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并分析了心理资本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论述了心理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心理资本各组成要素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
时代变迁与就业选择: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意愿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风向标",也是影响国家就业导向和就业政策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流动的加速,使得青年人就业意愿也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中。本文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具有比较明显的"体制内偏好"和"地域偏好",但是偏好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建立了就业意愿的多维解释框架,从制度、学校、家庭、个体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制度分割、职业收益与机会成本的理论解释。把握大学生就业意愿转变的新特点,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反映出的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维艰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整个社会,包括就业危机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合力,择策应对。  相似文献   

4.
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就业的担忧和恐惧,就业压力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信仰心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深层次原因。就业压力大,信仰心态会差;信仰心态不良,就业压力就大。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扰,就必须帮助大学生调整信仰心态,把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进行耦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庄莉 《传承》2014,(8):104-105
在就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开始出现迷茫和偏差,导致了不良就业心理的产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切实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除了应具备社会支持、高校转变培养模式、家庭支持等几个条件,还必须及时预防大学毕业生的不良就业心理,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分析了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投入、就业回报期望和就业回报之间的关系。在家庭教育投入方面,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家庭重经济投入、轻情感投入,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家庭认为教育支出给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在就业回报方面,包括薪资、就业地选择和就业单位选择,从在校大学生的期望就业回报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回报看,二者之间落差较大;从教育投入和就业回报的关系看,教育投入对在校大学生的期望就业回报影响显著,但对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回报的影响尚不明确。同时,增加教育投入并不能带来家庭教育回报的增加。建议采取激励家长增加对子女的情感投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加强就业指导、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精准扶贫等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回报。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可以划分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的影响、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同影响三个方面;社会资源理论在国内获得了较为普遍的支持,现有研究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科类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究农科类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全面提升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文章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探索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农科类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高校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基层就业价值观、加强对农村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增加农村基层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来激发和增强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锋  宋建 《青年探索》2010,(2):30-34
在当前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益突出,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包括高校本身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成为摆在高校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强化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能,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运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对城镇80后女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就业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80后女大学生就业率较低,性别差异较大。求职应聘是80后女大学生最主要的工作获得途径,就业性别歧视对80后女大学生的就业途径造成了不利影响。虽然女大学生注重工作稳定,但是在就业性别歧视的影响下,80后女大学生的工作稳定性、正式编制比例以及工作满意度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同类男性,总体就业质量指数较低。即使是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工作的80后女大学生,其就业质量仍然低于同类男性。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为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存在严重问题。调查表明,重庆市大学生中,非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要好于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诚信取向;女生就业诚信取向略好于男生;农、医、理工类学生就业诚信取向稍好于文史哲、法学等类专业学生。大学生的就业诚信取向与就业诚信实践存在着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求职择业、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客观因素,党和政府正不断努力改善、克服和纠正,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某些主观因素仍未引起大学生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的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得求职择业与就业的成功,有两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结构调整、大学生数量剧增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有进一步严峻的趋势。阐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深刻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民族院校的历史目标和当前的格局、薄弱的基础教育、激烈的人才竞争、民族因素和有待提高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应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起主导作用、民族类高校应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笑平 《前沿》2004,(5):107-110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会很大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人们普遍感到大学生就业难呢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以便利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某大学5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三者关系,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和就业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呈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正向显著影响的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刘石玉  刘陆晶  莎日娜 《前沿》2006,(5):206-208
本文从实际调查结果出发,在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找出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充分分析社会、法律政策及女性自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缓解和解决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研究了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于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值越高,越倾向留沪。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不同个体特征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26~30岁、独生子女、已婚、家乡位于地级市及以上、毕业于上海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其留沪意愿的影响越明显。因此,建议根据新就业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水平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住房保障政策,帮助该群体解决住房难题。  相似文献   

18.
陆乃麟 《前沿》2010,(10):168-17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对广西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影响因素之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现阶段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和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丁昕  张秀荣 《人民论坛》2012,(2):114-115
在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格局下,从就业人数、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保障民生、科学发展等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政策给相关就业领域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择业就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就业选择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文章以H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