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0,(6):59-6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违法犯罪已成为一种新的违法犯罪形式。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具有虚拟性特点,这给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将中央纪委审理室提供的一个典型案例刊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刘鹏 《中国司法》2012,(1):104-106
一、引言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准确分析其成因,并开展有效的矫治,对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不再重新违法犯罪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为此,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中的五个典型案例出发,结合查阅资料、访谈等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并对开展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人员教育矫治工作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舆论普遍认为:互联网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因素。但本文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只是工具性的,它只是提供一个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一种传播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而直接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是不良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5.
冯倩 《法制与社会》2014,(6):211-212
本文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定义出发,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和预防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洪  安宁 《法律与生活》2009,(10):64-64
4月9日,为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江苏省准安市公安局、准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决定并发布《公告》,对协助公安机关打击市区多发性违法犯罪的人民群众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7.
当前.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和代开假发票等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并呈现出网络化、专业化、产业化特点,不仅直接诱发各类涉税违法犯罪,造成税收和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而且为贪污、贿赂、洗钱、诈骗等其他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税收安全,破坏党风廉政建设.恶化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报告以浙江为个案,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青少年违法犯罪总量不断增长。报告揭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特点,描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基本趋势,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控而不止、防而有漏的原因,进而根据社会控制、社会整合和社会化理论,提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设想,并认为这一体系应由组织网络体系、维权保护体系、教育监护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9.
设立举报箱,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方便了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也为各级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及时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提供了线索。同时,对违法乱纪者也起到了震慑作用。然而,眼下不少部门的举报箱却成为一种摆设,有些已是积满灰尘、锈锁难启了,这不免使人感到可惜和失望。举报箱如果长时间不去开启,群众举报的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就会流失,使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受到及时查处,从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也使一颗颗充满期待的心受到冷落,削弱了广大群众的举报信心,挫伤了他们揭露违法犯罪的热情。因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且违法犯罪年龄朝低龄化方向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不仅威胁到当前的社会稳定,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亦是严重的障碍。因此,要不断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七)》专门设立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有效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在刑法上提供了正式的法定规则。正确理解适用刑法中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司法实践中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该罪中存在的几个争议问题。一、本罪中的"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本罪构成要件要求,传销活动是要"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以……为名"的叙述结构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的中国特定国情和老年违法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对中国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主体年龄范围作出界定、准确把握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各相关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积极制定预防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以及致力于从轻处罚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3.
激情违法犯罪是由于瞬间性消极情绪爆发而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激情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差、自我抑制差,在瞬间受到外界刺激而消极情绪爆发,强烈的情绪体验支配着人的行为,理智和意志失控,毫无理智、肆无忌惮、不顾后果地实施突发性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激情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预防和矫治激情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遏制激情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道德之真义在于“人莫不有知是非之义 ,即杀手其内心之自觉自律行事”。道德同法一样为人们提供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当其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法相一致时 ,道德坚信显然有助于违法犯罪的防范治理。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当道德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法不一致 ,甚至是直接相悖时 ,道德坚信便极易引发违法犯罪 ,因为行为人对道德的坚信一旦超过对法的坚信 ,其必然会遵照该种道德所提供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行事而排斥法的适用 ,这便引发了违法犯罪。道德与法各自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两者间必然会存在矛盾。法律是他律的 ,道德是自律的。他…  相似文献   

15.
金其高 《犯罪研究》2003,(3):2-6,13
犯罪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人的行为。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专门分析了儒法墨道四家的犯罪行为防治论,涉及激励个人行为,防治违法犯罪;重视群体关系,防治违法犯罪;做好领导工作,防治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6.
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正在加大。做好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特别是为接触涉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违法犯罪人员的公安民警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保险措施,对稳定公安民警的思想,依法规范管理涉艾违法犯罪人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12,(4):5-5
目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异常复杂的形势,需要全面统筹、整体规划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持续增大;闲散青少年、离异家庭青少年、服刑人员子女违法犯罪率较高;农村留守青少年、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网络违法犯罪增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财、物的快速流动,制售假证的违法犯罪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假证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本文通过探讨王冰制售假证案,分析了制售假证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根除制售假证违法犯罪活动滋生泛滥的社会性土壤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韦华生 《法制与社会》2012,(24):173-174
假牌假证打乱社会正常秩序,破坏诚信关系,增加社会交往成本及风险,社会危害严重.近年来,全国打击制售假牌假证的行动从来没在停止过,然而问题终未得到解决,显示此类问题在管理上存在盲区.研究假牌假证违法犯罪问题可对治理此类违法犯罪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级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机构,在支持和发展生产、搞活商品流通中发挥了绎济杠杆作用。与此同时,银行系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反映敏锐的信贷环节,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尤为突出。现根据对石家庄、保定两市银行系统经济违法犯罪初步调查、了解的情况,对城市银行系统经济违法犯罪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