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童松青 《中国律师》2010,(11):89-90
因为我是律师,一直对美国律师感兴趣,借着一次前往美国访学的机会,我近距离地了解了美国律师。都说美国律师口碑不好,美国每年都有相关的职业调查,对社会声誉进行排名,军人、学生、护士排位是靠前的,但保险从业人员和律师排位经常是靠后的。美国律师到底有什么特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供我的个人视角。  相似文献   

2.
目次一、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划分及其意义二、以添附中的求偿关系为个案对非典型之债的分析三、从非典型之债看债法总则的设立各位同学,我今天重新站在厦门大学的讲台上,在座的同学有一些我还认识,有一些可能就不认识了。我是去年八月份离开厦门到中国政法大学去的。这次回来主要是为民商法专业的博士生举行论文开题会,蒋老师问我是不是给大家开一次讲座。我说,讲什么为好呢?我给蒋老师提供了两个题目:一是关于物权立法动态的问题;二是把我最近的一项研究拿出来讲,虽然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中,但是基本的想法已经有了,我自己认为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次一、法学研究与学术传统二、法学研究与学术批判三、法学研究与问题意识四、法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层面尊敬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晚上好!非常有幸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跟大家交流法学研究当中的一些问题。我是坐火车来的,不敢坐飞机,所以感觉非常遥远,但是我心里非常高兴。本来今晚演讲的题目叫“法学研究与问题意识”,但是昨天和贵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交流以后,我觉得有必要把今天演讲的内容稍微改动一下,以使大家听得更清楚,因此今天讲座的内容将围绕法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展开。我之所以要谈这些问题,主要是基于2003年我进入学术体制以后,…  相似文献   

4.
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招生环节,应当注意适度压缩招生规模、扩大推免比例,保证生源质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环节,应当注意增设相应的实体法课程,强化实习,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在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师生同堂授课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通过举办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的方式,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导师责任,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中开题,严格学位论文答辩,也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青年公证员工作委员会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全国青年公证员演讲比赛.效果出乎想象的好。他们邀请我做评委,而我更希望做的是“讲评”。多年前陕西公证界搞过一次演讲比赛.邀我做评委会主席。其实人家什么都做好了,只是给了我一个做最后讲评的机会。我没有辜负他们,把活动推出了一个小高潮。我自认为有能力做个好的讲评。在所有的比赛里,讲评都不是领导干的活。  相似文献   

6.
认输的能力     
林达 《政府法制》2013,(20):49-49
美国大选年政治家的公开演讲,看多了也就摸出了规律,无非是说本党本人的政策理念于民于国有利,而对方的政策误国害民,听多了就疲了。不过有一个演讲,我有机会时卸总是听的,这就是紧接着大选日,落选总统者的认输演讲。你想想看,就在一天以前,这位总统候选人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言之凿凿.说自己比对方强不知多少。现在,选民用票数表了态,照规矩这落选的就得当着选民的面公开认输,这脸皮怎么拉得下来,这认输演讲该怎么讲呢?  相似文献   

7.
陪球     
赵征东 《政府法制》2010,(16):41-41
我单位的小黄无论是棋类还是球类,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打乒乓球,球技非常高。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常陪领导打球,一来锻炼了身体,二来也与领导套套近乎,说不定有提拔机会,领导就可能想到自己。  相似文献   

8.
曾东 《法人》2024,(2):51-52
<正>2023年,全世界都从新冠疫情的阴霾中挣脱出来,阳光普照大地,复苏的春天来到了。我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2013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进入社会后,我来到广东深圳,一直从事财务相关工作。2018年,我入职现在的公司,担任财务主任一职。我们公司是医疗器械类生产和销售型企业,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业务发展也很快。近年来,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关键岗位员工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不断增多。正当我寻觅职业新突破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邂逅了“企业合规管理”这一颇具新鲜感的概念,并满怀期待地参加了一次讲座。正是这次讲座,让我第一次听到了“企业合规师”这个名词,打开了我的“新世界”之窗。  相似文献   

9.
微博     
高晓松V:情人节看大家晒情诗好多首,也来献个丑:冬天来得很迟/你有我的地址/信箱里有钥匙/没人知/你是我的眼泪/琴弦上的烟灰/年轻时的派对/好滋味/我会自己按门铃自己听/自己茂盛了自己凋零/自己的狰狞自己平静/你死以后我要/整理你的手稿/把她们都卖掉/换面包/好啦就写到这儿/想你现在在哪儿/你一定不安宁/我证明。  相似文献   

10.
“老人缘”     
徐敏 《中国公证》2010,(2):61-62
同事经常说我有“老人缘”,是老年人的“偶像”。大爷、大妈见到我.像见到了亲闺女似的,什么心窝子话都往外掏。当时听了。觉得是句玩笑话。后来仔细想想,自己确实也有几分“老人缘”。我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总喜欢扎在老人堆里听他们聊天.看着他们慈祥的目光和爬满皱纹的脸庞,心里总觉得平实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