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本期《环球法学评论》给德国法的研究开辟了一块园地. 德国地处欧洲心脏.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今现实中,在欧洲乃至在整个世界中,它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不仅为人类贡献了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而且也贡献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如自然法学派的普芬道夫(Samuel vonPufendorf,1632-1694)和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1779-1861).  相似文献   

2.
历史法学派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了以胡果和萨维尼等为首的历史法学派(HistorischeRechtsschule)。该学派诞生之初代表了德国封建贵族的利益,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的重要法学流派之一,并统治欧洲法学界长达近一个世纪。在19世纪,历史法学派基本上代表了法学思想发展的主流。历史法学派的先驱者是霍伯特(Hauboldt)和贝克曼(Beckmann),而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则是胡果。胡果(GustavHugo,1764~1844)的主要著作是《作为实定法哲学的自然法》(1798)、《市民法教科书》(全7卷,1792~1802)、《查士丁尼罗马法教科…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 (J櫣rgenHabermas) ,192 9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现今 71岁。哲学家社会学家 ,德国的哲学流派之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 (阿多尔诺-霍克海默尔学派 ,Adorno -Horkheimer)的第二代掌门人。曾先后执教于海德堡、斯达恩贝格 ,最后作为霍克海默尔的继任人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 ,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哲学家。其主要或流传较广的著述有 :《公开性的结构转折》(Strukturwandelder ffentlichkeit ,1962 )、《知识和利益》(ErkenntnisundInteresse ,1968)及《交往行为理论》(TheoriedeskommunikativenHandelns ,1981)等。在其著述中 ,哈贝马斯阐发了一种以理性发展为基础的民主的社会理论。他强调法权和宪法以及政治公开的不可放弃性。在近来国内外诸多的学术报告中 ,他鼓吹一个共同的欧洲宪法和一种欧洲范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协调。最近 ,德国出版界决定将授予哈贝马斯和平奖 ,这项数额仅 2 .5万马克的奖项是德国读书界最高的荣誉 ,自 1950年设立。哈氏将是这个奖项的第 52个得主。授奖的理由是 :哈贝马斯以其社会理论发展了批判启蒙的传统 ,并进一步宣扬了自由和公正价值及其作为构建民主共同体不可或缺基础的意义。根据传统 ,该项?  相似文献   

4.
耶林法哲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道夫·耶林(1818~1892),与萨维尼(1779~1861)和祁克(1841~1921)并列。是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也是新功利主义(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对耶林的法哲学理论作些评述。 耶林的主要作品有《罗马法的精神》(全四册,1852~1863)、《为权利而斗争》(1812)、《法的目的》(全2卷,1877~1884)。他的法哲学理论的内核,也集中在这三本书中。  相似文献   

5.
社会法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盛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该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尔利希(1862—1922)在美国系统地阐述这一学派观点的是霍姆斯(1841—1935)、庞德(1870—1964)。社会法学派强调研究“现实的法学”,研究法律现实的各个方面,反对实证主义法学派仅仅对法律进行形式逻辑上的研究,但他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是从反科学的立场出发的。他们对于法律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论述,着重宣扬了法的社会性,否定了法律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6.
堪称 2 0世纪我国最大规模译介欧陆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翻译项目———“当代德国法学名著”已于近期推出了首批四本译著 :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米健译 )、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 )、凯斯勒《马克思·韦伯的生平、著述影响》(郭锋译 )、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 )。预计 2 0 0 1年第一季度将出版另外三部译著 :克茨《欧洲合同法》(上卷 ,周忠海等译 )、G·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冯军译 )、H·H·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 )。此外 ,到 2 0 0 1年底 ,将有考无曼《当代法哲学和法…  相似文献   

7.
<正> 评论法学派(The School of Commentatores,亦译为“注解法学派”),也称后期注释法学派(The School of Post—giossators),因为其代表和核心人物是巴尔多鲁,故有时也称“巴尔多鲁学派”(Bartolist),是13世纪中叶以后继注释法学派(The School of Glossators)而在意大利崛起的一个重要的法学流派。本文试图对该学派的形成、代表人物、活动特点以及历史贡献等作些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微专栏     
《法律与生活》2013,(10):32
刘主饪(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城市研究室主任)德国规定3年内房租涨幅如超15%,房东违法或坐牢。买不起房是一回事,但如果连房租都付不起,事可就闹大了。在德国,因为房租涨得太快,不仅房客受不了,连政府都看不下去了。5月1日,德国新《租房法》正式生效,其中对房租的涨幅作出更严格的限制。支持德国发改委。  相似文献   

9.
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哲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各种学派(学说)竞相争鸣,令人耳目一新. 新自然法学派.美国哈佛大学前法理学教授富勒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法律的道德性》(1969年修改版)中指出,任何真正的法律不仅要符合一定的内在道德标准(如法律的普遍性、公开性  相似文献   

10.
考考你     
《法学》1984,(8)
(1)马克思在(《》一文中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褒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 在普赫塔的《》书中提到:“民族精神产生了国家,也产生了法”。(3)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____和德国的____。(4)“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艺术”,是①洛克②赛尔苏斯③康德④罗伯斯庇尔讲的。(5)“国家产生前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象狼一样”是①苏格拉底②卢梭③奥古  相似文献   

11.
德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国,是否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扩大到危险责任和合同责任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这场争议中,赞成意见最终取得了优势地位。自2002年8月1日起,《德国民法典》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请求权的规定有了重大调整。新的法律调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新发展按照《德国民法典》原第847条第1款(该条属于《德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在侵害身体、健康以及剥夺自由的情形下,受害人也可由于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这里所说的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是从《德国民法典》颁布时起就设置的条款,一百余年以来,精神损害赔偿金条款的适用一直局限于该法典所确认的侵权行为法范围之内。德国议会2002年7月19日颁布的《关于修改损害赔偿法规定的第二法》(以下简称《第二法》)中,对《德国  相似文献   

12.
从《德国国际刑法典》看国际犯罪的国内追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红旗 《法学杂志》2006,27(1):115-117
《德国国际刑法典》及相关立法是德国为实施《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所做的重大努力,该法不仅完善了德国对于违反国际法之犯罪的国内追诉制度,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法律模式。该法在立法模式和管辖权方面对于我国同类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和关于教与学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论语》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通过《论语》,可以发现并学习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建的卓有成效的关于教育、学习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德国商号制度改革的原因及目的 德国商号制度主要是通过《德国商法典》第一章第3节(从第13条至37条)来加以规定的,此外,《有限责任公司法》、《股份法》、《合作社法》等法律中也对不同形式的商号作了相应的具体规定。包括对商号基本原则如商号真实原则、商号稳定性原则、商号专一性原则、商号统一性原则和商号公开性原则,商号的变更与转让,商号的保护等都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6月12日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向首相小泉纯一郎提交了《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以来,为实施《意见书》中提出的各项改革,完善日本司法制度,日本于2001年11月6日制定了《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法》。此法由第一章总则(第1-4条)、第二章基本方针(第5-6条)、第三章司法制度改革推进计划(第7条)、第四章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本部(第8—18条)组成,并于2001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根据《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法》第8条(为综合而集中地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在内阁中设立司法制度改革推进本部)的规定于2001年12月设立了司法制…  相似文献   

16.
性权与人权——从《性权宣言》说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1 999年 8月 2 3日— 2 7日 ,世界性学会 (WorldAssociationforSexuality)在中国香港举行 1 4次世界性学会议 (1 4thWorldCongressofSexology )。会议通过了《性权宣言》(DeclarationofSexualRights)。鉴于坊间未见《宣言》之中文译本 ,兹全文译出 :  性 (sexuality)是每个人人格之不可分割的部分 ,其充分发展端赖于人类基本需要 ,诸如接触欲、亲密感、情感表达、欢愉快乐、温柔体贴与情恋意爱之满足。性由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而构建 ,其…  相似文献   

17.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172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经济法这一概念。1842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其《公有法典》中、1865年蒲鲁东在其《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中也都提到了经济法一词。但是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一词来源于德国。1906年德国学者莱特在《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了经济法一词,用以说明与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8.
德国新债法给付障碍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民法典》中的债法在 2 0 0 2年初随《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的生效而发生了变动。虽然德国民法债编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大约 40次的修正 ,但 2 0 0 2年的修正无疑是《德国民法典》自从上个世纪初生效以来最为深刻、最为重大的变动。而德国新债法中的给付障碍法更是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动。在这一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对《德国民法典》中的新给付障碍法的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认识。一、给付障碍的概念、意义及类型  在德国法上 ,给付障碍 (Leistungsstoerungen) 〔 1〕是指债务人不依债之本旨履行债法上的义务。换个角度也可以这样说 ,给付…  相似文献   

19.
严复(1853—1921)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贡献,在其西洋思想之介绍,而不在其本身之思想。”①也就是说,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贡献,不仅是因为他作为当时的维新派,办《国闻报》,写过《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和《辟韩》等著名论文,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更  相似文献   

20.
【译者前记】拉德布鲁赫的《法哲学》(1932年)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哲学名著,也是新康德主义西南德意志学派的法哲学代表作。本书第15章呈现了拉氏关于法教义学和法律解释的经典立场,集中性地阐述了拉德布鲁赫对于作为理解性文化科学之法律科学的基本主张,对于法律学的自我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够独立成篇,故而特别抽取出来,译成中文,俾利学界研究。拉氏《法哲学》一书早前已有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朴先生的全译本[1],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