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新的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渗透到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的概念。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许多计算机设备的集合。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信息和网络作为…  相似文献   

2.
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域名又称网址,是一个主体通过计算机在因特网上登录的地址。域名设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识别主机,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惟一地确认并访问所需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已成为集通讯、贸易、商务等一系列功能于一身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库。而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个信息资源库,就必须首先拥有自己的域名。域名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识别标志。人们只有通过域名才能找到企业的主页和网站,也只有通过域名才能在网上分布或接收经营信息和各种广告,从事各种电子交易等贸易活动。因此,域名已不仅仅…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15,(1):70-75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为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与网络犯罪的交集。该罪为典型的行政犯,危害行为以网络为手段,保护客体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即公共网络秩序的正常运行。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为规范目的,刑法形成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类型和体系: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设置为行为犯,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规定为情节犯,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设计成结果犯,并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共犯行为独立规定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在本类罪的司法判定中,必须注意行为的双重违法性和犯罪的竞合现象,以实现准确定罪量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徐骁 《法制与社会》2011,(6):197+211-197,211
当今的网络上的信息交流已经成为日常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其本身具有传播的自由性、开放性,任何人都和借助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中畅所欲言,使原本在传统新闻媒体上不可能实现的一些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现。但同时,也给一些负面、违法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机会,这类信息不仅对社会运行秩序和很多人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正当信息的利用,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网络目前这种状况的改善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社会和青少年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何根据一些相关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值得人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网上信息、著作权与契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现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流畅而迅速地传递信息。这些通信系统的进步加快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信息化步伐。在信息社会中,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通信功能为一体的计算机系统①已经遍布每个角落。这种计算机系统的运用,必将...  相似文献   

6.
世界 4是指继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之后 ,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讯、虚拟技术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 ,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日常生活缩合为一 ,构建的一个美妙神奇的新天地。它是对塞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其实在性主要体现为有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信息和网络 ;有其存在形式———塞博空间和塞博时间 ;有其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它与世界 3具有质的区别 ,突出地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想象性、虚构性、模拟性和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信息服务市场是现代信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信息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信息服务业因其能以服务带动信息应用、以信息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从而使其成为当今信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信息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是指以信息和知识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和通信网络 )为手段 ,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利用 ,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 ,主要包括计算机和通信软件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专业咨询业、电信增值服务业、网络服务业、信息处理业、数据库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8.
电子形式的交易及其法律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商业活动中,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数字化通讯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随着国际互联网及更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数字化通讯手段将对商业活动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人们使用“电子商务”一词来概括和形容商业活动在新的通讯环境下的发展和变革。 电子商务的本质特点在于使用计算机程序化的通讯。这是电子商务与以纸质文件为基础的传统商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各方对信息的表达、交换和交互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而信息的传播方式(即通讯手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易的形式。因此…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当代商业活动中 ,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 (EDI)等数字化通讯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 ,随着国际互联网及更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 ,数字化通讯手段将对商业活动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人们使用“电子商务”一词来概括和形容商业活动在新的通讯环境下的发展和变革。电子商务的本质特点在于使用计算机程序化的通讯。使用计算机程控的通讯是电子商务与以纸质文件为基础的传统商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 ,交易各方对信息的表达、交换和交互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而信息的传播方式 (即通讯手段 )则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0.
引言:问题的提出全球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发轫于15—16世纪。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商品、资本的输出,西方的近现代理性主义的观念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时下,人们议论纷纷的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是近代以来全球发展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是当代世界通讯、交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化而引发的新的科学技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的必然反映。其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文化、法律全球化的先导和最深刻的基础。这不仅体现在全球化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而且在西方,相当多学者将全球化就理解为一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指出:"全球化被理解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网络联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即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它最早是在1969年建立起来的。当时美国国防部将各种不同的网络互联在一起,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其目的是连接许多大学和公司,为各地计算机系统提供信息和多途径的访问。因其方便、可靠和实用而...  相似文献   

12.
吴灿 《法制与社会》2013,(19):19-2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产生了一些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犯罪活动,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实名制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网络实名制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侵权等的确认,但由于网络技术自身的原因以及相关信息数据管理者的个人道德等问题会导致该种信息的泄露等,从而造成对于实名制网民隐私权的侵犯。本文从隐私权入手,在分析网络实名制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民法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络得到了惊人的发展 ,这使得人们之间互相联系的方式与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形象地用“冲浪”一词来形容在网上信息之间自由切换的快乐。与过去传统形式的作品相比 ,网络作品因为其全球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时同时 ,作品数字化、数字化作品及网络复制、传播的便捷 ,对于现行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考验 ,由于链接等网络技术而衍生的一系列法律、社会问题 ,更为我们所关注。案例 1:原告刘京胜胜诉被告搜狐爱特信信息技术 (北京 )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指由计算机通过相关介质实现互联,并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及相关规则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等功能设施的名称。网络具有很强的交流性,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聊天、讨论、留言,与任何上网对象进行联系、交流和获取多种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使我们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但是,由于不少网民对网络存在片面理解,认为网络无法律,以致网上侵犯名誉权纠纷日益增多。今年8月,我院审结了一起网上侵犯名誉权纠纷案。原告张某以“红颜静”为网名在e龙网站西祠胡同主持和管理一讨论版块。被告俞某…  相似文献   

15.
乔海波 《法制与社会》2013,(36):216+220-216,220
近几年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大量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人们利用这些共事信息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传统的社会形态在向信息社会转变。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混杂其中,其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开放性、速度快的特点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危害,迫切需要进行有效控制与治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前途最为广阔的领域,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已经将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因特网用户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电子商务等各种  相似文献   

17.
林宇清 《法制与社会》2013,(14):143-145
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又开始新一轮的博弈,越来越多的腐败事件在网络中进入公众视野,社会的反腐败工作表面上得到大力推进,犹如经济危机前夕市场的虚假繁荣,实际上网络反腐中存在的诸多漏洞不可小觑。本文根据实际调研与理性分析,就网络反腐的现状,网络反腐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正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进行网络反腐的建议。如建立健全关于网络信息收集举报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以网络为起点的电子信息公开平台,架起网民和政府部门的连接;提高举报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建立新闻媒体和司法独立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对著作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引言   这里所称的网络是指计算机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特网。从计算机诞生之时,人们就预见到网络技术将会有极大的发展。在初始阶段,人们将两三台计算机联网以实现较强的计算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不仅可实现联合运算,而且可以相互通信。事实上,联合运算的过程就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才得以实现的。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联网的计算机越来越多,以致形成如今的遍布世界的因特网。下面简单回顾一下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   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克利德( J.C.R.Licklider)在他出版的系列备…  相似文献   

19.
吴琰 《刑警与科技》2013,(5):165-168
<正>随着安防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深入,原有单纯的防盗报警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应用的需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子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提高系统维护水平、管理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如此,开放式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网络空间的便利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宪生 《河北法学》2005,23(8):61-64
网络———这个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的现代技术,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也使我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一味地依靠传统的方式来工作、交往、传递信息,而是改用网络。在网络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身份透明了,生活变得便捷了。然而正是网络的种种便利,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网络隐私,就此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