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2.
剑钧 《党史文苑》2001,(1):39-42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颂扬。在陕北苏区,周恩来极力支持徐海东解决红二十五军所谓"反革命嫌疑犯"的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命令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要迅速开到商州一带",援助东北军和西北军。临走时…  相似文献   

3.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  相似文献   

4.
徐海东大将(1900-1970),湖北省大悟县人,六代窑工世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经百余仗,身上战伤十七处,被称"中国之夏伯阳"。毛泽东曾如此评价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率领红军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他用兵  相似文献   

5.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了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吸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所颂扬。  相似文献   

6.
正徐海东是湖北省大悟县人,毛泽东盛赞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大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邓小平夸奖"徐海东同志对党有一颗红心";江泽民称赞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习仲勋为《徐海东文集》题词赞其"一身正  相似文献   

7.
提起徐海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运动中,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正徐海东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党和军队卓越的军事家,曾先后9次负伤,毛泽东赞扬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在其功勋卓著的军事生涯中,率领3000人左右近似"童子军"的部队独自长征,攻坚克难,辗转万里,胜利到达陕北尤为值得称道。1935年9月15日,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中国革命实现转折的一幕,就在这一刻徐徐拉开。1969年九大开会前,毛泽东对与会代表说:"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到达陕  相似文献   

9.
大将徐海东一生战功显著,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但这位身居奇功的“徐老虎”、“窑将军”却从不居功,不争名位,以一  相似文献   

10.
徐海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毛泽东曾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本文献给读者的不是他传奇的战斗经历,而是他那两次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1.
徐海东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徐海东传奇般的经历本身,便构成一部壮丽的武装斗争的史诗。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读史,一则故事令人感慨良多,讲的是开国大将徐海东严格要求部属的故事。这位被毛泽东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始终对党忠诚、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由于身体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徐海东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他离职休息了,但只要有部下来访做客,他总要问三个问题:一是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是经济上出问题没有?三是老婆换了没有?这就是徐  相似文献   

13.
徐海东,湖北大悟人,穷苦窑工出身。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他勇猛善战。屡立奇功,先后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疤;他的家族中有66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形成了一座罕见的家族烈士陵园。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第二位。然而,这位被毛泽东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群魔乱舞的非常年代,却再也做不到毛泽东多次对他的"静心养病,天塌不管"的嘱托……  相似文献   

14.
徐海东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2岁当窑工,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他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痕。“徐老虎”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论在大别山、伏牛山区,还是在秦岭脚下、陕甘高原,都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5.
徐海东大将(1900-1970)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望之如泰山压顶。毛泽东谓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6.
徐海东大将(1900-1970)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望之如泰山压顶。毛泽东谓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7.
杨会清 《党的文献》2007,1(4):55-59
根据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所设计的革命动员模式,毛泽东这一时期初步确立以阶级斗争、土地分配为手段,围绕着政治动员、筹款、扩大军队以及"肃反"等工作来开展革命的思想.这一动员思想,不仅反映了毛泽东对俄国革命经验的批判性吸收,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理解.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还不够深入,他在革命动员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徐海东,共和国开国十大将军之一,被毛泽东誉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他久历沙场,遍体伤痕,病卧在床30余年。在那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在他身边精心护理的是他的战友和妻子周东屏。他们的爱情经历和患难生活深得世人的敬佩,并被中央领导所赞扬,堪称一对革命伴侣、模范夫妻。  相似文献   

19.
剑钧 《党史博采》2001,(3):18-20
当徐海东回答只看过《三国》和《水浒》,没看《红楼梦》时,毛泽东笑着说:“你算半个中国人。”徐海东在华中前线再次病倒后,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嘱咐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严冬将至,囊空如洗,毛泽东向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抠出自己不多的“家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这时,红二十五军已经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中央红军的到来,陕北革命力量大增,这让徐海东高兴得眉飞色舞。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哦们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和中央红军会合,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然而,两军会合,陕北一下子开进这么多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