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韩国新村运动和日本造村运动是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其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组织体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配套等问题,借鉴韩国围绕“勤劳、自助和合作”理念展开的新村运动、人才组织和培养活动,以及日本发挥政府在带头人和接班人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依靠农协在组织农民中的优势力量推动造村运动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人才组织和培育激励等方面,创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上个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等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国上世纪70年代起长达10年的新村运动,或可启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分项论述之首,让社会各界都感到欢欣鼓舞。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还没有经验,很有必要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韩国新村运动是韩国政府于1970年起开始组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的简称,它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在农业萎缩、农业衰退、社会颓废的大背景下由政府发动组织实施的一场自上而下,并充当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出资者的全国综合性乡村建设运动,是农民得到政府、学界和城市居民有组织的支持与呼应而发起的自助、致富活动,是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成功偿试和具体实践,也是一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运动,其实质是振奋国民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的上进心,冲破贫穷与灰心的过去,积极投身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生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一、早年的新村主义信仰和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毛泽东早年关于新村主义的信仰以及实验中找到影子,新村主义提倡人的生活,主张人在尽完必要的义务后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毛泽东于1915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开始接受新村主义,在1919年,毛泽东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相继在农村和城市进行新村实验,但均以失败告终。新村计划是一种过于浪漫的构想,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倡导新村运动的知识青  相似文献   

7.
韩国新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新村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韩国社会发展总体相比,农业仍然是其中的软肋。这突出体现在:奇高的农产品价格,严格的农产品贸易保护,高额的政府补贴,以及农村人去楼空等。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曾受新村主义、工读互助运动思潮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周作人将日本的新村主义传播到中国,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很大影响。王光祈对新村主义极为向往、积极传播,并加以发挥与具体规划,毛泽东受其影响也颇大。而辛亥革命以来国内对新村主义宣传的大环境,也令毛泽东向往创办工读互助团一类的组织——在岳麓山设工读同志会,不过"事无成议"。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试验工读生活失败以后很快转向,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踏上或经历了这个历史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东亚的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了世界闻名的“新村运动”,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造村运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及美国等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农村改革和建设。这些国家的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基本解决了农村与城…  相似文献   

10.
韩国政府推行的"新村运动"成效显著,有很多可借鉴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韩国民族精神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国在民族精神培养方面突出的特色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全社会协力培养民族精神的教育体系;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各宗教共同为培养韩国民族精神服务;建立长期、稳定和社会化民族精神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对于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韩国1998年的经济走势被概括为“四高、三低、一减少”。“四高”为:高物价、高失业、高利息和高税收;“三低”为低增长、低投资、低消费;“一减少”为经济项目收支赤字减少。韩国上自总统政要,下至一般平民百姓都知道,从此要有一番艰苦的日子要过了。最近,韩国民间团体掀起了“献金爱国运动”,在韩国各处的住宅银行里,随时可以见到拿着金首饰和金制纪念品的人,排着长队准备献金。1月7日,记者曾到新村住宅银行,亲眼目睹了这一感人场面。一位年约50岁的家具店老板,拿着一枚幸运金钥匙。他告诉我,昨天他的夫人已经把家中珍藏的金…  相似文献   

13.
韩国儒家文化的保护及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儒“教”不是宗教,而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中枢。韩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国民教育极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每一年级的必修课中都有一门关于道德伦理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韩国高校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托伦理、道德、政治等课程来实现。通过对韩国排名第一的国立首尔大学在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揭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以期带给我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点启示。韩国高校非常重视儒家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培育,重视宗教、哲学、历史、语言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的韩国,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外汇储备高达3700亿美元,为世界第六大外汇储备国,已然是中等经济强国。然而在半个世纪前的60年代初,韩国还是极贫困的国家,人均GDP不到100美元,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要搞建设,资金奇缺,不得不向中东输出建筑劳务,应美国要求被迫向越南派遣军队参加越南战争,以获取宝贵的外汇。另外还通过政府间的协议,韩国向当时的西德派出过数以万计的矿工和护士,史称"派德运动"。正是这个"派德运动"为韩国的  相似文献   

16.
赵姗姗 《学理论》2010,(6):31-32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各国政府都开始对其行政职能进行反思,并开始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而韩国金大中总统也针对韩国经济、行政体制上的缺陷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从金大中总统的改革措施、效果和存在不足着手,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引入对这次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蕾蕾 《学理论》2013,(3):96-97
韩国被日本占领后,朝鲜半岛人民在国内外展开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运动中始终把组建革命武装、进行抗日复国的军事斗争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在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朝鲜半岛的革命者先后创立了朝鲜义勇军与韩国光复军两支武装力量,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斗争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为争取朝鲜民族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柴歌 《侨园》2014,(9):41-41
韩国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工作,当选为韩国光州全南华侨协会会长的马玉春先生来访,他还带来了一位韩国老人,老人叫安圣模,今年72岁了,精神矍铄的安先生怎么看也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安先生是来祝贺马会长当选会长的。当马会长告诉他,要去看望正在韩国的一个中国朋友时,安先生说也要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19.
韩国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经济在30多年时间里,走过了欧美国家一百多年实现的工业化的历程,创造了经济奇迹.在此过程中,韩国的许多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管理特质,获得了自身的独特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0.
真理标准讨论运动作为当代中国史上的一个亮点,引起相当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果以现代化进程为大背景,以抽取精神内核法为主要方法,去考察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会发现:真理标准讨论运动传承于"五四"运动,而又有所不同.贯之于真理标准讨论运动始终的精神内核是要求发扬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发展与创新精神.而这些现代精神的培养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缺乏现代精神因素,因此重视倡扬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