直在进行艰苦的追求。近几年来,陆续出现了《雷雨》、《家》、《祝福》、《魂》、《林黛玉》等一批芭蕾舞新剧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强 《民主》2007,(3):35-37
2006年12月5日晚,庄严肃穆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人头攒动,改编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原创芭蕾舞剧《小河淌水》将在此由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和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联袂演绎。两个多小时后,经久的掌声回荡在雄伟的大会堂内,来自国内外的6000余名观众沉浸在典雅绚烂的芭蕾舞蹈与跌宕起伏的《小河淌水》交响乐中。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和俄罗斯芭蕾舞蹈艺术的首次结合即以舞乐动人、情事晓人,扬中俄艺术之所长,汇舞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福金编舞芭蕾集锦》。将《仙女们》《火鸟》和《天方夜谭》三部风格迥异的经典舞剧奉献给观众,并以此缅怀芭蕾大师米哈伊尔·福金(1880—1942)。《仙女们》是芭蕾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开创了现代芭蕾的先河。在这部完全没有剧情的舞剧中,艺术家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全剧共包括四段独舞、一段双人舞和两段群舞。开幕时仙女们组成一幅优雅  相似文献   

10.
朱美丽,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芭蕾舞学科带头人,芭蕾舞精英教学工作室负责人.作为一名资深的芭蕾舞教育专家,她勇于探索,永不满足;作为一名芭蕾舞学科带头人,她勤勉好学,铸就着上戏芭蕾教育的金字招牌;作为一名管理者,她热心付出,严格要求.她是一名集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各种荣誉于一身的老专家,但...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微笑     
正听母亲说,我父亲19岁走出河北雄县李庄头村参军,在部队入团学文化。1960年4月,他从"抗美援朝"的汽车兵转业到国营新光机械厂即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进入80车间即火箭装配试验车间所在地的沈阳棋盘山东部山区的中和村。1967年春天,母亲和我被父亲从乡下接到他工作的地方,再次见到父亲我已6岁。那一年他29岁,一双明澈的眼睛,笑着看我,有一种军人的英气和挺拔。7岁半我上小学,穿的是妈妈缝制的露脚面子的布鞋过冬,吃的是玉米面、地瓜、高粱米……那天,  相似文献   

12.
史伶 《各界》2014,(10):49-49
成舍我,一个中国新闻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一个说到成思危时不可不说的父亲。 1898年,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下关,仅在“旅皖第四公学”读过一年半书。1913年时年15岁的成,被安徵的一家报社正式聘为外勤记者;1918年,经陈独秀的特批,成辗转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困难的时候,李大钊给他谋划了一份干报纸编辑的活,让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1925年,成创办《世界日报》;1927年,成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24):51-51
我们该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我主要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中国应该具备一种历史的角度 从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说起。前几年我回山东高密去为我的父亲做寿,整个家族几十个人都参加了。我父亲说他一辈子经历了很多的时期,他认为最近十几年,是他这一辈子中所过生活最好的一段时间。他总结说"中国感谢共产党,高密感谢吴建明"。  相似文献   

14.
姓氏寻根     
我姓江,随了我父亲的姓. 然而,"江"姓不是我们的祖姓.知道这点的时候,已到了我上中学那年.一次偶然的闲聊中,父亲吐露出我们本姓"莫",属于老家广西那边的一个大姓.父亲很少提及老家的事,我和妹妹因了好奇追问不休时,父亲的口气变得淡然起来,眼角眉梢透出一些怅惆,好象有一道沉重的历史帷幕正在他脑海徐徐降落.我们姊妹只是断断续续听说,父亲临解放时参军北上,在他走后,一场大水给老家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从此父亲便与家乡断了联系,留在老家的"莫"姓妹妹也生死未卜…….老家,姑妈,还有那个祖姓"莫",越来越在我的心底生发出神秘之感.而父亲竟至什么也没说就永远地走了. 及至去年夏天,已是父亲去世后的半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4,(10):F0004-F0004
<正>在天津市纪念中国著名作家梁斌诞辰100周年文学艺术展中,占据了半个展厅的中小学生歌颂梁斌及红色经典的100余幅书法作品,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这些书法作品得以展出,与天津书法家冯连贵先生的辛勤栽培密不可分。连续10年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冯连贵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是著名书法家耿仲敭先生的入室弟子,华世奎先生的再传弟子。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赛中获奖。他分别被中国书协研究部和中国硬笔书协授予"新中国有突出贡献书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4日,是我们的父亲叶至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1986年,父亲写了《编辑工作的回忆》,文中说:"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编辑家。如果从中学时代编油印刊物算起,他连头带尾,一共做了73年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7.
<正>方志敏写过一副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五物,松柏翠竹白梅兰",他把祖国比母亲,爱祖国的"佳山水",并用"松、柏、竹、梅、兰"为他的五个子女起了名字。方梅,是他唯一的女儿,也是目前方志敏唯一在世的子女。严冬出生的她,如梅一般,凌寒开放,顽强不屈。"我这一生不在乎别的,就在乎我的父亲"方梅出生在1932年,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她一下生就与父母分离,被寄养在弋阳县一个山坳的农户家里。1935年8月6日,父亲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年36岁,方梅的母亲缪敏也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这之前,方梅一共见过父母两次面,还都是在他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戴爱莲已来伦敦,我赶紧去访问她。这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今年已六十九岁,但她精神抖擞,语言铿锵,说话时还不时地做一、两个舞蹈动作,使人感到仍然挺年轻。去年七月,她刚从英国回去。十一月,作为艺术指导,她又陪同中国芭蕾舞演员参加了第一届巴黎国际舞蹈比赛,这次比赛中国演员荣获一项特别奖。接着,英国现代舞剧院又邀请她于去年十二月观摩了十几场英国芭蕾舞和现代舞,直到今年一月,才离开伦敦回国。她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为中英文化交流、为中国现代舞和芭蕾舞的不断发展而奔走着。  相似文献   

19.
伟荣 《侨园》2012,(5):62-63
修身齐家:深受乃父影响 曾国藩被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出身名门的曾纪泽正是在父亲的引导下,深得其父的真传.他牢记父亲的立德、立功、立言的教诲,做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并在此基础上向着人生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奋进.  相似文献   

20.
从"年初一"做起 1949年4月到6月,是父亲最苦闷的时期.这一段,周伯伯常来劝导,他对父亲说:"你还是封建道德!""你为什么只对某些人存有幻想,而不为全中国人民着想?你为什么不为革命事业着想?"周伯伯的话使父亲认识到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