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充分认识西部目前的人口问题对大开发的重要制约作用,必须努力通过“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来寻求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总体框架和政策措施,其中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包括城镇化)进程,乃是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西部人口问题对大开发的制约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既是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长期演变所决定的,同时又是影响今后该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2.
第二部 分人口与发展 8.经济、社会及人口变量的相互关系 人口趋势不能脱离发展的其它方面去孤立地考查。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变量相互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根植于社会制度之中,并受集体观念和公共利益准则的制约。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死亡险、生育  相似文献   

3.
人口结构是制约深圳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并直接演化为城市发展对人的需要与人口现有结构间的矛盾。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优化人口结构,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深圳的人口与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加剧,由这些矛盾引发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将加剧,深圳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将是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保增长与惠民生是讨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两个关键词,在求得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正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环境资源制约;三农、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计划生育等问题与二元经济的弥合;通盘产业的战略选择;由收入比重问题和分配不公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教育改革;反垄断和配套改革等。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集聚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要前提。没有人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集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四川藏区高度分散的人口格局,不仅表现为人口密度低,更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度低。这种格局极大地加大了藏区社会管理的难度,消解了四川藏区社会转型发展的种种努力,成为制约四川藏区进一步发展的人口结构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素娟 《求知》2009,(10):24-26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当前,红桥区正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妥善解决好人口问题。本文立足红桥区实际.阐述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4,(29)
为有效化解人口风险,防止因人口问题处理不好而产生局部或全局性危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应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第一,提高人口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安全观。我国人口系统是一个巨型的社会大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不仅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而显得十分复杂,同时也因内部结构、巨大惯性和较长的周期而使其较难驾驭和控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有效地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大大减缓了人  相似文献   

8.
王文元 《团结》2001,(4):4-8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瞩目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要使我国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政府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遵循市场规则,引进市场机制,大力促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保护环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刘云川、贺大伟的“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一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脚步加快,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在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遭到了极大的消耗。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断加大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力度,最终确立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体现在了立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及区域城市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所导致的环境越来越需改善、能源越来越紧张、公共性与私有性的矛盾越来越暴露、城市"病"越来越难治等制约城市发展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申亚民  吴润 《理论导刊》2004,(10):53-55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具有加权效应。通过对陕西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可以看出陕西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呈加剧趋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陕西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姚亮亮 《学理论》2013,(13):100-101
转型时期的中国,失业、就业成为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制约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失业、就业无外乎就是社会背景下劳动者与工作岗位的冲突,换言之,劳动岗位的数量、性质与劳动者的需要并不符,因此,就业困难也就可以被定义为"岗位挤压"。劳动岗位挤压究竟有哪些功能?政府究竟怎样去解决劳动岗位挤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新 《求知》2004,(6):12-14,23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这种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条件下必须把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统一起来,遵循非均衡协调发展规律,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并为国家顺利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提供条件 ;而宏观经济调控又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两者之间互为条件。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社会进步的快慢及结构的合理与否,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农村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国内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分析城市人口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一起进行的。据测算,1841—1931年间,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为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0-970,1870—1940年瑞典为0-967,1820—1950年,整个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二元户籍制度的矛盾催生了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群体.农民工NGO的产生与发展,为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农民工非盈利组织发展,应关注到法律环境制约、身份合法性等一系列制约因素.改善法律政策环境和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是当前推进中国农民工非盈利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郑直 《瞭望》2012,(44):16-16
人口是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家庭的健康发展,也为国家形成良好的人口结构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数量大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增强人力资本聚集、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而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则要依靠正确的人口政策,并把握正确的人口理论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的现实状况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应引起家庭、政府和社会重视,更应采取切实行动关爱女孩,制定相关政策综合治理,以尽快提高女孩综合素质与能力,支持女性自主创业与回家乡创业,尽快实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健康发展,为民族地区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作出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9)
人的主体性发挥推动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社会在其不断发展进步过程中对人的主体性发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分析主体性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主体性的关系,重点论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性的双重影响:一是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对人的主体性发挥的促进功能;二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异化与社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人的主体性发挥;三是在结尾处对如何将社会发展对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影响转化为再前进的动力源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试论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源及对策董秀华环境一般系指事物周围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事物周围的条件和情况往往左右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经济环境不优化,发展空间不拓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必定会受到阻碍。本文试就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源及对策作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