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儿童社会化及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墨森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态度、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儿童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原因及疗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和道德心理发生了深层面的变化。在道德心理方面,道德情感的变化尤为突出。如果我们仔细关注一下当代人的道德情感,就会真切地发现我们这个具有源远流长的耻感文化传统的民族,当代人的耻感淡化趋向正日益凸现出来。在道德生活中,羞耻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情感,人若是丧失了羞耻感,道德就很难对他发生作用。因此,培养健康的羞耻感是道德情感培育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就当代中国耻感淡化的现实原因及疗治对策作一论析,从而为现实道德生活提供一种理性视角。一、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现实原因羞耻感,是个人道德…  相似文献   

3.
为了批判以霍布斯为首的道德利己主义,有效处理利己和利他、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哈奇森通过系统建构一种道德感理论来树立普遍仁爱观。他首先对情感的基础术语passion和affection进行重新考察,用普遍仁爱定义道德善,之后又竭力将与利己相关的一切与道德划清界限以确保仁爱的纯粹性。然而,哈奇森道德学说中存在无法融贯的两条路径:经验主义和神学,这导致其批判方案存在诸多矛盾和局限性。因此,系统分析并客观评价哈奇森的批判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仁爱观和道德感理论,还能从中洞察随后的情感主义者对利己和利他、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持续调和与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休谟在论述道德不是从理性得来时提出了著名的"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是否由休谟做出了回答,学界争论不已。本文作者认为,休谟在其著作《人性论》中隐性的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在从认识论到道德判断的过渡中,暗藏在道德源于道德感而非理性的论证中,休谟实际上得出了从"是"推导不出"应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应注意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良好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讲,应注意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同时要强调道德观的形成,道德感、“良心”的教育,要进行抗谤感,道德意志力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三法律与道德学说观和法律起源与发展论 (一)法律与道德“有区别的适当联系”论在法与道德关系问题上,哈特不同意传统分析法学奥斯汀等所持的“绝对区分”观点,也不赞成自然法学派“绝对联系”的见解。他的基本论点是:“纯粹以权力为基础的法律和被认为道德上有拘束力的法律之分歧不是相互排斥的。”他认为法律在其发展过程中无不深受社会传统道德的影响。这些影响或许突发性地公开通过立法,或潜移默化,逐渐通过司法过程进入法律之中,但并不由此得出结论:法律制度须符合正义和道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西方的公民不服从理论以研究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服从之间的关系为对象,至今仍是西方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界关注的焦点和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民不服从理论愈加关注。公民的道德权利是证明公民不服从正当性的核心依据,对公民不服从的道德权利证明在中西方语境下体现为不同的内在逻辑。德沃金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出发论证道德原则是法律的基础;罗尔斯从契约论角度主张公民不服从是公民提出申诉的一项道德权利;国内学者则偏重于从公民作为个体的道德感培养引申出公民的道德权利,并指出公民不服从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法治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道德要求,但也会由于没有约束的趋利导向产生不道德的行为。由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计划经济下不曾出现的不道德乃至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使公众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和不道德感增强,从而也产生了一些对于改革本身的怀疑和反对。因此,未来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具有明确的道德取向,更充分地体现权利、公正、功利原则,成为利益分享、公众参与、推动道德进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社会正在改变现代民众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给网民带来便捷、愉悦和机遇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网瘾、网络色情等问题,乃至网络黑客、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问题。诸如此类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民主体的道德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一些不能自制自律的网民在网络世界可以信马由缰、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网络虚拟社会的双刃性,也会导致网民主体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的分裂,人性恶的一面可能会被放大,个人的道德感也会弱化。所以,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需要加强和倡导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通过道德自律来促成网民的道德他律,网络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得社会发展进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相对于他律手段,网络道德自律的调控效果更为稳定和持久,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率的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和应用日益普及的当下,发挥道德自律的独特功能,强化网民主体的道德自律,积极培养适应网络社会交往的自律意识,显得尤为现实和急迫。  相似文献   

10.
谈“师爱”     
师爱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关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师爱的内涵及作用,对师爱的施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但是这些问题和矛盾并不完全是由市场化所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政府改革未到位造成的。由于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计划经济下不曾出现的不道德乃至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使公众对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和不道德感增强,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对于改革本身的怀疑和反对。因此,未来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具有明确的道德取向,明确政府责任,成为利益分享、公众参与、推动道德进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运用情感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年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更具感染力、凝聚力、说服力,有助于增强被教育者的正义感和民族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信任感和道德感.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行政伦理的良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行政官员德性之一的良心是指行政官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的行为。在行政官员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这种良心一直发挥着作用 ,其表现形式就是纯洁管理动机、监控管理过程和评价并矫正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闻名于世。在《国富论》和《道德论》这两部著作中他“塑造”了两个形象——道德人和经济人。在《国富论》中他阐述的是他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观,由此“塑造”了经济人的形象,而在《道德论》中论述的是他的利他主义道德观,“塑造”了一个道德人的形象。关于斯密塑造的这两个形象,人们通常把他们对立起来,认为《国富论》的论调是人的“利己之心”,而《道德论》的立足点则是人的“利他之心”:从而认为斯密的经济人是利己的,道德人是利他的,因而斯密在伦理学上的…  相似文献   

15.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在现实情境的感发下产生“四心(端)”。“四心”集感知、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因素于一体,其作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四心”的感受体验过程在儒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较好地体现出儒家的价值追求,所以称之为“儒家的审美方式”。它虽然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美学理论上并没有被充分自觉,不像自然情感感发那样发展出感物学说。重视这种审美在道德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缓解道德主体内心的冲突,并可以抗拒在道德活动中对既有观念和规范的非语境化运用。  相似文献   

16.
编辑职业品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二十余年来 ,学术界对编辑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很大成绩。本文在对“编辑”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图书编辑工作的实际 ,提出做好编辑工作需要具备五种品质 :豁达的寂寞感、高尚的道德感、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文化感、清醒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道德和权力是一对矛盾概念,道德是疲软的,而权力则是强硬的.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以国家和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善为出发点,使道德和权力联系起来,让道德运河选择权力.这样,道德就成了他政治学的核心,同时他也就把整个城邦治理的重点放在了个人美德的教育上.这与我们现在一贯流行的思想是大相径庭的.他的这个思想直到现在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道德品性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先秦儒家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孔子将"为仁"作为道德品性培养的最高目标,并从"为仁"的基础、 "为仁"的方法、 "为仁"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为孔子"为仁"学说找到了人性根源与普世意义.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从另一个角度为道德品性培养的普世性找到了人性根据.性善与性恶,殊途而同归,都是为了道德品性培养的必要性寻找理由.  相似文献   

19.
一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过程,是个体发展中内外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法国的涂尔干认为:“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道德是个命令体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分配公平正义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财富和收入公正的分配法则是道德建设的基础,财富和收入有失公正对道德建设产生巨大的压力。其中,制度外收入将加重道德缺失感,分配的分正性也将影响道德的系统性建设,从而无法实现道德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进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