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行政务公开必须从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机制入手 ,以科学的机制促进政务公开向广度、深度拓展 ,保障政务公开的健康、有效运行。一、完善制约机制 ,确保政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衡量一个单位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是真心实意的 ,还是图形式、搞花架子 ,关键是看这个单位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 ,公开的办事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还不够规范 ,随意性较大 ,公开哪些事项、公开到什么程度以及有关的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往往只凭个别领导的主观意愿确定。有的单位虽然实行了政务公开 ,但公开的结果可信度不高 ,群众仍…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地农村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收到了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容易步入以下四个误区。误区一:公开的形式单一。部分地方只限于村务公开栏的单一形式,而没有与诸如工作报告、干部述职。村民评议、印发资料到户等形式有效地结合,导致一些村务不能及时、全面地向村民公开。村民反映公开栏面积有限,容纳内容有限,公开朗次有限,村民对村务了解不够,民主权力行使不够。误区二: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公后不公前”:只公开结果,公开一些群众已经知道了的事情,没有…  相似文献   

3.
村务公开实施以来,农村普遍设立了“公开栏”“明白墙”,实践证明这是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好制度却变了味走了样,群众对此有意见。在最近组织的一次村务公开专项检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详细真实。与群众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则公开,而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却不公开,像宅基地审批、计生指标安排、保障对象、土地征用费分配等等,不分明细,有的甚至没有公开,农民看了心中无数。尤其是财务只公开一个结果,没有明细账,至于收支的来源、数目、使…  相似文献   

4.
村务公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群众自治形式。但有的村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时 ,却将其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过场 :有的村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 ,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 ,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 ,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 ;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 ,弄虚作假的盖头 ;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 ,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 ,不听取群众意见 ,以致暴露问题时群众非常气愤 ;有的村重公开、轻反馈 ,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 ,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 ,有何反映 ,不能及时反馈 ,没有…  相似文献   

5.
深化村务公开 强化民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达军 《政策》2005,(3):55-5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密切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南漳县东巩镇以深化村 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切入点,认真开展工作,收到了 较好效果。 前几年,由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得到 较好执行,导致农村一些地方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干 部作风霸道,决策拍脑袋,表态拍胸脯,听到不同意 见时拍桌子,事情搞砸了拍屁股(下台),群众戏称为 "四拍干部"。有的干部习惯搞暗箱操作,收支不公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政策也逐步得到了贯彻落实,但"村帐村管"的旧体制被几十年一贯制地沿袭下来。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相当一部分行政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帐目不健全,收支无凭据,帐目不公开。村干部铺张浪费、白条作帐、借支挪用等问题比较普遍,贪占公款公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是造成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逐年上升的一个重要根源。有的村级班子,不是村支书一人既当家管钱又管帐,而是村干部人人管收、管支、管撤销,人人有帐。有钱争着花,没钱借着花,谁领到钱谁用,谁拿到钱谁当家,群众该得的得不到,村里该办的事情办不了,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群众强烈不满。村干部间因帐目不清也互相猜疑,以致于矛盾、冲突接连不  相似文献   

7.
五月份以来,承德市集中力量清理整顿农村财务,高标准、高质量地普遍推行村级政务、财务公开,有效地解决了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名至有的出现了干部贪占、挪用、私分公款的腐败现象,成为影响基层稳定,引发群众上访的“导火索”,也有的地方政务不透明,有的乡镇没有形成公开制度,有的虽有财务政务公开制度,但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群众认为有问题,诱发了许多矛盾。6月初,承德市在试点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市农村村务公开现场会,7月份在全市农村普遍推开。…  相似文献   

8.
公开的隐忧     
日前读报,深感村务公开之重要性,亦深感村务公开应该是一种经常性制度。然在村务公开的具体推行过程中,有些地方的做法却着实让人担忧。一是公开不及时,空放马后炮,使群众不能及时参与监督和管理。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属重大事项,村官们避重就轻,不痛不痒地公开几件鸡毛蒜皮的事支差。三是公开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地方借着公开使不合理的反倒"合理"了。四是公开时图形式、讲排场,而公开后,"公开墙"前却车马冷落,很少有  相似文献   

9.
当前村务公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开形式单一,一个行政村只设有公开栏,而且仅有一个,自然村多且分散的行政村群众不便看;二是公开内容不实、不全,村民想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群众不愿看;三是公开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群众不能及时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企业负责厂务公开工作,平日常去兄弟单位走走看看,从中学到不少办好公开栏的经验。但也发现一些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内容陈旧,昔日黄花没看头。有的单位公开栏内的资料纸色发黄,字迹暗淡。仔细一看,其内容仍是上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信访工作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由于接访责任不明确,加之少数接访者思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办理,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直接影响了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是重“堵”轻“疏”。一些地方的领导视上访群众为不稳定分子,对上访对象采取防范态度,工作上主要采取“堵”的方法。有的地方在一些交通要口设立“上访劝阻站”,阻止群众上访;有的建立“包保责任制”,拖住群众上访。一旦上访人员有个“风吹草动”,就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加以阻拦。他们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认真解决上访者的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人热衷于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俗语归纳整理,以民谣的形式广为传播。我将其称为“灰色民谣”。它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的讥讽党风、政风;有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公正的现象和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问题;有的揭露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不正之风问题;也有的是反映民风、社会道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  灰色民谣对针砭时弊,鞭挞社会不良现象也有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部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也说明了我们有的地方党政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令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要使村务公开真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必须与时俱进,在“细、广、实、预、馈”上下功夫。 一、敏感数据要“细”。在开展村务公开工作中,多数地方统一规定了公开内容,有的还针对本村实际充实完善了公开内容,但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办发[2018]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政府公报是刊登行政法规和规章标准文本的法定载体,是政府机关发布政令的权威渠道,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促进依法行政、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和部门公报工作还存在法定载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健全、部分规章文件发布不及时、查询使用不便捷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不能很好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办发[2018]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政府公报是刊登行政法规和规章标准文本的法定载体,是政府机关发布政令的权威渠道,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促进依法行政、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和部门公报工作还存在法定载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工作机制不健全、部分规章文件发布不及时、查询使用不便捷  相似文献   

16.
当前村务公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开形式单一,一个行政村只设有公开栏,而且仅有一个,自然村多且分散的行政村群众不便看;二是公开内容不实、不全,村民想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群众不愿看:三是公开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群众不能及时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务公开的深入有效开展,同时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建立推行村务公开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把村务公开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解决好村委会直选后出现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直选后,一大批年轻、有文化、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当选为村委干部,为跨世纪的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大规模直选村委干部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因而这项工作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村霸势力、帮派势力、宗族势力干扰选举,出现了“霸者为官”、“富者为官”、“庸者为官”等情况,从而给农村党建和政权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有的地方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冲击。村委会直选后,有的村委曲解“村民自治”的含义,公开提出“村民选干部,不要党支部;支书管党员,主任管村务”,使农村党支…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就是要有效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的地方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只顾局部利益,不考虑全局利益,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有的工作有布置、无检查,工作不落实;有些政策和工作部署缺乏深入调研,不完全符合实际,也影响执行效…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形成群众上访增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下列几条:一是公务人员官僚主义严重,没有责任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作风武断,乱施号令和决策不科学所为,所以引起群众不满,上访不断。这是其一。其二,接待或受理上访工作的国家公务人员存在着官老爷作风。他们嘴说一套,做起来又一套,根本不深入基层,怕苦怕累、怕麻烦的思想特别严重。有的对上访群众带理不理,文过饰非;有的还没有听完群众意见或申诉,就错误决断,赶人出门;有的推脱责任,欺骗群众;更有甚者,将上访群众视为"疯子"、"傻子"和"无理取闹者"。公开骂人、说难听话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已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公开大有学问,村民委员会把一年工作中的不足、失误、欠缺之处向群众公开,很有必要。村“误”公开是村务公开的内容之一。一个人做事难免有失误,村务干得难免有好坏,光公开好的不公开差的,不是完整的公开,也不是彻底的公开。老百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