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唐良智 《政策》2002,(2):21-21
大城市中心城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中国加入WTO后,这种作用将日趋明显。硚口区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硚口区实际,要着力发挥区位、商贸、人文、资源“四大优势”,突出“商贸、工业、滨江”三大特色,着力推进东部商贸区、中部商务区、西部新兴产业园区和沿河商住区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硚口区建设成为商贸繁荣、工业兴旺、环境优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2.
夏晓玲 《新重庆》2006,(6):40-42
涪陵商贸流通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重庆直辖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涪陵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但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与把涪陵建设成为50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相比,涪陵的商贸流通产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充分认识商贸流通产业在涪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建设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涪陵商贸物流中心,从整体上提高涪陵商贸流通产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使之成为涪陵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方发龙 《求索》2008,(10):33-35
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全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的演进相协调。区域经济子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一部分,在自然资本向人造资本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扩张必然引发区域自然生态子系统在空间或功能上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等。对于区域整体系统而言,区域的发展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子系统产出的量的增加,而应关注区域总系统的整体收益,控制经济增长于合理规模之内,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4.
资本是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重大约束。经济全球化所内涵着的资本国际化,为西部地区利用外部资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的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把握好这一机遇,并承接由此产生的区域梯度推进势能,加速自身的资本形成。但在全球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中,以经济弱区域身份参与其中的西部地区必然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些挑战,否则极有可能在经济的全球互动中跌入更加落后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颖 《求索》2008,(10):21-23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比研究了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机构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带动作用,但需与实际利率、资本生产效率等因素结合才能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实现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仍需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原理:"转换说"与"创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2,15(1):56-59
一、引言经济在波动中增长,经济在增长中波动,这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人们建立了有效需求不足论、投资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创新论等理论,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我把它们归纳为“市场说”与“政府说”。市场的自发作用与政府政策的有限理性是经济波动的原因。经济在不断的波动中实现了增长。丹尼森把引起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六个方面: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库兹涅茨则认为是知识存量的增长、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变化等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哈罗德与多马以及新古典增…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思考城市发展问题,而不习惯从经济要素和功能的角度思考,因此,各地经济发展中心往往都和政治中心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人、财、物力向中心大城市转移所带来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张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经济落后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与日俱增。要解决这一难题,尽快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沿用原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显然不行,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发展极,找到落后和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就湖北而言,可以…  相似文献   

8.
赵儒煜  邵昱晔 《求索》2011,(2):69-71
区域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经济增长各要素需要在各区域间自由流动,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将引起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要素流动对区域差距的作用方向根本上取决于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或递增,内生集聚力的存在引发区域不均衡增长,最终形成"中心—外围"的经济格局。因此,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距,应着力于促进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发挥先进区域扩散效应和落后区域的内生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王雅荣  张璞 《前沿》2012,(1):4-6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的民族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基本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旅游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生态意识协同下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行业管理,寻求旅游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62-62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会荣誉主任龙永图说,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下滑的原因是:一、长期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口遇到了重大困难;二、东部沿海等地区正在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产业,这些增长点和产业的出现、培育、发展和成熟需要时间;三、房地产调控对相关行业产生了重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大城市带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力最具活力的区域,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以大城市带作为经济支撑点,国内大城市带及相关经济区的兴起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增长点含义及研究意义 经济增长点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企业、地区的集合。快速增长的产业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的企业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的地点是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的产业是因为市场需求大,快速发展的企业是因为市场竞争力强,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把地区各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因此,经济增长点又是市场优势点。 从产业角度分析,属于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是现在和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产业,即现在市场和潜在市场看好的产业,强调的是增长速度快。经济增长的产业也可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可能是成…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中国民政》2001,(8):32-33
建国以来,内地社会工作一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不仅为内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民政工作、社区工作方法以及发达的社区服务业已经成长为内地社会工作成熟的发展极。 一、发展极与社会工作 所谓“发展极”,是由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增长极”概念演化而来的。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它中心的场相交汇。就此而言,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空间都是一个由…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作为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笔者认为,精心培育经济增长点,是广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之一,对广西力争在2000年前消灭贫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所谓经济增长点,是指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增长不是在区域内每个产业、行业和项目都以同样的速度来实现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上,然后涉及到其他产业、企业;从空间上来看,这类产业、企业,也不是同时在各个地方都发展的,一般集中在城镇中心首先发展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全面贯彻这一战略的关键之一是 ,要科学地选择城镇发展模式。目前 ,在如何选择城镇发展模式问题上 ,我国学术界认识不尽一致 ,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是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其主要理由是 ,中等城市分布均衡 ,有利于全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均衡发展 ;同时它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经济吸纳和辐射效应较大 ,又可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二是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其主要理由是 ,大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好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发展一个大城市就能带动周围一大片农村地区 ,解决…  相似文献   

17.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93年到2005年中部六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FDI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中部地区存在负的溢出效应,而且与区域经济增长为较小的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内资具有数量优势,而外资较少,FDI技术溢出使内资企业产生某种依赖性;另一方面,由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过低,FDI技术溢出效应无法吸收,FDI只能通过增加资金积累促进本地资本形成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义县是一个区位条件并不优越,自然资源也不算丰富的内陆小县。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大举招商引资,已基本完成了产业转换,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崛起,为跨入新世纪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要推动区域工业经济大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启动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促加快“增长转型”,创出区域工业发展特色。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笔者感到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在所有制上培特色,全方位促动增长转型。实践证明,“单打一”地抓工业,眼睛只盯住几…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云南省经济结构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形成新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以推动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促使经济结构与需求结构均衡发展;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推进规模经济;四是大力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五是大规模推进存量资产重组;六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近100年历史,可以发现城市出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这同区域经济集团化一样,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